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塘乡 (台湾)
台湾彰化县的一个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竹塘乡(台湾话:Tik-tn̂g-hiong;客家话:Chuk-thòng-hiông),旧称“内芦竹塘”,位于台湾彰化县西南部,北邻二林镇,东北邻埤头乡,东南端接溪州乡,南边东段、南边隔浊水溪分别与云林县西螺镇、二仑乡相望,西南端接大城乡。全境地处浊水溪冲积扇之上,地势低平,农业主要生产稻米、蔬菜及水果,为一典型农业乡镇。
Remove ads
历史
清道光年间彰化县令周玺著彰化县志所做之描述,竹塘多低漥水塘地,布满天然植物,俗名曰:“芦竹仔”或“芦荻”衍生,故先民由地形景观取为“络竹塘”,随后又依据靠海远近谓“内络竹塘”,后再简化为“竹塘”。相传竹塘盛产竹林密布水塘,因以得称,故有谓旧名“竹头”,日本人治台之后改称为“竹塘”。
据清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陈梦林修朱罗县志山川总图时,在“水师坑”的位置,附近有塘、圳、社建置,隶属二林社。康熙六十年(1721年)改设二林堡;雍正元年(1723年)设彰化县;雍正十二年将二林堡划分一部份为深耕堡。深耕堡及竹塘乡、大城乡前身。
同治年间二林堡、深耕堡继续维持,但因盗贼猖獗不敢散居,故聚落合并若干,使得竹塘由原有的十六庄变成九庄。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割日,彰化县出张所隶属于台湾民政支部;1897年,二林堡与深耕堡隶属二林办务署。1898年归属北斗办务署。
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竹塘庄属台中州北斗郡;1946年竹塘乡隶属台中县北斗区。1949年,改制为彰化县竹塘乡,共辖十四村。
Remove ads
人口
战后初期,竹塘乡有人口15,441人,人口持续成长,至1966年时达到22,305人,是战后人口最高值,此后随著人口外流、少子化与人口老化的影响,人口逐年下跌。2017年时,竹塘乡人口已下滑至15,303人,已是战后人口最低值,且至今人口仍持续衰退[1],是彰化县人口衰退严重的地区[2]。
根据彰化县二林户政事务所统计,2024年底竹塘乡户数约4.7千户,人口约1.4万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竹塘村与溪墘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2,470人与488人[1]。竹塘乡的人口年龄构成中,0至14岁人口占比12.31%,15至64岁人口占比62.91%,65岁以上人口则占比24.78%,是彰化县青壮年人口占比最低的行政区[2]。
Remove ads
政治
竹塘乡公所是竹塘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竹塘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彰化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竹塘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3室等8个内部单位及3个附属机关[4]。
竹塘乡民代表会是竹塘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竹塘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竹塘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3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5]。
竹塘乡划分为14个村。
小西村 村长林永富 | 土库村 村长廖钟谋 | 内新村 村长廖清彬 | 永安村 村长詹峰宾 | 田头村 村长邓世龙 | 树脚村 村长黄宥嘉 | 新广村 村长钟仁庆 |
竹塘村 村长詹炳煌 | 竹林村 村长张鸿武 | 竹元村 村长萧庆彬 | 民靖村 村长庄瑞林 | 五庄村 村长邱俊雄 | 长安村 村长廖英杰 | 溪墘村 村长詹培煜 |
经济
- 连锁店家
教育
- 彰化县竹塘乡竹塘国民小学
- 彰化县竹塘乡民靖国民小学【面前厝】
- 彰化县竹塘乡长安国民小学【九块厝】
- 彰化县竹塘乡土库国民小学
- 彰化县竹塘乡田头国民小学
交通
旅游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