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碧湖 (选区)

香港沙田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碧湖(英语:Bik Woo,代号:R39)是香港沙田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4年设立,2023年取消,末任区议员为独立民主派陆梓峂

事实速览 碧湖 Bik Woo, 国家/地区 ...

范围

选区以石门一带地区为主,包括滨景花园翠湖花园碧涛花园以及硕门邨第一期(健硕楼及美硕楼),投票站因应人口分布而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安景街路德会梁钜镠小学硕门邨附近的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中学部)。

沿革

碧湖选区可追溯至1991年区议会选举小沥源选区,当时该区包括石门小沥源路沿线乡村及大水坑富安花园一带,选举由何秀武以1,525票多于港同盟李家炽的824票党选。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小沥源选区及广源选区分拆为大水坑选区碧湖及广源选区,其中广林苑康林苑与周边的乡村地带及石门一带划为碧湖选区,大水坑富安花园一带则划为大水坑选区

1994年区议会选举,何秀武参选大水坑选区,碧湖选区由港同盟汇点提名的何淑萍亦以六成得票当选。选后港同盟汇点合并成立民主党,何氏亦为创党成员。

1999年区议会选举广林苑康林苑与周边的乡村地带由碧湖选区划出为广康选区,何淑萍转战马鞍山新市镇锦丰选区,本区由民主党黄日新对上港进联梁国显,结果由梁氏以六成得票当选。

2003年区议会选举民主党刘伟伦以近四成得票胜过另外两人当选。2007年区议会选举,本区吸引到四人参选,结果由民主党刘伟伦以六成得票当选。

2011年区议会选举,当时人口估算约20,526人[4],其中有9 441位是选民[5],议席由民建联成员黄冰芬,独立民主人士刘伟伦及身兼碧涛花园一期业主立案法团主席的公民党成员曾敏仪争夺,最终刘伟伦以2,186票胜出[6]。刘伟伦选后不久就步父亲刘带生的后尘,加入建制派的经济动力,其后亦随经济动力改组后加入经民联

2011年至2015年期间翠湖花园发生2.6亿维修工程风波,事缘有业主认为工程造价太贵,要求重开业主大会以取消工程,不过法团回应指如果取消工程就会当作毁约。后来事件越发越大,揭露工程公司贿赂法团主席和管理公司,以围标方式取得翠湖花园、同区的滨景花园土瓜湾华丽大厦的工程合约。当中翠湖花园法团主席黎国梁更被揭发收受工程公司东主丘瑞田10%回佣,即2,600万元。最后丘瑞田和管理公司新昌管理集团等多人被廉署拘捕,当中主谋丘瑞田被判入狱35个月。[7]

2015年区议会选举,本区焦点自然涉及楼宇工程围标一事,带领业主反围标的翁爱明一直与民主派合作,并获泛民区选联盟认可。而刘伟伦首次打正建制派身份出战区议会,而民建联的黄冰芬亦都卷土重来。黄冰芬自落败后没有离开本区,而在选区另一端的硕门邨扎根。三人竞争激烈,最后由黄冰芬以不足一半的票数胜出,是此届民建联在沙田区大败之下少数特别例子。至于一直关注反围标的翁爱明因起步迟、知名度不足,只得约三成选票。[8]而竞逐连任的刘伟伦不仅敬陪末座,得票率亦只得两成多。经民联在沙田区的势力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五个跟经民联有关系的人士(汤宝珍、刘伟伦、庄耀勤、李德华、周秉谦)无一当选,只剩下不用选举的当然议员莫锦贵

2019年区议会选举,竞逐连任的民建联黄冰芬,遇上在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展开后开始在此选区展开社区服务,任职沙田区政博康选区议员赵柱帮助理的公民党成员陆梓峂挑战[9],结果陆氏以4,280票多于黄氏的3,457票当选。2021年6月20日,陆梓峂连同另外十名公民党区议员在社交媒体宣布退党,改以独立民主派身份服务社区。[10]2021年7月,陆氏因应政府计划追讨协助民主派初选区议员的酬金津贴传闻所带动的区议员辞职潮中,辞去区议员职务。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更多信息 届别, 议员 ...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