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男子音乐组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男子音乐组合
Remove ads

男孩团体(英语:Boy band、Boy group直译:“男子乐队、男子团体 / 组合”,简称:男团)大致定义为(成立时)十几岁或二十几岁年轻男歌手们组成,针对女孩市场演唱情歌的演唱团体。[1][2]许多男孩团体在唱歌的同时也跳舞,表演通常经过精心设计编排[3],音乐类型较为主流和大众化[4],尤其K-pop会迎合时下流行趋势改变造型[5]MV用色缤纷,布景特效精致华丽[6]

Thumb

英语“Boy band”一词易引起误解,因为大部分的男孩团体不演奏乐器(有例外)[7],且有的成员在团体成立时已经二十几岁。[8]

在欧美,有些自己组建的这类团体,往往从教会合唱团福音音乐团体演变而来。相形之下,有很多男孩团体是经由人才经理或唱片制作人举办试镜甄选创建的[1]。由于这一原因和他们普遍针对青春期前孩子、少女追星族青少年女性听众的商业取向,使得"Boy band"这个词在某些欧美音乐报导变贬义词。

男团(Boy band)在概念上和他们的同行──女团(Girl group)──相似。

Remove ads

历史

顽童合唱团The Monkees)一般被认为是第一个男孩团体。电视节目制作人伯特·施奈德(Bert Schneider)和鲍勃·拉菲尔森(Bob Rafelson)受到披头四电影《一夜狂欢》(英语:A Hard Day's Night)的启发,制作了一部在1966年播出的《The Monkees》电视剧,举办试镜找来四位演员演出并演唱一些容易上口的流行音乐。戏中衍伸到戏外,由这四位演员组成的同名音乐团体“顽童合唱团(The Monkees)”也于1966年成立,并在1970年解散,而“The Monkees”后来也常被用来形容成立于1990年代前的男孩团体。1960年代的海滩男孩The Beach Boys)、披头四The Beatles)、诱惑合唱团The Temptations)和比吉斯The Bee Gees)、积逊五人组The Jackson 5),与在1970年代相当受欢迎的球风火Earth, Wind & Fire)被部分人认为也是另一种类型的男孩团体。

莫里斯·斯塔尔英语Maurice Starr在1984年打造的街头顽童New Kids on the Block)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现代男孩团体[9][10],尽管在1990年前“Boy band”这个词还不存在[11]。史达的想法是将当时节奏蓝调的原型利用到流行音乐中。这个模式后来被一些欧洲的经纪人例如尼加·马丁-史密斯(Nigel Martin-Smith)和路易·华许Louis Walsh)重新定义,并且占据当时的英国流行音乐市场。

美国最具知名度的男孩团体经纪人娄·珀尔曼英语Lou Pearlman经营过一些非常成功的团体,比如说新好男孩Backstreet Boys)以及超级男孩NSYNC)。英国方面,制作人西蒙·高维尔Simon Cowell)因为曾经制作过西城男孩Westlife)而成名。

Remove ads

中心概念

男孩团体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团体形象至关重要,借由管理团体著装、宣传材料(经常提供给青少年杂志)和音乐录影带的各个方面来仔细控制形象。一个男孩团体的关键要素是顺应潮流,这意味著团体符合流行音乐界的最新时尚和音乐趋势。最常见的是每个团员都会有一些特征来描写、例如说人格特质像是“邻家男孩”、“坏男孩”、或著是“好好先生”等。虽然刻意维持流行歌手形象的这种行为几乎和流行音乐的历史一样老,但是经纪公司对团员的特别呵护,是男孩团体、女孩团体的一种特征。

在大部分的状况中,男孩团体的音乐作品通常由负责经营团体的音乐制作人编写、安排和发布。如果必要,甚至会雇用合音歌手来个别指导团员。

一个典型的男孩团体表演,包括精心编排的舞蹈和成员轮流演唱(虽然有时是预先录制好的音乐对嘴)。男孩团体通常并不编写他们自己的音乐,除非团员们愿意(例如顽童合唱团超级男孩)。

用辞争议

band(乐团)”在字典中的定义是一个演奏乐器的团体[12],因此“boy band”这个英语名词的用法颇具争议,因为大部分的男孩团体并没有演奏乐器。[13]

同理,广义上的“音乐组合”包含演奏组合,如爵士乐四重奏或管弦乐团;及演唱组合,如合唱团嘟·喔普组合和无乐器伴奏的人声合唱阿卡贝拉;也包含演奏和演唱一起表演的组合,如流行摇滚乐队和巴洛克室内乐团。

批评

男孩团体因目标市场为年轻女孩和过度包装而经常遭到批评[14]。基于男团极端公式化的特质,在美国,某些批评常将男孩团体大量发行的流行音乐作品与小说家乔治·奥威尔所写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中的情结作比较;有些人则是将男孩团体当作是种后现代主义商业主义的研究。

在流行文化中的影响

男孩团体不仅经常受到批评,同时也是讽刺的目标。

  • 挪威电影Get Ready to be Boyzvoiced英语Get Ready to be Boyzvoiced》讽刺男孩团体Boyzvoice英语Boyzvoice的支持者和经纪公司。
  • 美国剧集动画南方公园》中的男孩埃里克·卡特曼Cartman)组建了一个名叫“指叉(Fingerbang)”的男孩团体。
  • 美国饶舌歌手阿姆Eminem)曾在专辑《The Real Slim Shady》中表示“我对你们这些小男子和女子团体感到恶心、你们只会让我感到厌烦”。

音乐成就

虽然一些男孩团体的支持者对他们的音乐表示疯狂的支持,但这些男孩团体的销售成绩通常不会维持太久。[15]当支持者(通常是年纪相当小的女生)长大并且改变喜好的音乐类型时,通常会逐渐对这些团体失去兴趣。而随著新世代男孩团体出现会再度吸引新一波年纪相当小的女生疯狂支持,形成一个循环。

当团体专辑持续畅销的话,团里有创作畅销歌曲能力、或是人气特别高的成员,可能会一个人暂时或永远脱离团体(大部分是经纪公司的决策),可以用“单飞”这个词形容。例如Menudo英语Menudo (group)瑞奇·马丁Ricky Martin)和超级男孩NSYNC)的贾斯汀Justin Timberlake)等。

某些男孩团体在成员步入中年后依然受到欢迎,例如美国新好男孩爱尔兰西城男孩台湾5566日本SMAP韩国神话(Shinhwa)香港草蜢等等。

中国大陆偶像团体在2016年左右进入爆发增长阶段,许多偶像团体经由选秀综艺产生,例如《燃烧吧少年》和《星动亚洲》分别成团X玖少年团SWIN男团。同时,日韩造星工业的引入为中国大陆偶像团体走向工业化、国际化创造了条件,中国大陆出现了一批效仿日韩培训制度的经纪公司,“偶像养成”成为中国大陆娱乐产业趋势,甚至与日韩经纪、唱片公司合资合作,在2018年至2021年有了机会,通过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大网络平台自制的偶像男团选秀综艺《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创造营》、《以团之名》及《少年之名》,将旗下练习生或男团推到大众视野。2021年9月2日中国广电总局颁布八条新规,其中“坚决反对唯流量论”和“坚决抵制泛娱乐化”新规下,提到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与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16]。而就目前发展,这些男团在音乐上的成就暂时无法与日韩相比。

Remove ads

各地男子团体

最畅销男孩团体

以下是全球声称已销售超过4000万张唱片的最畅销头10位男团名单:

更多信息 排名, 名称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