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细胞分类计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细胞分类计数
Remove ads

白细胞分类计数(英语:white blood cell differential)是一项通过分析血液中各类白细胞数量、比例和形态来评估健康状况的医学检测项目,通常被包含于全血细胞计数中。该检测可测定五种正常白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同时还可识别可能存在的异常细胞。检测结果以百分比计数和绝对值计数两种形式呈现,通过与相应年龄段的参考值范围进行比对,可以判断白细胞数量与比例是否正常,从而辅助诊断患者到底是病毒性疾病细菌感染寄生虫病、亦或是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事实速览 白细胞分类计数, 作用 ...

白细胞分类计数可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也可借助显微镜人工检测。但在20世纪70年代白细胞分类分析仪问世前,白细胞分类计数只能人工检测。如今,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已成为主流与首选检测方式,人工显微镜检查主要用于以下情况:对血细胞分析仪的异常检测结果进行复检、临床特殊需求、人工识别血细胞分析仪可能遗漏的异常细胞类型。相较于血细胞分析仪,人工分类计数的独特价值在于能够发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细胞形态学改变。

1674年,安东尼·范·列文虎克首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血细胞。18至19世纪,显微镜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识别并计数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9世纪70年代,保罗·埃尔利希发明了白细胞染色技术,使得识别白细胞类型成为可能。随后,德米特里·列昂尼多维奇·罗曼诺夫斯基英语Dmitri Leonidovich Romanowsky改良了埃尔利希染色法,发明了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英语Romanowsky stain,该染色法至今仍用于人工分类计数的血涂片染色。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自动化进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库尔特计数器英语Coulter counter的发明。这是首台实现血液分析自动化的仪器,该仪器利用电阻抗原理,通过测量细胞通过微孔时产生的电信号变化,实现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20世纪70年代,自动分类计数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诞生了两种技术路线:基于显微镜载玻片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结合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的流式细胞术。这些技术至今仍用于现代血液分析仪。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