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玛格丽特·泰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瑪格麗特·泰勒
Remove ads

玛格丽特·“佩吉”·麦卡尔·史密斯·泰勒(英语:Margaret "Peggy" Mackall Smith Taylor[1],1788年9月21日—1852年8月14日)于1849年至1850年担任美国第一夫人,是总统扎卡里·泰勒之妻。旧姓史密斯的玛格丽特于马里兰州卡尔弗特县出生,早年接受家庭教育,后往精修礼仪学校深造。1810年与扎卡里成婚后,她以随军家属身份陪伴丈夫驻守边疆地区军事据点。夫妇二人共育有六名子女,其中两名幼年夭折,其馀四人均被送往美国东部的寄宿学校就读。经过1840年代短暂的安定生活后,她于1848年失望地目睹丈夫当选美国总统。在白宫期间,她隐居二楼官邸管理内务,将外事接待职责全权交由女儿代理。这位始终深居简出的第一夫人,其任期因1850年丈夫猝逝而终止。此后,她远离公众视野,与女儿同住在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1852年8月14日,她因发热而辞世,享年63岁。

事实速览 玛格丽特·“佩吉”·麦卡尔·史密斯·泰勒 Margaret "Peggy" Mackall Smith Taylor, 美国第一夫人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与教育

1788年9月21日,玛格丽特·麦卡尔·史密斯(Margaret Mackall Smith)出生于马里兰州卡尔弗特县[2]。其父沃尔特·史密斯(Walter Smith)出身名门,是独立战争退伍老将,同时也是马里兰州一位富有的种植园主[2]。母亲是安·麦考尔·史密斯(Ann Mackall Smith[2]。玛格丽特早年接受家庭教育,所学内容皆以培养传统女性持家能力为主,包括读写、算术、音乐、刺绣、舞蹈、马术等技能[3]。在十岁时,玛格丽特母亲离世,她此后便与外祖父母共同生活[4]。成年后,她赴纽约市一所精修礼仪学校英语Finishing school深造[5]。18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往肯塔基州路易维尔与姊姊同住[1][4]。1809年秋,她在肯塔基州拜访姊姊时,与陆军中尉扎卡里·泰勒相识;1810年6月21日,经过七个月恋爱后,两人于在女方姊姊的原木宅邸中完婚[6][7]

Remove ads

边境生活

泰勒夫妇常年生活在边疆地区,辗转于各个军事营地与要塞之间[2]。玛格丽特是少数几位随军深入边疆的军眷,不过由于军令限制,她与丈夫仍曾长期分离[2]。在边疆驻防期间,他们先后育有六个子女:长女安·麦考尔(Ann Mackall,1811年出生)、次女莎拉·诺克斯(Sarah Knox,1814年出生)、三女奥克塔维娅·潘尼尔(Octavia Pannill,1816年出生)、四女玛格丽特·史密斯(Margaret Smith,1819年出生)、五女玛丽·伊丽莎白英语Mary Elizabeth Bliss(1824年出生),以及独子理查德英语Richard Taylor (Confederate general)(1826年出生)[1][2][8]。玛格丽特不得不在简陋的军营环境中抚养这些孩子[2]。夫妇渴望给予子女他们自己未曾享受过的教育机会[3]。他们聘请家庭教师指导年幼子女;待他们达到学龄后,夫妇二人便把他们送往东部亲属家[9][10]。他们长年就读于寄宿学校,有时甚至连续数年都见不到父母[11]

玛格丽特终生笃信圣公会,这份信仰支撑她度过了艰辛的边疆岁月[12]。1820年驻守路易斯安那州巴尤萨拉英语Bayou Sara, Louisiana期间,泰勒全家感染当时诊断为“胆汁热英语Bilious fever”的疾病,三女奥克塔维娅与四女玛格丽特同年夭折[2]。玛格丽特也几近丧命,丧女之痛令她精神崩溃[8]。1828年,扎卡里驻防斯内林堡英语Fort Snelling,全家搬进相对舒适的住所[2]。1832年扎卡里出任克劳福德堡英语Fort Crawford指挥官后,他们搬进更宽敞的官邸并居住至1836年[13]。在这处宅邸中,玛格丽特使唤两名奴隶协助她从事农务[14]

Remove ads

战争与总统选举

1835年,玛格丽特再遭重创——年仅21岁的次女莎拉在与杰佛逊·戴维斯结婚仅三个月后,便因疟疾热去世[15]。1837年,扎卡里调驻佛罗里达期间,正值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爆发,玛格丽特积极投身战地支援工作,不仅参与救治伤员,更致力于提振士兵士气[14]。直至1840年丈夫获准休假,夫妇二人从寄宿学校接回小女儿贝蒂后,玛格丽特才得以重归家庭生活[14]。彼时他们终于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拥有了自己的家[16]。令人意外的是,玛格丽特婉拒了可供选择的大宅院,反而选择了一栋简朴的小屋[17]

1845年,扎卡里应召参加美墨战争[14]。这次分离令玛格丽特备受煎熬;有传闻称,她曾发誓若丈夫能活著归来,便摒弃时尚生活,永不再涉足社交场合[17][16]。战争期间,她在巴吞鲁日为军眷筹建小教堂,后来发展成圣公会圣雅各堂英语St. James Episcopal Church[16]。尽管本就体弱,此时她的健康状况更是急剧恶化,待丈夫凯旋时已行动不便[18]。扎卡里的赫赫战功使他获得辉格党提名为1848年总统选举候选人[19]。玛格丽特强烈反对丈夫参选,坚称这会“折损我们两人的寿命”[9][20]。她夜夜祈祷丈夫落选,却失望地见证其当选[20]。就职典礼前一周,她婉拒了时任总统夫妇的晚宴邀请,改由女儿代为出席[20]。不过,尽管心存顾虑,她仍为丈夫的成功感到欣慰[21]。虽然她实际出席了丈夫的就职典礼,却仍有谣言称她缺席[22]

第一夫人

Thumb
画作《美国第12任总统泰勒将军之死》。由于画家不清楚玛格丽特的长相,因此干脆以手帕遮住她的脸颊[23]

与同时代的第一夫人一样,玛格丽特拒绝履行这一身份的传统职责[24]。长期的边疆生活早已消磨了她对上流社会的热情,更无意扮演白宫女主人的角色[19]。她以健康为由隐居在白宫二楼,仅接待亲朋好友往来,将公共事务全权交由昵称贝蒂的五女玛丽代行[25]。玛格丽特极少接见政界访客,但丹尼尔·韦伯斯特是个例外[26]。她也不直接参与政务,不过会与宾客讨论时政,或静静编织衣料聆听政治辩论[27]。据信她因与勒维迪·约翰逊英语Reverdy Johnson夫人的私交,促成了丈夫任命约翰逊为司法部长的决定[28]。玛格丽特深居简出,甚少参与华盛顿社交圈,因而引发了诸多流言与政治攻击,时常有人讥讽她愚钝或行事不够淑女[29]。泰勒夫妇与丧偶的女婿杰佛逊·戴维斯始终保持著密切联系——戴维斯的第二任妻子瓦里娜·戴维斯更在玛格丽特担任第一夫人期间,成为了她的闺中密友[30]

玛格丽特保留了第一夫人职责中较为私密的部分,执掌白宫官邸内务[31]。她管理著包括15名奴隶在内的白宫仆役团队——在泰勒夫妇入主白宫时,奴隶制已引发强烈争议,这些奴隶通常被安置在楼上以避免外界关注[20]。她在白宫的大部分时光都在编织中度过,同时坚持每日前往圣公会圣约翰堂做礼拜,并担任美国主日学联盟英语InFaith成员[31][20]。子女与孙辈的定期探望为白宫带来生气,她身边总环绕著家人的身影[32]。1850年7月9日,随著丈夫的猝然离世,玛格丽特的第一夫人生涯戛然而止[20]

Remove ads

晚年岁月

尽管获准暂居白宫直至安顿妥当,玛格丽特却在丈夫国葬当晚便毅然离去,并于一周后彻底告别华盛顿[33][34]。她先前往长女安位于巴尔的摩的住所,在当地居住了三个月,后移居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与五女玛丽同住[35]。馀生她远离公众视野,绝口不提白宫往事,据信最后岁月都在主日学校执教中度过[33][36]。1852年8月14日,玛格丽特因发热逝世,安葬于现今的扎卡里·泰勒国家公墓英语Zachary Taylor National Cemetery、其夫墓旁[37]。离世时,玛格丽特以两年零三十六天的纪录,成为离开白宫后寿命最短的第一夫人;这项纪录很快就被继任者艾碧该·菲尔莫尔打破——她在离任后仅数周便撒手人寰[38]

历史地位

玛格丽特因相对默默无闻,而被后世称为“神秘的第一夫人”[5]。尽管她本人极度厌恶烟草,当时诸多报导却讹传她是个烟斗不离手的瘾君子[25]。扎卡里·泰勒将军时代的传记作家对其夫人著墨甚少:一部传记仅以“体弱多病”草草带过,另一部甚至只在脚注中提及其名[33]。历史学者对其第一夫人生涯评价颇低;在锡耶纳学院研究所英语Siena College Research Institute的历次评选中,她通常位列倒数五名[39]。她的亲笔信函也无一传世,学界公认她在丈夫执政时期发挥零作用[40]

多年来,玛格丽特的真实肖像始终未能获得权威认证,甚至一度被认为没有存世影像[41]。在第一夫人肖像画廊中,她的位置长期由女儿玛丽的画像替代[41]。直至2010年,一幅有色玻璃版照相英语Ambrotype才惊现于世,而它亦似乎是她大多数肖像画的原型[42]。此前美国政府1902年发行的版画,曾是唯一已知的照片[42]。2010年11月,海瑞得拍卖行英语Heritage Auctions拍卖了泰勒家族的传家宝——第一夫人的第九版银版照,当时被确认为是现存仅有的两张照片之一[42]。尤为珍贵的是,此照片正是其女——代理第一夫人玛丽当年借予政府制作版画的原始模本[42]

Remove ads

脚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