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市道172号

位於臺灣嘉義縣、臺南市兩縣市之間的東西向市(縣)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市道172號
Remove ads

市道172号布袋-沄水,嘉义县境内称县道172号),是位于中华民国台湾省嘉义县中华民国台南市两县市之间的东西向市(县)道,也是台湾唯一起终点在同一,且中间跨越直辖市的县市道。西起嘉义县布袋镇布袋市区,东至嘉义县中埔乡沄水之台3线,全长共计55.986公里[1]

事实速览 中华民国县道/市道172号, 道路信息 ...
Remove ads

支线

甲线

事实速览 中华民国市道172甲线, 道路信息 ...

市道172甲线(后壁-白河),为市道172号其中一条市道公路支线,全线与市道172号主线无相交。西起台南市后壁区台1线后壁车站前),东至台南市白河区市道165号,全长共计5.238公里[1]

乙线

事实速览 中华民国市道172乙线, 道路信息 ...

市道172乙线(仙草埔-坪顶),为市道172号其中一条市道公路支线。西起台南市白河区仙草埔之市道172号,东至台南市白河区坪顶之市道175号,全长共计7.601公里[1]

公路概述

主线

县道172号以位于嘉义县布袋镇、邻近布袋港之福德路为起点,自起点开始先朝东南向再朝东向通过布袋市区后与台17线交会共线,约700公尺后在台61线布袋二交流道联络道附近与台17线分离,直至进入大寮与县道161号交会后转往东南向,行进约1.4公里后透过义布桥穿越溪墘大排进入义竹乡,并在安溪寮义竹工业区与嘉25线嘉27线起点交会,行进约1.8公里后于北势崛附近转往南南东向。在进入义竹市区后先与嘉26线终点交会,再与台19线县道163号交会后与台19线共线,之后透过厚生桥穿越八掌溪暂时从嘉义县离境来到台南市盐水区[2]

此公路进入台南市后,由于位处直辖市因此改称市道172号。路线越过八掌溪进入盐水区后仍与台19线共线,沿著盐水市区西侧朝南南东行进,并在市区南侧与台19线并出与台19甲线起点交会共线,持续共线约700公尺与其并出并进入新营区,途经新营工业区新营综合转运站与茄苳脚后于新营市区西侧设置苜蓿叶型交流道新营交流道,以此衔接中山高速公路。此公路进入新营市区后左转接市区外环道路(长荣路),并沿著市区西界与北界并行,再借由长荣陆桥穿越台湾铁路纵贯线南段后于市区东北角与台1线交会共线,左转之后路线转行东北向,通过台湾高速铁路高架桥进入后壁区后于安溪寮西侧与台1线分离,此时路线转至东北东方向行进[2]

此公路以东北东方向途经乌树林糖厂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后,透过乌树林桥穿越嘉南大圳北干线进入白河区,并在白河市区西界与市道165号交会共线,沿著市区南界并行约600公尺后与市道165号并出,再沿著南界并行并穿越白水溪离开市区,沿著白水溪南岸并行后于粪箕湖东北侧设置基本钻石型交流道白河交流道,以此衔接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在通过木屐寮后在白河水库南侧与南98线交会,行进不久路线转往南行,在进入仙草埔与市道172乙线起点交会之前路线再次转往东行,接著持续沿著白水溪南岸并行,并在关子岭市道175号起点交会,行进约1.6公里后于三重溪越过白水溪后再次来到嘉义县[2]

此公路再次进入嘉义县后名称改称县道172号。进入中埔乡后,路线多呈曲折多弯且设置多个回头弯,在越过八掌溪支流头前溪后路线转往北行,直至在沄水与台3线交会后即为此公路之终点[2]

截至2020年底,市道172号总长55.986公里[1],路基总面积635,941平方公尺,其路面均以沥青铺设。全线共设置26座桥梁(总长417.9公尺)以及1座隧道(麒麟隧道,总长50公尺),另设置1,189面标志、273组交通号志,以及1,096杆照明装置[3]

甲线

市道172甲线以台南市后壁区台1线后壁车站前为起点,此时路名为忠孝路,自起点开始笔直朝东行进,通过南81线起点后从后壁市区离境,行进约1.8公里后透过和平桥越过嘉南大圳北干线进入白河区,此时路名变为三民路,途经竹围子之南92线起点后在白河市区西界与市道165号交会,即为此公路之终点[4]

截至2020年底,市道172甲线总长5.238公里[1],路基总面积78,293平方公尺,其路面均以沥青铺设。全线共设置2座桥梁(总长20.1公尺),另设置27面标志、14组交通号志,以及146杆照明装置[3]

乙线

市道172乙线以台南市白河区仙草埔境内之市道172号为起点,自起点开始先朝南行进,约300公尺后通过倒S型回头弯,再通过岩前白河大仙寺南96线终点后转往东向,行进约1公里并通过多个回头弯后转往南行,经过火山碧云寺后不久路线再次转往东向,且在通过水火同源后转往东北向,直到在坪顶与市道175号交会后即为此公路之终点[5]

截至2020年底,市道172乙线总长7.601公里[1],路基总面积54,058平方公尺,其路面均以沥青铺设。全线无设置桥梁与隧道,另设置180面标志、5组交通号志,以及60杆照明装置[3]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主线

台湾公路编号制度之形成可追溯至1960年所施行[A]之《公路法》,以及1963年所制订之《台湾省各级公路及桥涵编号办法》。在《公路法》中规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6];而在《台湾省各级公路及桥涵编号办法》中规定南北向为单号、东西向为双号,且重要县乡道公路编号自“101”起不冠代字[B][7]

1961年,台湾省公路局(今交通部公路总局)进行首次公路普查,将嘉义县布袋镇武圣殿至台南县白河镇(今台南市白河区关子岭路段纳编为县道172号,路线名称为“布袋-关子岭”,全长共计41.096公里,其中嘉义县境内10.905公里、台南县境内30.191公里[8][9]。1977年公告将原嘉南148-1线[C]并入县道172号,因此终点延伸至嘉义县中埔乡沄水之台3线,而1k+011至1k+978路段则并入滨海省道(台17线),故调整后总里程修正为58.787公里[10],隔年由于新营镇(今新营区)安溪寮路段改经台1线,故总里程缩短为56.892公里[11]。1986年、1999年与2001年仅调整总里程(分别为56.222公里[12]、57.000公里[13]与56.706公里[14])而无重大路线变革。2004年将县道172号33k+380至35k+630路段改经国道三号白河交流道联络道,因此总里程减少133公尺[15]

2013年中华民国交通部公告将原台南市与台南县境内的县道与乡道废止,并且改编为市道与区道,当中县道172号台南市境内路段依公告废止改编为市道172号,而嘉义县境内路段仍维持原编号[16]

甲线

1961年,台湾省公路局(今交通部公路总局)进行首次公路普查,将台南县盐水镇(今台南市盐水区)之县道172号至台南县白河镇(今台南市白河区)之县道165号间路段纳编为乡道172甲线,路线名称为“盐水-白河”,全长共计19.507公里[9]。1977年公告将起点缩减至台南县后壁乡(今台南市后壁区)之台1线,因此总里程减少至5.806公里,路线名称修正为“后壁-白河”[17]。1986年调整总里程为5.873公里[12]。2001年中华民国交通部公告将乡道172甲线升编为县道172甲线,总里程调整为5.315公里[14],同年底调整总里程为5.294公里[18]

2013年中华民国交通部公告将原台南市与台南县境内的县道与乡道废止,并且改编为市道与区道,当中县道172甲线依公告废止改编为市道172甲线,总里程为5.238公里[16]

乙线

2008年10月,为改善关子岭风景区交通,整编南96线,升级为县道172乙线。2013年中华民国交通部公告将原台南市与台南县境内的县道与乡道废止,并且改编为市道与区道,当中县道172乙线依公告废止改编为市道172乙线,总里程为7.601公里[16]

Remove ads

行经行政区域

主线
更多信息 县市, 乡镇 市区 ...
甲线

全线均位于台南市境内。

更多信息 乡镇 市区, 地点 ...
乙线

全线均位于台南市境内。

更多信息 乡镇 市区, 地点 ...
Remove ads

注释与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