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瑟伦·索伦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瑟倫·索倫森
Remove ads

瑟伦·彼特·路勒兹·索伦森[注 1]丹麦语Søren Peder Lauritz Sørensen,1868年1月9日—1939年2月12日),丹麦化学家,是pH值测量酸度碱度的提出者。他出生于一个丹麦小镇哈维贝格英语Havrebjerg

事实速览 瑟伦·索伦森Søren Sørensen, 出生 ...

生平

瑟伦一开始在哥本哈根大学就读时是选择医学的,但他后来转为学习化学,并在1899年取得了博士学位[1]。在完成大学课程后,瑟伦于著名的嘉士伯实验室英语Carlsberg Laboratory工作,并与索菲斯·约根森英语Sophus Mads Jørgensen一起研究无机物合成[2]

在1901年至1938年间,瑟伦担任哥本哈根嘉士伯实验室的主任[2]。在嘉士伯实验室的工作期间,他发明了索伦森甲醛滴定法英语Sørensen formol titration[3],并研究了离子浓度对蛋白质的影响[4],由于氢离子的浓度尤为重要的关系,因此瑟伦于1909年发表论文,介绍了可以简单计算酸碱度的方法[5]。而在此之前,学术界没有一个表达氢离子浓度的方法被广泛接受[2]。该文章除了是第一个使用pH符号的文章外[6],也描述了两种用于测量酸度的新方法[7]。第一种方法是利用电极,第二种则是利用已经预先选定的指标比较测试样本的颜色(即pH值)。

在此之后,瑟伦成为了应用热力学蛋白质组学的权威之一,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索伦森也经常协助他[2]。另外,他也开发了一种缓冲溶液,以减缓pH值改变的溶液变化的速度。

瑟伦于1939年2月12日在哥本哈根逝世,终年71岁[2]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