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立陶宛游击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立陶宛游击队(立陶宛语:Lietuvos partizanai)为1944年至1953年立陶宛抵抗苏联占领的游击队,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与加利西亚等地的反苏游击队合称森林兄弟或被诅咒的士兵,据统计约有3万名游击队员与其支持者丧生[2],苏军则约有13000人丧生[3][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反攻,于1944年底重新占领立陶宛[4],因苏军在立陶宛强行征兵与史达林极权政府的迫害加剧,上千名立陶宛人潜入乡间,以森林作为掩护[5],逐渐形成有组织、具中央领导的游击队,1949年2月数名游击队领导人在米奈奇艾集会,发表立陶宛游击队宣言,宣布成立立陶宛自由战士联盟[3],以恢复立陶宛独立自主为终极目标,其武器包括捷克斯柯达生产的枪枝、马克沁1910型重机枪、多种迫击炮与德制或苏制的轻机枪与冲锋枪[6],除与苏军和内务人民委员部人员正面交战外,游击队还从事暗杀、爆破、发行地下报纸等活动[7]。被捕的游击队员常被刑求与草率处决,亲属则会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内务人民委员会辖下的破坏营使用残酷手段镇压反抗运动,如将被处决的游击队员曝尸于村落中央的广场[6]。
随著斗争持续进行,游击队意识到西方国家不会干涉东欧事务[8],因此游击队面对强大许多的苏联毫无胜算[6],1950年代初期苏联已消灭多数游击队,夺回乡村地区的控制权,并派出间谍渗透剩馀的抵抗组织[9]。最终游击队决定停止招募人员,1953年5月游击队被击溃而解散[3],但直至1960年代仍有个别武装战士(如阿道法斯·拉马瑙斯卡斯、普拉纳斯·孔丘斯)继续游击斗争[10]。
立陶宛游击队领袖尤奥扎斯·卢克沙曾穿越铁幕,在法国出版了回忆录《自由斗士:立陶宛游击队对苏联的抗争》,为游击队的珍贵第一手史料[11],回到立陶宛后被苏联政府逮捕杀害[12]。
Remove ads
阵亡统计
纪念

立陶宛游击队未曾被苏联官方正式纪录,仅被称为“盗匪”或“非法之徒”,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其游击战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6][14][15]。立陶宛独立后仍在世的游击队成员可获国家养老金,立陶宛政府并将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游击队日以纪念其贡献,截至2005年,有约350名立陶宛游击队员仍在世[16]。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