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炽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

历史
美国人亨利·戈培尔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1]
1801年,英国化学家汉弗里·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2]
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开始研究电灯。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Henry Woodward、Matthew Evans)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续发展这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爱迪生。
爱迪生购下专利后,尝试改良使用的灯丝。1879年他改以碳丝造灯泡,成功维持13个小时。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但是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且获得胜诉。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被迫让斯旺加入为合伙人。但后来斯旺把他的权益及专利都卖给了爱迪生。在美国,爱迪生的专利亦被挑战。美国专利局曾判决他的发明已有前科,属于无效。最后经过多年的官司,爱迪生才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匈牙利化学家约斯特(Sándor Just)跟克罗埃西亚发明家哈那曼(Franjo Hanaman)发现比起碳灯丝,使用钨当作灯丝能够使灯泡更亮并且寿命更长,他们两人在1904年获得了匈牙利的专利(No. 34541),并且匈牙利的通斯朗公司开始在许多欧洲国家销售钨丝灯泡。
1906年,通用电气从发明家亚历山大·洛迪金手中购得白炽灯专利,开始了白炽灯的工业化生产。[3]
钨丝灯的最大问题是灯丝的升华。因为钨丝上细微的电阻差别造成温度不一,在电阻较大的地方,温度升得较高,钨丝亦升华得较快,于是造成钨丝变细,电阻进一步增大的循环;最终令钨丝烧断。后来发现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可以减慢钨丝的升华。今天多数的钨丝灯内都是注入氮、氩或氪气。
现代的白炽灯一般寿命为2,000小时左右。
Remove ads
构造

- 白炽灯外形轮廓。
- 低压惰性气体。
- 灯丝,钨丝。
- 细金属线(连接至灯头尖端)
- 细金属线(连接至铜片)
- 支撑金属线
- 支撑棒
- 细金属线
- 铜片
- 绝缘体
- 灯头尖端
种类

卤素灯泡,亦称钨卤灯泡,是白炽灯的一种。原理是在灯泡内注入碘或溴等卤素气体。在高温下,蒸发的钨丝与卤素进行化学作用,蒸发的钨会重新凝固在钨丝上,形成平衡的循环,避免钨丝过早断裂。因此卤素灯泡比白炽灯更长寿。此外,卤素灯泡亦能以比一般白炽灯更高的温度运作,它们的亮度及效率亦更高。不过在这温度下,普通玻璃可能会软化。因此卤素灯泡需要采用熔点更高的熔凝石英或硬的玻璃。
卤素灯泡上的水晶玻璃如果有油,会造成玻璃上温度不一,减低灯泡的寿命。因此换卤素灯泡时要避免人手触及灯泡的玻璃。如果手指摸到应以消毒酒精清洁。
灯芯

电灯的灯芯或灯丝指的是通过电流或燃烧时,发出光芒的金属纤维,通常是用钨来作为灯丝转换电能为光能,和真空管元件转换电能为热能之用。而白炽灯是由亚历山大·洛地均(Alexander Lodygin,于1874年)与约瑟夫·威尔森·斯旺(Joseph Wilson Swan,于1878年)所发展。
优缺点

大部分白炽灯会把消耗能量中的90%转化成无用的热能,只少于10%的能量会成为光。相比之下,萤光灯的效率高很多,接近40%,所产生的热只是相同亮度的白炽灯的六分一。故此很多地方,特别是夏天需要空气调节的商场、大楼都会使用萤光灯照明以节省电力。小型的萤光灯(节能灯泡)把萤光灯及启动电子结合,使用标准电灯泡的爱迪生螺旋接口,用以替代普通白炽灯泡。例如一个26瓦的节能灯泡,发出的亮度为11瓦,热量为15瓦。发出相同亮度11瓦的白炽灯泡耗电多四倍,达100瓦;放出热量多六倍,达90瓦。
很多家居内的电灯仍然是以普通白炽灯为主。卤素灯泡近年亦变得较为流行,特别是光源需要集中的情况,例如家居的射灯,汽车车头灯,经常会使用卤素灯泡。良好的卤素灯泡可以达到15%的效率。例如一个60瓦的卤素灯泡,亮度可等同一个100瓦的普通灯泡。但是卤素灯泡体积细小,运作时温度非常高。在家居应用时需要特别防护,防止引起火灾。
由于白炽灯只有少于10%的能量会成为光。各光源的光效及使用开支比较如下:
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淘汰白炽灯泡,以下是时间表:
至于户外的街灯照明,以钠灯最为常见。低压钠灯发出的是单调的橙色光线,但是它的效率却非常高,比钨丝灯高出约十五倍。高压钠灯效率稍低,但颜色较为丰富。
2000年代起,则以发光二极管及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照明开始发展流行。前者的优点是非常长寿,现已陆续地用于交通灯、手电筒、汽车上之刹车灯及指挥灯之上。后者其实是多种技术的统称(钠灯亦属于HID)。很多最新汽车使用的氙气车头灯(Xenon HID)、放映机使用的金属卤化物灯(Metal Halide),都是属于HID。
传统省电灯泡并不耐经常点灭及潮湿,对于需要经常点灭的场所,白炽灯及LED照明较为合适;对于潮湿的场所(例如:浴室、厕所、阳台),白炽灯较省电灯泡及有防水防潮设计的LED灯更为适合。
白炽灯的光线不会闪烁、这是因为交流电的电压震荡只会让钨丝的温度有些微震荡,但许多低价的LED产品及萤光灯,是采用低频PWM的方式来调节亮度,萤光灯使用这种调光方式比较不伤眼,因为萤光灯有馀辉效应,但是没有馀辉效应的LED灯使用低频PWM调光就很伤眼。许多无法调整亮度的低价LED照明及低价萤光灯,内部电路过于简陋、造成无法察觉但很强烈的低频闪烁,也是很伤眼。

白炽灯(包含卤素灯)的光谱是连续而且平均的,拥有极佳演色性的优点;而萤光灯、LED是离散光谱,演色性低,低演色性光源不但会让人觉得颜色不好看、对于健康及视力也有害。传统灯泡还有可调光、耐点灭及无汞的优点。目前的解决方案如下:
- 采用卤素灯:用卤素灯取代白炽灯大约能减少30%的电力、且卤素灯演色性及色温与白炽灯几乎相同,代表光线品质足以全面取代白炽灯,因此国际大厂有推出接头与白炽灯一样的卤素灯。只是卤素灯寿命的延长比价格的增加少。
- 改进白炽灯泡:可以将红外线反射回灯丝、以减少能耗,目前已推出的产品可以节省30%的能耗[12],研发中的产品则可以减少50%能耗;但这种灯泡的问题在无法降低整体成本。另外的方法则是利用雷射处理钨丝,也可以节省相当能源[13]。
- 以CCFL省电灯泡取代传统使用萤光灯的省电灯泡,可以大幅减少汞使用量;LED灯泡则是无汞、但LED目前有演色性差、不耐热的问题。
- 高演色性省电灯泡:若能提高传统萤光灯的演色性,可以让更多人愿意淘汰白炽灯,但高演色性产品仍然不够普及,而光线品质能完全取代白炽灯的萤光灯/CCFL/LED则在等待技术上的大突破。
- CCFL/LED:传统省电灯泡并不耐经常点灭,对于需要经常点灭、又不严格要求演色性的场合,CCFL、LED技术的省电灯泡较为适合。
- 目前CCFL/萤光灯管/LED虽然可以调光、但大多不能使用传统白炽灯的调光器、而且调光成本高;若调光频率不高、很伤眼。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