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童子贤
台湾企业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童子贤(1960年6月25日—),台湾企业家,华硕集团共同创办人,现任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亦担任民进党智库新境界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长风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总统府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副召集人。曾任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董事,其支持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一把青、植剧场系列等作品,并捐献国立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杨牧文学奖。[1]
Remove ads
早年
职业生涯
童子贤毕业于台北工专后,在宏碁电脑担任工程师,因开发中文电脑获专利而升为主任。1989年,童子贤、谢伟琦、廖敏雄及徐世昌向宏碁董事长施振荣辞职,开始创业,设计个人电脑主机板,即为华硕电脑,成为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90年推出EISA 486主机板。1992年11月,童子贤邀请前宏碁电脑副总经理施崇棠到华硕担任总经理及董事长。
华硕电脑创业初期坚持“不求大,先求好”原则。曾有大客户要求华硕短期交货供应俄罗斯千片主机板,但廖敏雄极力反对并坚持须先经500片测试片保证品质后才能交货,尽管客户声明不必测试,华硕团队仍集体决定拒接这笔大单,甚至推荐竞争对手接单。华硕486主机板刚开发出之时,与英特尔结为伙伴之后,不仅可优先取得新中央处理器规格,还可优先拿到雏型版本进行研发,率先掌握市场先机,可领先同业推出新一代主机板。
2001年,童子贤引导华硕电脑切入笔记型电脑产业。
2007年,时任华硕电脑副董事长的童子贤以花莲人身份与多位艺文人士如黄春明等人反对苏花高[2][3],但其因长年久居台北而未回居花莲,导致此立场备受批评。
童子贤29岁创办华硕,40岁催生华硕工业设计部门,2007年6月27日48岁成立华硕代工和硕联合子公司[4]。华硕与和硕[5]分割成两个独立公司,并在2010年6月24日台湾证劵市场上市公司挂牌交易,童子贤任董事长[6],离开华硕经营团队。
2011年和硕分家后上半年连续两季出现亏损[7],当年年底宣布完成转型,营收比2010年增加13%[8]。2012年期望挑战四成以上营收成长[9]。
童子贤于和硕提出价值溪流与类似3M的概念,主导以多元化的设计服务与代工生产的方式,跨足不同领域增加集团的竞争力。陆续与诚品合作推出一系列PEGACASA电子精品、智慧家居[10]与手机周边3C商品及晶硕子公司的隐形眼镜、家电品牌厂的豆浆机等,不以终端品牌自居,而是以Designed by pegatron的概念与全球接轨。
2015年华硕尾牙,童子贤应邀坐主桌华硕董事长施崇棠的旁边,但有媒体报导指称双方之关系已降至冰点[11]。
童子贤于2008年带领专业经理人与干部至和硕后,开始大刀阔斧改革OEM和ODM整体代工体系的体质与创新整合服务。童子贤认为,代工的含意应该扩大引申为设计服务,所以如何将优质的设计与成本做最佳的整合是新时代的设计理念,也是完全设计时代的来临。
Remove ads
文艺赞助

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曾公开推崇童子贤为他的贵人,诚品书店1989年创立后亏损十多年,一直到2004年、2005年才开始有小额盈馀。吴清友说:“童子贤先生跟我说,店尽量开,赔钱不要紧。”
童子贤对文学推广的热情除了长年赞助艺文团体外,也积极推动文学影音记录志业。在几经讨论与企划下,为了保存与发扬台湾文学作品,童子贤于2011年创立目宿媒体,由台湾六位知名导演以《他们在岛屿写作》为题,拍摄一系列文坛大师的纪录式文学电影,包含周梦蝶、余光中、杨牧、郑愁予、林海音、王文兴等系列纪录片。[12]
童子贤亦关注在台湾的东南亚移民工,长期赞助移民工文学奖。他表示,艺术并非只存在殿堂、也并非只供中产阶级寄托哀伤,台湾社会要进步,就要正视移民工的贡献。[13][14]
2016年,童子贤及和硕联合设计团队,于国立东华大学图书馆一楼打造“杨牧书房”,并成立“杨牧文学讲座基金”,书房藏放国际著名比较文学家杨牧的史料与手稿。[15]
2020年,童子贤捐赠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于总馆一楼打造陈芳明书房,收藏与展示政大台文所退休教授陈芳明后赠与政大的藏书、手稿。并以圆形讲台与阶梯式座席,打造开放式讲谈与阅读空间。[16]
Remove ads
公广集团董事
2014年4月2日,针对公视临时撤换《谁来晚餐》太阳花学运领袖林飞帆专访、改播高凌风纪念专辑,童子贤直言“我很生气”,并批评这是懒惰跟愚蠢的思维造成的!他表示他后知后觉,看到《台湾苹果日报》报导才知道,已发函公视董事跟主管,要求作此决定的人该负责。[17]
获奖及荣誉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