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女部
汉字部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计三画,是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38个(三画的中为第9个)。女部构字时可位于上、下、左、右方。
部首单字解释
- nǜ/ㄋㄩˋ
- 将女儿嫁人。
- rǔ/ㄖㄨˇ
- 你,通“汝”。
字形
-
甲骨文
-
金文
-
简牍
-
大篆
-
小篆
名称
- 汉语:女部(拼音:nǚbù,注音:ㄋㄩˇㄅㄨˋ)、女字偏、女字旁(位于左方或左中右结构的中间时)、女字底(位于底部时)
- 日语:女部(じょぶ)、女(おんな)、女偏(おんなへん)
- 朝鲜语:녀부(女部)
字例
Remove ads
性别歧视和女性主义争议
一些女性主义者或支持性别平等者提出,女部下的汉字有不少具有贬义,例如“奴、妖、妒、奸、嫌”等,学习、书写或阅读这些汉字时会无意间贬低女性地位。[1]一些人更是主张对这些汉字进行改革。[2]
例如,2010年,中国律师叶满天撰文指出“娱、耍、婪、嫉、妒、嫌、佞、妄、盥、奴、妓、娼、奸(姦)、姘、婊、嫖”16个汉字“歧视女性”,并提出了改造方案,例如“奸”改为“犭行”,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强奸犯罪。[3]而反对者认为,改变汉字不符合文字发展的规律;即使真的改造了,也只是“纸面文章”,并不能真正让女性体会到社会的尊重。改变女性地位,应当从法律和社会文化的完善着手。[3][4]
2015年,北京一个由65名艺术家组织的《姦:性别暴力伤害的文化符号》艺术展被当局叫停,但是相关内容仍然得到了海外媒体的报道[5];展览的学术召集人佟玉洁在展览准备的文章中写道:“为什么由一个女人变成三个女人的字是具有如此政治和道德想像的符号,是中国传统社会和政治理论仇恨的对象?”[6]
韩国艺术家Cha Jeong-in创作了《Who made the characters of women?》(谁创造了女人的汉字/特征?“Characters”在此为双关语)一书,书本藏在硬皮小盒中,象征封建思想对女性的禁锢,而其独特的折叠和翻页方式则模仿了女性阴部的形状;书中收录的汉字依次为“姓、妙、婚、姻、妊、好、姑、委、奸、妒、妄、妖、娼、妾、妃、女”,每个字被书页分为两部分,并配以偏旁的英文解释,借此解构女性在东亚社会的形象。[7]
安徽大学文典学院的汪宇平于2014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对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简编》中的女部字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有贬义字56个,褒义的70个,中性的184个。尽管如此,作者仍然认为这三类女部字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8]
类似的争议也存在于一些区分“阴阳性”的欧洲语言中,例如以阳性作为各种词汇的原型。这类现象被称为“语言性别歧视(linguistic sexism)”。[1]
Remove ads
补充:男部
《说文解字》中有男部的存在。但男部的文字数量稀少,所以在《康熙字典》中男部被删除,“男”归于田部、“甥”归于生部、“舅”归于臼部、“嬲”归于女部。
-
甲骨文
-
金文
-
简牍
-
大篆
-
小篆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