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球孢子菌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球孢子菌病[1](coccidioidomycosis)又称球霉菌病[2],是由子囊菌门球孢子菌属的粗球孢子菌或波萨达斯球孢子菌感染哺乳类造成的真菌病[3][4]。最早由阿根廷医师亚历杭德罗·波萨达斯于1892年描述[5]。
球孢子菌病俗称山谷热(Valley fever)、溪谷热[6]、圣华昆热病(San Joaquin Valley fever)[7]、沙漠风湿病(desert rheumatism),主要有2种发病形式,主要形式是因吸入孢子而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次要形式是慢性进行性累及全身的肉芽肿性疾病。
球孢子菌病的疫区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加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以及墨西哥北部和中南美洲的部分地区[8][9]。粗球霉菌为腐生的双态性真菌,在土壤中以菌丝体的型式生长,感染动物后则会在宿主体内形成球状的产孢结构(spherule)。环境干燥时球孢子菌可在土壤中休眠,遇雨时再长出菌丝体,并产生关节孢子,可在土壤受到耕作、施工或地震等扰动时散播到空气中随风传播,进而感染人类[10](但不会发生人传人的感染[8]),暴风雨可能有助于其传播,1977年12月加州中央谷地城镇阿文(属球孢子菌病疫区)的一场暴风雨将其孢子传播到数百英里外,造成数百人感染球孢子菌病[11]。球孢子菌病在美国西南方是社区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8]。
Remove ads
症状
约有60%感染球孢子菌的人无症状[8][12],有症状者主要为支气管炎与肺炎等呼吸道症状,一般会在数周内康复,其他症状还包括倦怠、失去嗅觉与味觉、咳嗽、皮疹、发烧、结节性红斑、关节痛、头痛、肌肉痛等[8],其中倦怠可持续数个月[12]。免疫缺乏的病患病情可能更严重,如严重肺炎、呼吸衰竭、支气管胸膜瘘、肺部结节甚至全身性感染,并可能致死[12][13]。
有约3%至5%的病患在急性感染后会出现慢性球孢子菌病,肺部出现慢性感染,感染还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散播至脑膜(脑膜炎)、软组织、骨头(骨髓炎)与关节等组织,最终可能致死[1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