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区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Remove ads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又称珠江三角洲都市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前身为1985年2月设立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是1994年起广东省内为率先实现现代化而建设的经济功能区,范围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市惠东县博罗县以及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3.4%。2008年12月,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惠州市肇庆市全境纳入珠三角的规划范围。

事实速览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概览 ...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集中了广东省内超过八成的经济总量,现已发展成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制造业中心,在此基础上又延伸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区域经济学概念。

Remove ads

历史

1985年2月18日,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开辟成沿海经济开放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按出口贸易的需要发展加工工业,按加工的需要发展农业和其他原材料的生产”,范围为两市十四县(佛山市及所辖的中山市南海县顺德县高明县江门市及所辖的开平县新会县台山县鹤山县恩平县广州市番禺县增城县深圳市宝安县珠海市斗门县惠阳地区东莞县[2]。1986年9月、12月,经国务院批准,又把珠海市香洲区除沿海各岛屿外的郊区[3]佛山市所辖的三水县广州市所辖花县新华镇[4]列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范围。1987年11月,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又扩至广州市所辖的花县从化县清远县肇庆地区所辖的肇庆市高要县四会县广宁县惠阳地区所辖的惠州市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全区总面积扩大为4.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0.90%,这也成为日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雏形[5]

1994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在省委工作会议中,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让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广东首先实现现代化的大经济区,在追赶“亚洲四小龙”中发挥全省龙头作用。10月,中共广东省委七届三次会议作出了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决定。11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协调领导小组,由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高丽担任组长,总体规划重点突出 “五个统一”:统一协调重大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产业布局,形成合理分工,统一按现代化标准协调城乡建设,统一协调生态环境规划,统一规划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199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1996-2010)》相继出台,规划“以珠三角有机协调的城市群为整体,以广州为核心,以广州至珠海和广州至深圳的发展线为主轴,建设中部、东岸、西岸三大都市区”。

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公布实施[6],新规划将深圳提至区域性主中心地位,总体格局从“一主(广州)两副(深圳、珠海)”到“两主(广州、深圳)一副(珠海)”[7]

2009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8]。 规划范围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促进珠三角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广东省人民政府更提出了珠三角实现“九年大跨越”的宏大目标[9]

2010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珠三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规划,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四类重大工程共150个项目,总投资近2万亿元,力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10]

Remove ads

经济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最早由广东省政府在1994年确立,其发展主要得益于邻近香港澳门,一直是珠三角经济区的主要投资来源[11],港商资金雄厚,一直扮演重领导角色。据《广东省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3720.86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大陆经济总量的8.4%,是仅次于长三角都市经济圈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中国大陆第三大经济总量的都市经济圈。而根据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以广州、香港和澳门为核心的珠三角都市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超级都会区。[12]

都市区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中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为“广佛肇”都市区、“深莞惠”都市区、“江中珠”都市区[13]

人口

更多信息 城市, 面积/km2 ...

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密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相当高的,其人口增长主要来源是外来迁入人口,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对人口增长构成主要影响。世界银行报告借助卫星和地理空间信息分析等技术,评估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在内的亚洲东部地区城市化进展,表示截至2010年,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片区拥有人口约4200万人,超过阿根廷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人口总和,已超过日本东京地区,成为全球最大城市片区。 [14]

2014年,一份报告显示,珠三角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载”,世界平地人口最大的地区中,珠三角占了前三名,分别是深圳市罗湖区(56,482人/km2)、深圳市盐田区(56,004人/km2)、广州市越秀区(52,834人/km2)。而纽约市的知名CBD曼哈顿的人口密度仅为约(26,000人/km2)。[15]

Remove ads

交通

  • 注:粗体表示全国或国际范围内的干线、枢纽。

铁路

高速铁路

城际轨道交通

高速公路

机场

港口

大型桥隧

城市轨道交通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