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疯人果冒充桂圆传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疯人果冒充桂圆传闻指1993年到1994年间,中国大陆诸多媒体报道所谓疯人果(龙荔)冒充桂圆的传闻。一些地方将疑似疯人果的桂圆销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研究认为,相关传闻不实[1]。
![]() |
背景
桂圆和龙荔同为无患子科植物。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龙荔,壳如小荔枝,肉味如龙眼,木身,叶亦似二果,故名。可蒸食,不可生啖,令人发痫,或见鬼物。三月开小白花,与荔枝同时。”[2]
两种植物的植株形态相似,但果实有较大差异[3]。桂圆果壳外壁是“瘤状或泡状的平滑凸起”,而龙荔果壳外壁是“密生圆锥状的小刺”[3]。
历史
北京市工商局关于查处销售假桂圆的紧急通知[4]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种假桂圆(别名“疯人果”),一些人误食后造成中毒。据市消费者协会反映,已接到数起消费者误食中毒的投诉。为保护消费者利益,打击销售假桂圆的违法行为,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区、县局要立即组织力量对各集贸市场、展销会、副食商店及个体工商户出售的桂圆进行检查,发现的假桂圆一律予以没收。有关单位、个人不听劝阻继续销售的从重处罚。
二、在检查中对一时难辨真伪,应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暂停销售,送有关单位检测鉴别。
三、对发现的假桂圆要追根寻源,挖源头,堵住进京渠道。
一九九四年一月六日
附:真假桂圆识别方法 ...
从1993年秋天开始,在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媒体报道下[5],中国大陆广泛开始流传疯人果假冒桂圆的传闻[3]。此信息从青海、安徽蔓延到北京,后来又波及到天津、山东、浙江和广西、福建[3]。
媒体披露后,各地禁卖、销毁桂圆,甚至抓捕贩卖者[5]。各地查获的“疯人果”有:合肥1.7万多公斤、济南1000公斤、巢湖760多公斤。加上其他地方消费者投诉,不完全统计总量达2万多公斤[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此事不实,各地送检的“假冒”桂圆样品,没有一粒疯人果[6]。理由为:疯人果其实是野生稀有物种,难以获得,不可能大量流入市场;所谓中毒症状与误食“疯人果”形成的幻听、幻视症状不符;经过显微构造比较,样品是桂圆,与“疯人果”标本不符[1]。多家媒体报道了此成果[3][不中立]。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借古讽今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二部(1998年5月开拍)中的《桂圆记》(演员赵薇主演)以疯人果冒充桂圆为故事主线。
余波
虽然传闻开始不久后就有辟谣,但消费者中仍时有对疯人果冒充桂圆的质疑,如:2006年,安徽合肥[7]、四川自贡[8];2012年,浙江宁波[9];2018年,海南[10]。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