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申时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申時行
Remove ads

申时行(1535年9月12日—1614年8月23日),汝默瑶泉,致仕时号休休居士,晚号苏菴主人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四十一年状元及第,累官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文定

事实速览 申时行, 籍贯 ...

生平

原名徐时行,为祖父申干幼时蒙富裕的徐姓外兄怡竹翁收养之故。申干后因怡竹翁晚年生子,谢绝其半数家产自立门户。[1]申时行父亲申士章好读书,不欲经商,赖教书维生,然履试不第,致使家道中落,后因遭遇饥荒更加贫困。[2] 申时行少时亦曾于苏州钜富徐朴(寻乐翁)之孙徐履祥家中坐馆为师,徐泰时徐申均曾为其私塾学生,然徐朴与其祖父外兄并无关系。[3]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应天乡试第三名举人,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二十八名,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回归本宗申姓。授翰林院修撰隆庆五年(1571年)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万历二年(1574年)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四年(1576年)升詹事,五年(1577年)任会试副考官,升礼部右侍郎,同年改吏部右侍郎,六年(1578年)升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七年(1579年)升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八年(1580年)任会试正考官,十一年(1583年)升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太子太师,同年张四维丁父忧三年,申时行代理内阁首辅,十三年(1585年)张四维居丧将期满时病逝,申时行正式出任内阁首辅,为政以维持局面、调和明神宗御史言官之间矛盾为主要基调,虽拯救不少触怒明神宗者的性命,却因此被视为“首鼠两端”。

万历十九年(1591年)在明神宗和言官之间试图调和立储之事的争议,被言官论劾,辞官回苏州闲居。四十二年(1614年)卒,享年八十岁,赠太师,谥文定,赐葬吴山之南。

申时行于首辅任上开创“章奏留中”[4]及“经筵取消,改为进呈讲义”[5],其本意虽为拯救雒于仁并让不听大臣讲学的明神宗至少可以自己看点文字,这两个惯例的养成都多少促成万历怠政,并彻底切断皇帝与大臣们交流的渠道。

Remove ads

著作

Thumb
申时行 行书梅花七律诗轴

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相业无咎无誉,诗文亦如其人”。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则认为:“少师文藻婉丽,实出同时殿阁之右。”[6]著有《赐闲堂集》、《书经讲义会编》、《召对录》、《纶扉奏草》、《申文定公赐闲堂遗墨》等。万历年间参与重修《明会典》。

他亦善于真书行书草书

家族

曾祖申周;祖父东城公申干;父古愚公申士章。母王氏(赠一品夫人);继母黄氏(封一品夫人)。重庆下。从弟申时德、申时化、申时杰。一妹,继母黄氏所出,嫁中书舍人周正谟,生一子周之桢(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夫人为洞泾吴氏太医院吏目吴元宣次女(1537-1616)[7]。有三子:长子申兆虬早殇;次子申用懋(万历十一年进士);三子申用嘉(万历十年举人)。还有二女:长女嫁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李鸿;次女嫁郭元尹郭谏臣子。[8]

王夫人之父名王俸,号宝榆,母亲姚媪,育有二子王钺王钥及三女,长女即王夫人,次女嫁顾汝玉,赠宜人,其子为隆庆五年进士顾其志[9]申时行幼年随父母依外祖父而居,尚未出嫁的王宜人经常将其抱于膝头,口授韵语。[10]

袁洪愈为其远房姑父,继祖母严氏为严讷远房族姐妹。

注释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