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盘肠大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盘肠大战,又叫拖肠大战,指作战者将流出的肠子盘绕在腰间或拖着肠子继续坚持战斗的极端勇武行为。该现象多见于中国民间传说演义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中,常被作为极度英勇顽强、奋斗不懈的象征。历史上亦有少数经记载的实例。

贾复

贾复是史实人物,为东汉开国功臣,以勇武闻名,多次负伤,但正史中并无其拖肠大战的记载。贾复拖肠大战为“东汉系”民间故事之一,有多个版本,有些版本中此事见于贾复“四闯连营”故事中:

  • 王莽将领王林暗算:见于明朝谢诏所著章回小说《东汉秘史》第二十六回《列宿纷临助圣君 拖肠屡战心无惧》。昆阳之战时,刘秀想向邓禹传信,贾复主动领命,来回四次,破围传信。第三次突围时,遭王林暗算,左胁中枪,肠流腹外。贾复忍痛裹创,犹自奋战,终将书信射入城内。邓禹见其伤势惊呼,贾复竟不顾重伤,坚持取回书复命,并在归途中阵斩王林[1]
  • 与王莽将领巨毋霸交战:见于田连元评书《刘秀传》。昆阳之战中,贾复、郅恽与巨毋霸交战,贾复拖肠大战,救出郅恽。
  • 与郾王尹尊部将王陵交战:在河南省宝丰县流传,当地还有交马岭、净肠河、红土岭等地名,均和此传说相关[2]

罗通

罗通不是史实人物,见于“说唐系”的民间故事,为唐太宗时期名将,以参与“扫北”闻名。清代章回小说说唐后传》里的《说唐小英雄传》(又称《罗通扫北》)以其为男主角。

薛丁山征西中,罗通在界牌关被哈密军层层包围,被北番老将王伯超刺穿腹部,他拉出自己大肠小肠缠绑腰部,继续力战,将敌手砍死后一命呜呼,是为盘肠大战,享年五十。其“盘肠大战”的情节是文学创作中的经典场景,并有相关戏曲作品流传。

史敬思

史敬思是史实人物,为唐末军阀李克用部将。史载其于上源驿之变中力战护主殉难。民间传说衍伸出其盘肠大战情节,可见于张彻电影《十三太保》,然正史未载此细节。

蓝理

蓝理是史实人物,为康熙朝将领,是正史上有明确文献记载曾进行“拖肠大战”的实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随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征台,任前锋。在关键的澎湖海战中,与郑克塽大将刘国轩部将曾遂激战。蓝理腹部中炮,肠流腹外。其族子蓝法将肠子捧回腹内,弟蓝瑗以衣包裹,弟蓝珠用布条缚紧创口。蓝理忍剧痛继续指挥,高呼杀敌,率军击溃敌军,并成功援救搁浅被围的主帅施琅,被誉为“破肚将军”。此战为清军攻克澎湖、最终平定台湾奠定基础。战后叙功升迁,康熙帝特赞其“所向无敌”[3]

罗连成

罗连成是史实人物,为中国人民志愿军46军133师397团2营5连3班班长。在朝鲜战争下勿闲北山战斗中,罗连成与爆破手李少林连续炸毁两座敌堡后,罗连成左臂负伤,随后又被敌军子弹射穿小腹,肠子流出体外。罗连成将流出的肠子盘起塞回腹腔,坚持再去炸毁暗堡,最终炸毁碉堡的同时殉国。此后,下勿闲北山战斗被命名为“盘肠大战”,罗连成被授予“盘肠大战英雄”称号[4]

张彻电影

香港武侠电影导演张彻在其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中,将“盘肠大战”情节发展为其标志性元素之一[5]。从1968年的《金燕子》开始,在后续如《十三太保》(1970年)、《马永贞》(1972年)、《仇连环》(1972年)等电影中,此类盘肠大战的惨烈情节反复出现,成为其电影美学的经典符号。

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