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联帮
源自台灣的國際性華人黑社會組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竹联帮,是起源于台湾的国际性帮派组织,成立于1957年[1],主要活动区域为台湾北部与中国大陆地区,在两岸三地及东北亚、东南亚甚至欧美地区都有关系势力,正式的核心成员约20,000人,包含准成员与海内外关系合伙人号称高达100,000人[2]。1984年,竹联帮的陈启礼等人因江南案而引发国际社会注目,也导致美台之间的政治角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执行一清专案影响其他角头不满,间接影响台湾黑社会的发展。
竹联帮曾被美国《外交政策》期刊列为全球第四危险组织,并指竹联帮近年来活动区域已经由台湾扩张到东南亚甚至美国、欧洲及澳洲,成为国际性黑道帮派[3]。
Remove ads
历史
竹联帮起源于1955年间,以孙德培为首的中学生,于当时的台北县中和乡(今属于新北市永和区)竹林路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校园帮派“中和帮”,成员多来自军眷家庭的国中生及高中生,当时成员主要在萤桥至秀朗与永和的交接处一带的摊贩街活动。
1957年,中和帮老大孙德培在纠纷中率帮众杀死一名古亭帮份子周天送而遭逮捕入狱[4]。失去领导人物的中和帮随后发生派系内斗。中和帮成员“小潘”潘世明率先出走与中正区学生帮派于水源路组成“万字帮”,另一位成员“训吾”沈信吾也另起炉灶于大安区公馆泰顺街一带成立以“三环帮”。
同年间,中和帮以元老赵宁主导召集中和帮成员于竹林路举行“第三次未来大会”商量对策。由赵宁宣布:因为帮主孙德培的入狱,为了尊重帮主以及表示平等,决定不设立“老大”(帮主)一职,由周榕担任“老么”(总指挥)并且将中和帮残馀势力统整为“竹林联盟”,往后简称为“竹联帮”[5]。最初的竹联帮以动物名称作为势力区分,最早分别有狮、虎、豹、凤、鸭等五个支派联盟,后续加入的新成员常以动物名称并冠上颜色来取绰号,而往后担任竹联帮总堂主的“旱鸭子”陈启礼,当时就是“鸭”的成员,当时鸭的老大亦是周榕。而这时候的竹联帮,仅仅只是一个联盟型态的学生帮派。
1960年代,较早成立且同样是由学生所组成的四海帮,为竹联帮首要抗衡及仿效的对象。但四海帮多来自军公教家庭且经济富裕,成员多是高中生及大学生,势力极为强势,年纪较轻且尚为,贫弱的竹联帮几度遭到四海帮的围剿而略显颓势。
Remove ads
1962年,台北市地区最大势力的外省帮派四海帮,因高调强势的行径面临警方打压及强制解散的危机,同为外省第二代学生组成的竹联帮趁势首次越过中正桥夺取四海帮在现今大安区古亭一带的地盘,活动地区从台北县进入到台北市。曾于1957年在南强中学组成“南强联盟”的陈启礼,在竹联帮势力扩张时期带领大批人马回笼壮大声势,“南海路帮”的张安乐及吴敦,分别在1964年以及1965年时期加入竹联帮推选陈启礼为总堂主。
1964年,竹联帮干部“杨站长”杨剑平崛起统领竹联帮,以杨剑平为首率领帮内成员在台北市各区并吞其他外省眷村帮派势力,当时竹联帮成员已达500人,而打出“天下第一帮”的名号,稳固了竹联帮日后的根基。1965年8月间,以杨剑平为首与三环帮发生械斗引起台湾当局重视,因而被媒体大幅报导“竹联帮疯狂杀人”,杨剑平与多位竹联帮成员也因此遭逮捕入狱。
1968年4月间,在帮内干部杨剑平的授意下,由“白狼”张安乐自任为“总护法”主持新竹联帮在阳明山召开的会议将组织编制扩大,尊崇陈启礼为“大哥”并推举为“总堂主”,并且模仿满淸八旗旧制,以红、白、蓝、黑、黄、灰等六色,扩编成虎、豹、龙、狮、熊、凤、狼、鸟等分支堂口,确立了堂口制度分掌职事,大量吸收新血扩大竹联帮的组织。会中并规定日后各分支必需上缴“母金”的组织公款。
1968年7月4日,“旱鸭子”陈启礼为首在台北市中山区“香港西餐厅事件”一战以寡击众,竹联帮的“萧正”萧正明、童强、陈功、“肥婆”林建发、“蜈蚣”吴功、“文山”涂世钦、周令刚、吴敦等八人,分乘两部计程车携带武士刀及一把制式散弹枪[6],在指挥下率先前往餐厅附近击退在地本省角头“牛埔帮”上百人而成为江湖传奇,陈启礼自此打响名号成为竹联帮的代名词。
1970年7月14日,竹联帮爆发“陈仁事件”震惊社会。“赌博郎中”陈仁因为萌生退意而叛帮盗领组织公款逃逸,并且申请警方保护,迫使竹联帮对陈仁发出追杀令。竹联帮成员“阿虹”张如虹与其他两名同伙,公然在西门町警方保护面前刺杀陈仁,此事件在台北地区引起轩然大波,被视为幕后指使者的陈启礼随即也被逮捕入狱服刑五年半。
陈启礼因“陈仁事件”入狱期间,帮内大老“周霸子”周榕都曾经以元老身份出掌竹联帮,但因为缺乏领袖魅力及现代化组织能力,与年轻一辈的“白狼”张安乐、“青蛇”邓国沣等人形成新旧派系对立。1972年间由帮内数名大哥推举“白狼”张安乐来重整竹联帮,在张安乐的带领之下让“新竹联”更有许多完善且精密的制度与稳固的基础并且提拔许多后辈。
竹联帮内部依旧不断有派系间的斗争,其中分为新旧两股势力,被视为元老系统的旧派之中,属于竹联帮大老的“周霸子”周榕势力最大,周榕是自从中和帮时期的创帮元老,亦是“旱鸭子”陈启礼出道时的老大,在陈启礼入狱期间周榕更被尊称为“名誉领袖”。周榕与张安乐之间的新旧斗争曾经多次在同是创帮元老的“灰鸭”柳茂川的居间协调下一度和解。终究在1974年7月间,竹联帮内部发生“长桥餐厅事件”的新旧派系攻击事件,导致张安乐受攻击受伤,使得张安乐对组织派系的恶斗感到失望,于1975年间离开台湾远赴美国发展。
Remove ads
1976年,出狱后的“旱鸭子”陈启礼一度纵横商场,成立“承安消防”、“美华报导”、“名商俱乐部”等五家公司。不久后仍为当时国防部情报局所吸收,其借此政治力在背后支撑,再度复出重整竹联帮。陈启礼与昔日老大“周霸子”周榕形成两股势力派系互相抗衡,原本集结在周榕旗下的势力纷纷投靠陈启礼,也使得周榕急流勇退结束了这场新旧派系的斗争。最终陈启礼实质地整合竹联帮各派系,成为实质掌权的帮主,并被外界称为“鸭霸子”。
1976至1981年间,竹联帮与敌对的四海帮斗争白热化,两帮相继爆发了“杏花阁凶杀案”[7]、“天厨餐厅喋血事件”及“法庭大厦血案”[8]等攻击事件,引起台湾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迫使政府当局强力扫荡两帮势力。竹联与四海两帮的冲突更由街头提升至金融与政治层面。两帮介入的股市战造成当时全台的金融风暴。在金融风暴的后期,两帮联手黑箱操作股市获取不法利益,造成台湾金融股市严重动荡。
自1980年代开始,竹联帮经陈启礼的整顿组织企业化后,势力迅速扩大成长,在这段期间逐步将武装现代化,掌握现代化武器,并陆续设立完成组织扩大后的最初八个分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设立堂主制,由竹联帮内干部各别领导及发展分堂。至1980年底再完成“天、地、至、尊”四个分堂。到1984年江南案发生前又共设立“万、古、长、青、东、南、西、北、风、火、雷、日、月”等个堂口,短短数年竹联帮在陈启礼领导下迅速扩张,成为拥有20多个企业化堂口,及直属武装部队“竹联突击队”等分支组织 。
1983年间,当时红遍全台湾的艺人“青蛙王子”高凌风,因档期问题惹上外省挂的竹联帮及本省挂角头,引发枪击纠纷,当时由北港老大“黑松”蔡永常出面帮忙,事情才告一段落。 因拒唱风波越闹越大,高王子被飞斧砍伤,特别邀请蔡永常出面解决,黑松还另请十大枪击要犯之首的杨双伍、军火大亨许金德、现今还亡命海外“阿国”陈辉国等杀手到台北和“竹联帮”谈判,刘焕荣也应邀北上,参加了当时可能爆发的一场黑道南北战争。 双方谈判时,“黑松表现出了大哥的风范,并表示息事宁人的态度,希望大家和平解决,事情才告落幕。”
当时竹联帮帮主陈启礼为拓展中南部版图,邀请本省籍纵贯线大哥“黑松”蔡永常担任竹联帮副帮主,却因黑松身边小弟一句“何必去当外省人的小的”而作罢。至今蔡永常跟现任竹联帮帮主“么么”黄少岑与多位大老仍有深厚交情[9]。
1985、年6月,四海帮为了夺回被竹联帮抢占的地盘,联合“黄埔帮”结合台北其他帮派与竹联帮爆发冲突。导致黄埔帮老大在冲突中遭竹联帮“么么”黄少岑砍成重伤致死。同时竹联帮也在江南案之前引发最大规模的街头冲突“荔舫餐厅事件”等等。
Remove ads
1984年10月,爆发轰动台湾与美国的江南案,华裔作家刘江南在美国遭到中华民国国防部情报局雇用的竹联帮陈启礼、吴敦、董桂森等人暗杀,随后中华民国政府发动首波全国性扫黑的“一清专案”,拘捕了以陈启礼为首的数百名竹联帮成员。因一清专案的关系,竹联帮许多大老遭到逮捕,陈启礼与吴敦被判无期徒刑,帮内要角也纷纷走避至海外发展,重创竹联帮。
因江南案影响,当代台湾政府与美国政府合作调查发现,竹联帮已在北美地区发展多处分部,在纽约由“青蛇”邓国沣、王国康、黄舜等人、洛杉矶由“白狼”张安乐、“灰鸭”柳茂川等人、休士顿由“黄鸟”陈志一等大老为北美地区的主要领导人,以及旧金山、丹佛、西雅图等城市都有关系势力及分部,并与美国华青帮、福青帮、安良会、协胜堂等华埠黑帮互有合作关系。在东亚地区香港则有青堂堂主“老鼠”何根成为主,与新义安、14K等三合会关系密切,日本则由“神经刘”刘焕荣在新宿歌舞伎町建立分堂,帮内元老“周霸子”周榕亦与山口组建立良好关系,并且在菲律宾建立训练基地并由帅岳峯指挥安排,以及与当地军方保持良好关系走私枪械,在这份调查之中足以证实,此时的竹联帮俨然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黑帮[10]。
1990年代,竹联帮要角经过1988年特赦后相继出狱,此时台湾经济蓬勃发展,正值政府推动8兆新台币的公共工程计画。竹联帮先后由“鸭霸子”陈启礼成立的“泉安营造”、“白狼”张安乐成立的“韬略集团”、“二马”冯在政成立的“峻国企业”、以及“锺馗”李宗奎成立的“东奎集团”等企业公司,以暗中进行围标、绑标工程等方式,承揽政府基础建设等公共工程,短短数年便赚取暴利,并运用充裕资金再次拓展势力版图。
1995年前后,陈启礼有意重新选出竹联帮新任帮主,各派系随即为了角逐新任帮主的资格,展开造势活动并且寻求各方支持。其中以“白狼”张安乐、赵尔文、“么么”黄少岑等人为角逐新任帮主的热门人选。此件竹联帮新任帮主的竞选事件,除了使得竹联帮内部各派系暗中较劲,也备受外界关注而成为焦点。
1995年12月,帮主“鸭霸子”陈启礼钦点竹联帮由“么么”黄少岑担任帮主,并于1996年中旬在自家《美华报导》杂志社刊登受到各界关注,成为竹联帮创立以外首次公开披露的帮主。1996年8月之后、陈启礼因“治平专案”扫黑而避走海外,并在数个月之后,黄少岑同样为了躲避扫黑而离开台湾。从陈启礼复出的1991年到流亡海外前的1996年这段期间,竹联帮相继重整“龙、凤、虎、狮”,并创设“梅、兰、竹、菊”及海外侨堂 ,以及加上警方破获的斗六堂;此时,竹联帮大致已发展出近40多个正规堂口,帮众可能超过万人。
1996年,精神领袖陈启礼,因刑事案件再次遭到通缉而辗转远走至柬埔寨首都金边市,接任新帮主的黄少岑同样为躲避扫黑而逃避至国外并遭到通缉。台湾岛内再次面临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竹联帮各派系山头林立,时常发生为了利益而内哄的械斗事件。
2001年,由多位干部成员拥立近年来于竹联帮内崛起的“赵霸子”赵尔文担任新任帮主,因赵尔文出身非竹联帮元老嫡系,始终无法取得陈启礼与帮内派系正式认可,因此受推举担任新帮主的赵尔文才有“代理帮主”一说。2002年末,由新闻媒体所披露,帮主“么么”黄少岑将帮主权位交付给地堂堂主“锺馗”李宗奎接任,似乎说明黄少岑是实际上的帮主,而赵尔文与李宗奎是否为新一任帮主,则是让外界一头雾水。
2004年9月,再次由新闻媒体所披露,黄少岑授意于在国外的精神领袖陈启礼指示,在台北市士林区“青青农场”将帮主一职交付给和陈启礼同属竹联帮元老“猴王”胡台富,胡台富在接下来两年至2006年间为接班重任扩大势力开立堂口。但是胡台富不曾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是新帮主,因此一消息却无法证实。数年间竹联帮出现数位帮主,造成竹联帮帮主实际上地位归属的不确定性。
Remove ads
2007年,精神领袖“鸭霸子”陈启礼去世,顿时失去足以平衡各派系势力的核心领袖,让竹联帮帮主权位再度进入紧张的状态。被视为“嫡系”“主流派”并且掌握实权的帮主“么么”黄少岑、与被视为“非主流派”且被拥立上位的代理帮主“赵霸子”赵尔文、以及元老派系的荣誉领袖“周霸子”周榕、“猴王”胡台富、大老地堂堂主“锺馗”李宗奎、滞留中国深圳的大老“白狼”张安乐[11][12]等人皆是备受瞩目掌权的核心人物与领袖。
曾经传闻第三任帮主人选以“锺馗”李宗奎呼声最高,而“猴王”胡台富虽曾经与黄少岑同属陈启礼“托孤”的接棒人选,却无意角逐新帮主的权位。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竹联帮应是维持现状之势,胡台富经过短暂的辅佐“责任接班”之后,终究以确定“么么”黄少岑是继承“鸭霸子”陈启礼之后重新掌权成为“竹联帮的新共主”的地位。
2013年6月,长年滞留海外中国17年的大老“白狼”张安乐无预警自行搭机返回台湾,高调宣传两岸统一的政治理念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中,并以中华统一促进党主席身份正式展开政治活动,吸收大量的竹联帮成员加入统促党扩展其政治势力,亦使得竹联帮内部掀起权力结构重组与忠诚分裂的波澜[13]。依据媒体报导,已故精神领袖“鸭霸子”陈启礼遗霜“鸭婆”为了避免竹联帮再度陷入内部对立与分裂,邀集时任帮主“么么”黄少岑与张安乐会面,明确重申“竹联帮不得涉入政治”的遗训,意图画出组织与政党之间的清楚界线。
2013年12月,自陈启礼逝世后帮内派系林立,已无足以制衡各派系的重量级领袖人物,帮主黄少岑有意寻找接班人,无奈一直没有适当人选,为了不让竹联帮分裂,趁著一次帮内餐会,决定先由南堂“大川”程大川、“扣头”刘振南、天龙堂“侠哥”王方侠、平堂“伟强”孟维强等四名大老担任调解委员,取代过去的“董事长制”,若有纠纷先由大老调解,调解不成再由黄少岑裁处[14]。
2014年9月14日,竹联帮和堂、平堂、战堂、雷堂、天龙堂、忠堂等成员,清晨于台北市东区知名夜店“Spark”爆发内哄冲突,竹联帮份子与跨帮派组成的“中山联盟”成员在过程中杀害前往关切的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警薛贞国,引发社会哗然。(*2014年台北夜店杀警案)
2015年2月11日,高雄大寮监狱发生暴动,受刑人之一的竹联帮干部成员,尊堂高雄分会会长郑立德为主谋,伙同受刑人共六名,策划逃狱并且挟持典狱长陈世志、戒护科长王世仓等人震惊社会[15],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紧急调集超过300名武装警察包围大寮监狱防范犯人突围逃狱,并于2月12日清晨与警方发生多次枪战,清晨5时犯人突围不成决定一同饮弹自尽而落幕[16]。(*2015年高雄监狱挟持事件)
2017年,菲律宾总统杜特蒂在打击毒品政策高压推动期间,两度于公开场合直接点名“竹联帮”与“香港14K”犯罪组织,强烈谴责其联手将毒品走私入境菲律宾,并指控这两大帮派是“菲律宾毒品主要供应来源”,甚至称其为“国家毒害的根源之一”,激起菲国社会强烈反弹与国际媒体大篇幅报导。杜特蒂更下令军警优先追查来自台港的帮派势力,并在国会报告中列名这些组织作为“毒品战争”的高风险目标[17][18]。
2018年1月,日本冲绳县媒体《Okinawa Time》及台湾媒体追踪报导,“白狼”张安乐的儿子张玮领队与数十名竹联帮干部成员,至日本冲绳那霸市与当地暴力团冲绳旭琉会密会,引起当地居民及日本媒体关注。在此之前两帮派在2015年、2017年间,早已有互相往来至日本与台湾展开交流,显然与竹联帮已构筑合作关系[19][20][21]。
2022年,竹联帮再度因涉入跨境重大犯罪而成为社会焦点。台湾社会爆发大规模“柬埔寨人口贩运诈骗案”,数百名国人被以“高薪工作”为名诱骗出国,实际却被送往柬埔寨金边、西港等地,遭非法集团拘禁、强迫从事电信诈骗、贩卖器官甚至性剥削,引发民怨沸腾与全台震撼[22]。
2025年2月,竹联帮第二任帮主“么么”黄少岑病逝,竹联帮再度失去核心领袖,帮主继任问题随之陷入紧张局势[23]。黄少岑生前曾口头指定爱堂领袖“扣头”刘振南为接班人[24],但未及在世时正式公开宣布接班安排,导致帮内对其继任合法性存在疑义。尽管如此刘振南仍主导黄少岑的后事,由政商界多位重量级人士组成治丧委员会[25],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告别式于同年3月6日举行,受到海内外多方瞩目[26]。
第二任帮主黄少岑丧礼结束后,原先议定由刘振南接任第三任帮主一事,旋即引发竹联帮内部多个派系的质疑与挑战。各方透过媒体展开激烈攻防,引起政府与社会舆论高度关注。首先仁堂领袖“麦可”许瑞弘被传出有意问鼎帮主宝座,但不久即因涉及刑事案件遭警方逮捕侦讯[27]。随后青堂领袖“四川”高世川声称获得多个堂口支持,单方面宣布接任新任帮主。前大老“白狼”张安乐则多次公开受访,强调应以选举制度产生新任帮主,并表态支持地堂领袖“锺馗”李宗奎担任帮主。短时间内,竹联帮分裂为三大势力,各自透过媒体高调表态,掀起社会极大关注与争议[28][29]。
同年3月,由已故帮主黄少岑的遗孀牵头,联合已故帮主“鸭霸子”陈启礼、已故青堂领袖“老鼠”何根成等人之遗孀,并与现任干部成员共同发表公开声明,明确宣示刘振南为新任帮主的正统继承人。声明中亦宣布议定由高世川担任副帮主,同时指出张安乐与李宗奎已不属于竹联帮体系,尊重其前辈身份但无决策权限。此番声明意在厘清帮内正统与权责,然而各派角力未歇,整体局势持续受到海内外关注[30][31]。
历任总堂主(帮主)
竹联帮“帮主”一词为社会泛称,在其帮内编制名称为“总堂主”。
1957年竹联帮成立初期并未设有帮主,而是以联盟型态结盟由各派系采取“共同领导制”,仅设立“老么”及“掌法”为领导。直至1968年竹联帮经重新改组设立“总堂”之后陈启礼被推举为总堂主后才开始有帮主,并且以总堂为中心采取“中央集权专制”至今。
竹联帮初期未设有帮主时,虽由各派系共同领导,但在依据各个时期的状况不同,竹联帮在各时期也催生出多位指标性领导者。
- 赵宁(1957年):中和帮时期的元老,集结中和帮、宇宙帮、萤桥帮、文山帮等成员共同组织竹林联盟。
- “周龙”周榕(1957年–1962年):中和帮时期的元老,竹林联盟成立初期不设老大,由周榕担任老么,成为名义上的总指挥。
- “老怪”辜庆尔(1960年–?):中和帮时期的元老,时任掌法,管理内外事务。与周榕、林国栋等人被视为最初的领导人之一。
- “活宝”林国栋(1960年–?):代表宇宙帮共同组织竹林联盟,后续接替周榕担任老么,并找回陈启礼重返竹联为当时的重大贡献。
- “旱鸭子”陈启礼(1962年–1970年):“香港西餐厅事件”一夕成名从此成了竹联帮的代名词,并被推举为总堂主成为创帮以来首位帮主。
- “青蛇”邓国沣(1962年–?):时任老么,陈启礼初崛起时的核心人物,后因刑案远避美国,成为竹联帮在美国的领导人之一。
- “杨站长”杨剑平(1964年–1968年):时任掌法,率领竹联帮南征北伐,扩张地盘势力的主导核心人物。
- “周霸子”周榕(1970年–1976年):新旧派系斗争期间被视为旧派系统的领袖,也是陈启礼昔日大哥,在陈启礼服刑期间被尊称为名誉领袖
- “黑鸡”陈大伟(1970年–1976年):曾被视为副帮主,因陈仁事件声名大噪。陈启礼入狱期间与周榕一同领导竹联帮。
- “白狼”张安乐(1972年–现今):时任总护法,被视为新派系统的领导人物,主导编制与改革组织架构的核心人物。
- “鸭霸子”陈启礼(1976年–1995年):实质统一帮内各派系,从此壮大竹联帮势力,发展成为国际性黑帮,被视为竹联帮精神领袖。
- “鬼见愁”吴敦(1976年–1984年):时任总护法,以陈启礼为核心重新发展的核心人物之一,之后参与江南案入狱后淡出核心。
- “么么”黄少岑(1995年–1999年):首位获得陈启礼钦点并公开披露的新任帮主,被公认为陈启礼的嫡系成员。
- “赵霸子”赵尔文(2001年–2007年12月):主要核心人物皆走避海外,台湾岛内群龙无首情况下,由多位干部成员推举担任新任帮主。
- “么么”黄少岑(2007年–2025年):精神领袖陈启礼逝世后,回归以黄少岑为核心主导竹联帮,成为竹联帮的新共主。
- “大川”程大川(2013年–2023年):南堂领袖,黄少岑退居幕后由程大川等人以副帮主名义协助执掌竹联帮。
- “扣头”刘振南(2025年–):爱堂领袖,由前任帮主黄少岑指名继任,被外界视为主流派新帮主。
组织结构
竹联帮在1980年代组织扩大后,内部设有总堂、总执法、总护法、总巡查以及各堂口。各个堂口之下,又都设有堂主、左右护法、各旗以及突击队员。总堂主(首领)以下的明显层级构造,其状态似为一个大家庭,堂主地位如同家庭之尊亲[32][33]。职务之中,“护法”为内部管理职、“执法”为外部管理职、“巡查”则相当于监事。总堂内部视“总护法”为最高权责干部,总护法之下同样设有护法等辅佐职位,通常称为“总堂护法”而非总护法,总执法与总巡查与上述相同。
竹联帮早年并未设有“老大”,而是以“老么”为总指挥,后续改由“霸子”在幕后主持,并以“老么”为作战指挥官、“掌法”视为内部总管。1980年代组织扩大成立八大分堂后,总堂主与总护法取代掌法及老么,而掌法职可能成为分堂中的总管、顾问、代理人,已经并非是常设职位。总堂(母公司)之下各个分堂(子公司)组织再扩大设立旁系分堂或分会(子分公司或孙公司),隶属于直系分堂。旁系分堂或分会之中,因任务或区域性需求,再细分为“队”或“组”,为分会所管辖。早期组织精密,各个分堂下又设有左右伏法、龙凤旗别、天地、玄黄等门别,现今多以简化。如同“左护法”“右执法”,已经简化统称为左右护法,且未必设有该职位。
总堂主 (帮主) | 霸子 (主持人) | ||||||||||||||||||||||||||||||||||||||||||||||||||
总执法 (最高干部) | 总护法 (执行长) | 总巡查 (最高干部) | 大哥 (资深元老) | 老幺 (作战指挥) | 掌法 (内部总管) | ||||||||||||||||||||||||||||||||||||||||||||||
(分堂) 堂主 | 战斗堂 (精锐成员) | ||||||||||||||||||||||||||||||||||||||||||||||||||
(分会) 会长 | 掌法 (总管) | ||||||||||||||||||||||||||||||||||||||||||||||||||
副堂主 (堂主辅佐) | 竹叶青 (青训成员) | ||||||||||||||||||||||||||||||||||||||||||||||||||
护法 (分堂干部) | 执法 (分堂干部) | ||||||||||||||||||||||||||||||||||||||||||||||||||
竹叶青 (基础成员) | |||||||||||||||||||||||||||||||||||||||||||||||||||
竹联帮正式成员约有3万人,包含准成员、关系人、海外合伙人“号称”有10万人之众,在世界各地华人地区更有相关组织。目前竹联帮有超过70馀个[34]分堂与旁系分支,每个分堂皆设有堂主,为该分堂最高负责人。每个分堂组织编制依区域、人数多寡所设之职位不尽相同,但是原则上不会偏离原组织配置。整体组织架构上,每个分堂听命于总堂中央集权主导,但现今各立山头之势,各分堂之间未必听令于总堂所指挥,而是以各自的派系首领为主。
分堂之成立,需由总堂干部授权下才可以成立分堂,旁系分堂分会则由分堂授意下成立。现今许多分堂分会由准成员或外围组织自行成立,无法统一管辖而造成混乱且组织松散,也因此常有同属竹联帮堂口,却互相内哄攻击的窘态。
天堂[43]、地堂[44]、至堂[45]、尊堂[46]、万堂[47]、古堂[48]、长堂[49]、青堂[50]、东堂[51]、南堂[52]、西堂 [53]、北堂[54]、风堂[55]、火堂[54]、雷堂[56]、战堂[57]、捍卫队[58]。
梅堂(梅花堂)[59]、兰堂(兰花堂)[60]、竹堂[61]、菊堂、龙堂[62]、凤堂[63]、虎堂[64]、狮堂[65]、豹堂 [66]、天龙堂[67]、天鹰堂[68]、日堂[69]、月堂[70]、斗六堂[71]、大勇堂[72]。
熊堂[73]、天蝎堂[74]、地海堂[75]、地虎堂[76]、乾坤堂[77]、太极堂[78]、玄武堂[79]、精武堂[80]、文武堂[81]、光武堂[82]、震武堂[83]、麒麟堂[84]、忠义堂[85]、军堂、将堂[54]、豪堂[86]、华堂、刀堂[87]、万华堂[88]、金堂、银堂、铜堂、铁堂、汉堂[89]、满堂、蒙堂[90]、苗堂、藏堂、太和堂[91]、貔貅堂[92]、圣堂[93]、正堂[94]、彪堂[95]、同心堂[96]、武曲堂[97]、顺堂[98]、威武堂[99]、神武堂[100]、礼堂[101]、威堂[102]。
分会按组织架构,传统上附属于堂口之下(例如:仁堂弘仁会、和堂宝和会[103]);有时又为另行独立的结构(例如:静安会),视分会的组织任务及发展型态而定。
政治倾向
依据《凤凰卫视》2011年5月报导,采访“白狼”张安乐时转述,已逝精神领袖陈启礼于1981年7月间,曾在西门町红楼聚会席上表示“将来蒋经国走了以后,台湾的政权万一落到台独手里,他们把党政军都收编了,我,旱鸭子要起来反抗,我要重新出山,重新发展竹联帮。”“我宁愿共产党统治,也不要台湾被台独拿走。”等语[104]。外界认为这是他对台独思想的不满,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张安乐为合理争权而自我开脱所编造的故事。
2005年9月9日,张安乐于广州黄花岗成立的民间团体“保卫中华大同盟”,在中华民国台北市改组成立政党为“中华统一促进党”,张本人担任党主席,主张一国两制、中国统一。前代理帮主李宗奎担任党副主席,亦主张两岸统一。
2013年4月4日,张安乐曾接受中国大陆的《环球时报》访问,在访谈中,他声称希望回到台湾,在基层培养红色选民,带动台湾自称中国人的风气[105]。并于6月29日,张安乐回台宣扬中国统一理念,引起台湾社会舆论。
同年7月1日,现任帮主“么么”黄少岑在竹联帮元老“老怪”辜祖云的告别式受访时表示“他们(中华统一促进党)跟竹联帮是不一样的,促进党是促进党,竹联帮是竹联帮,这在以前我们董事长(陈启礼)在位的时候就划分的很清楚”等语[106][107]。此一说法反映出黄少岑与张安乐两大系统虽然看似壁垒分明,但是竹联帮及促进党之间却也有著暧昧不明的关系。
同年11月8日,“江南案”执行暗杀的唯一在世成员吴敦,接受《台海网》采访表示“我的理念就是‘统一’,统一中国人才会强盛,台湾的经验加上中国大陆的实力结合起来是一个胜算。”亦主张两岸统一[108]。
2016年11月,张安乐接受镜周刊采访,回忆起与陈启礼的政治立场,表示“我是中华民族主义,他(陈启礼)是中华民国主义,认为中国的利益在台湾”等语[109]。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