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瓜菜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瓜菜代(“代”即代食品),是1960年前后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个用“代食品”充饥的临时措施。1960年11月3日,面对各地饿死人的警报,周恩来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紧急指示信(12条),在继续坚持大食堂的前提下,对农民作出了一些让步,希望通过政策调整,迅速扭转饿死人的现象。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根据中国科学院的建议,向全国推荐了一批“代食品”。[1]《紧急指示》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组长的中央瓜菜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正式提出“瓜菜代,低标准”的口号。在各省成立“除害灭病”领导小组,普遍建立“人民生活情报网”,具体落实瓜菜代的任务。
所谓“瓜菜代”,就是以瓜果、蔬菜代替粮食作为主食。其实,在饥馑遍地的1960年的广大农村,早已无瓜无果,百姓且已把树皮、树根、野菜、观音土代替粮食吞进肚里,所以瓜菜代小组的真正任务是动员开发稻秸、橛根、玉米芯、橡子、小球藻等代用食品。小球藻是水面浮生植物绿藻的一种,据说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发现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0%以上,可治疗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浮肿病。[2]1960年10月,秘书胡乔木呈书毛泽东称,推广小球藻,既可治浮肿,又能“保证不饿死人”。1960年10月27日毛将胡乔木的信批转全国,开始大力推广,大规模用人尿来培植小球藻。另外还有所谓的“人造肉精”是一种酵母菌菌体做成的食品,但酵母菌在培养时要注意温度,讲究清洁,在繁殖方面有一定难度,无法大量生产。1961年以后随著恢复农民自留地和解散公社食堂的政策决定,以及从1961年初从国外(毛泽东甚至批准可由法国自美国转进口)大量进口的粮食,促使粮食供应好转,瓜菜代开始走入历史。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书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