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相互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相互宝
Remove ads

相互宝,原为相互保[1]支付宝APP上提供的一款“互助”服务产品,于2018年10月16日上线[2],上线伊始,该产品仅包括“大病互助”,2019至2020年间,又先后上线了“老年防癌”、“慢病互助计划”、“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2022年1月29日,相互宝停止运行。

事实速览 相互宝, 代表人物 ...

运行模式

简而言之,相互宝采用的是“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互惠模式:一旦参与计划的成员发生了符合规定的疾病或意外,出具规定的证明,即可申领互助金,互助金由计划内的所有成员分摊,每月分为两期公示需要救助的成员名单和分摊费用。在该模式中,设立有陪审团裁定争议案件、调查员负责互助案件的实地调查和审核。[2]相互宝与社保、商业保险互不影响[1]

服务内容

以下互助内容均采用“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模式,每个服务内容与其它服务内容互不影响,独立分摊。

大病互助计划

该计划是相互宝所有服务中加入人数最多的互助计划,保障的年龄条件为30天至59周岁,互助范围包括99种重疾+恶性肿瘤+特定罕见病,罹患范围内疾病的成员可以申请获得30万元或者10万元的互助金。

老年防癌计划

该计划又称为”老年版相互宝“,是为60至70岁老年人成立的防癌互助社群,一旦有参与成员患癌,可以申请5万(轻度癌症)或10万(重度癌症)的互助金,单个救助不超过1元钱。

慢病互助计划

该计划针对三高、心血管病、肾炎、风湿等八大类慢性病用户,39周岁以内用户的保障额度为30万,40-59周岁用户为10万。

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

该计划是针对交通意外伤害的互助计划,加入的年龄条件为30天至59周岁,没有健康要求,在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九大类交通工具发生意外时,最高可以申领100万救助金。

历史

相互保时期

2018年9月6日,信美人寿银保监会报备《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10月16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联手支付宝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的形式推出“相互保”并上线支付宝APP。上线一周左右,已经有超过1000万用户参与。

11月27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发布公告,称监管要求停止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为名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同日,支付宝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将“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且“相互宝”不再由信美人寿承保,改为蚂蚁金服独立运营,该项服务不再具有保险属性,变为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3][1]

相互宝时期

2018年11月27日,支付宝称该服务变为相互宝产品后,在保留用户原有权益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如2019年度用户分摊金额188元封顶,如有多出部分全部由蚂蚁金服承担、管理费将由保障金额的10%下调至8%等[1]

2019年5月上线老年防癌计划,2020年5月13日上线慢病互助计划,2020年8月末上线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

2019年末2020年初,相互宝用户最多时已达到1亿多[4],但在每期互助金分摊增加、政府监管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存在越来越多的用户退出情况,2021年年初,用户出现负增长[5]

2021年12月28日,相互宝发布公告,称将于2022年1月28日24时停止运营,2022年1月两期的分摊金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评价

支持

  • 相互宝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疾病保障缺口[6],戳中了市场痛点,也因此在前期获得了较快的用户增长,根据支付宝官方公布的数据:上线一周左右,用户数就突破了1000万,半个月突破2000万,半年突破5000万,峰值时用户达到一个亿,可见其在前期用户支持度较高。
  •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相互宝等网络互助,正在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7]
  •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学者认为,相互宝的价值具体表现在提升了医疗保障水平、拓展覆盖人群范围和完善保障体系结构[8]

批评

  • 分析人士对相互保的批评主要有:相互保是在“打着保险的旗号不干保险的事”[9];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打“擦边球”的行为,存在不确定的价格、自动扣费等特点,隐藏着风险隐患;后付费的方式容易引发逆选择风险等[1]
  • 2018年末,监管部门认为“相互保”涉嫌存在三个问题: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存在误导性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责令停售整改[3]
  • 上线以来,相互宝多次修改规则,例如2019年底,剔除了较为常见的轻症甲状腺癌、轻症前列腺癌,导致部分成员无法申领到互助金[10]
  • 分摊费用不断攀升受到舆论批评[10][11]
  •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发布《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理论研究称,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属于非持牌经营,存在风险[12]

类似产品

类似相互宝的中国内地互联网互助模式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抗癌公社[13][14],其后两年,有数百家以网络互助为名的平台成立。2016至2017年,中国内地有关部门对网络互助平台进行了整治,平台数量从顶峰时期的300多家减少到7家,彼时存活下来的7家中包括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15]

2018至2020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互联网大厂入局互助产品,2021年,迎来关停潮,具体情况见下表[16][17][18][19]。截止2021年底,依然照常运营且无关闭消息的较大互助平台仅剩康爱公社、e互助、夸克联盟、壁虎互助、众托帮五家。

下列产品仅包括符合“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会员制集体分摊的互助产品,不包括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360大病筹等的非会员制自愿众筹的产品。

更多信息 平台名称, 主要上线平台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