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一次李贤内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次李賢內閣
Remove ads

第一次李贤内阁成立于天顺元年七月九日(1457年7月29日),结束于成化二年三月八日(1466年3月23日)。是明英宗复辟后的最后一个内阁,亦是明宪宗统治下的第一个内阁,由时任吏部左侍郎李贤组阁。

事实速览 第一次李贤内阁, 建立日期 ...

李贤内阁任内,为政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其举荐的年富轩𫐐耿九畴王竑李秉程信姚夔崔恭李绍等人,均为一代名臣。当时皇帝延见大臣,有所荐,必先与吏部、兵部商定[1]。李贤通情达理,遇事立断;吕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彭时善谋,三人合作无间,使得天顺一朝政兴治良。[2]

成化二年三月八日,李贤因父亲逝世出阁守丧[3];同日由次辅陈文继任内阁首辅

Remove ads

内阁成员

更多信息 职位, 姓名 ...

任内事迹

  • 天顺元年,李贤建议废止宫妃殉葬制度、释放建庶人并从优抚恤、地方官员升迁须有三品京官保举,均得成惯例[13]
  • 天顺二年(1458年),李贤奏定纂修专选进士,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形成固定的制度[14]
  • 天顺五年(1461年),曹吉祥发动政变,养子曹钦攻入东朝房袭击李贤,并将杀之,逼其写释己罪草奏。幸亏王翺率军赶来救助得免。李贤则密疏请擒贼党,英宗得疏后大喜,慰劳特加太子太保。李贤并进言,急宜诏天下停不急务,而求直言以通闭塞,得到批准[15]。政变弭平后,英宗再问李贤“夺门之变”事。李贤称:“‘迎驾’则可,‘夺门’岂可示后?天位乃陛下固有,‘夺’即非顺。且尔时幸而成功,万一事机先露,亨等不足惜,不审置陛下何地!”英宗大悟并赞同。李贤并解释道,英宗复辟是自然之理,石亨等人才是夺门之变的真正受益者。于是英宗下令章奏勿用“夺门”字,并议革冒功者四千余人[16]
  • 天顺七年(1463年),李贤奏请行宽恤之政、罢江南织造、清锦衣卫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等事项[17],英宗批准[18]
  • 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驾崩,皇太子朱见深即位为宪宗。李贤进言宪宗修身勤政,并建议减少浣衣局没官妇女,宜放还其家,宪宗均批准。同年五月又劝谏宪宗远内臣,重用老臣,并减少开支。此后每次遇灾变,李贤必与同官进言[19]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