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田湾及石排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田湾及石排湾(英语:Tin Wan and Shek Pai Wan,取消前代号Q03),是香港南区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82年设立,1994年分拆,原有范围分别划入香田香渔以及石排湾选区。

事实速览 田湾及石排湾 Tin Wan and Shek Pai Wan, 代号 ...

范围

取消时选区由田湾石排湾一带组成,包围住中间的香港仔选区,区内以田湾邨渔光村石排湾邨人口为主、夹集田湾区内的私人楼宇。南面与鸭脷洲北选区隔海相望,西面与薄扶林华富选区相连,东面则连接黄竹坑选区,北面则连接中西区半山及山顶选区。

沿革

1982年区议会选举,南区设有6个选区,每区选出一席,田湾及石排湾选区包括田湾石排湾范围。根据香港政府宪报一九八二年第三十四期,当时有三个票站,分别是石排湾邨内的石排湾圣伯多禄学校贝璐道嘉诺撒培德书院田湾山道鱼类统营处香港仔工业中学,其后嘉诺撒培德书院及鱼类统营处香港仔工业中学票站,经香港政府宪报一九八二年第五十期由渔光村渔光幼稚园及田湾街香港仔明爱服务中心所取代。选举由代表香港公民协会陈若瑟以2,855票打败谢杰图1,126票及李贵源463票,当选本区首任议员。

1983年由于陈若瑟获选为市政局议员,而成为当然区议员,根据当时选举条例,须辞去原有区议会民选议员席位,所以1983年5月12日举行补选以填补上述空缺,结果在只有谢杰图报名之下,由谢氏当选。最终该项规定于1988年修改,议员自始可以同时担任区议会及市政局民选议员。

1985年区议会选举,南区维持6个选区,其中田湾及石排湾选区选出两席。根据香港政府宪报一九八四年第三十二期,当时设有三个票站,分别是石排湾邨内的石排湾圣伯多禄学校、渔光村渔光幼稚园及田湾街香港仔明爱服务中心。本区吸引到四人参选,结果由代表港人协会朱耀华以2,050票取得第一席,第二席则由香港公民协会苗华振以1,870票打败对手谢杰图1,835票及易荫华的1,831票而当选。

1988年区议会选举,南区设有7个选区,田湾及石排湾选区维持不变,根据香港政府宪报一九八七年第三十三期,当时设有三个票站,分别是石排湾邨内的石排湾圣伯多禄学校、渔光村渔光幼稚园及田湾街香港仔明爱服务中心。本区继续吸引到四人参选,结果由香港公民协会苗华振以1,706票取得第一席,第二席则由洪天理以1,699票打败对手民协朱耀华1,621票及香港公民协会梁炽辉的1,141票而当选。

1991年区议会选举,南区设有8个选区,田湾及石排湾选区改为单议席。根据香港政府宪报一九九O年第三十二期,当时设有三个票站,分别是石排湾邨内的罗宗淦纪念学校、渔光村渔光幼稚园及田湾街香港仔明爱服务中心。本区吸引到三人参选,其中苗华振代表自民联/香港公民协会出战,得到2,300票而当选,洪天理只得2,019票而未能连任,而民协/港同盟招金海则得到630票。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田湾及石排湾选区基于区内受田湾邨清拆重建而人口下跌,全区与香港仔一带合并后,分划为香田香渔以及石排湾选区。1994年区议会选举,苗华振转往石排湾选区参选。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更多信息 届别, 议员 ...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