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洋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印度洋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列强与其在东非、阿拉伯半岛、英属印度、印度支那、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以及澳大利亚等殖民地之间的重要海上贸易路线。战争爆发之初,海上力量主要由英国皇家海军的东方舰队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所主导,荷兰皇家海军的大部分舰艇则在荷属东印度行动,而义大利皇家海军的红海分舰队则以马萨瓦为基地行动。




























轴心国海军部队高度重视破坏同盟国在印度洋的贸易。最初的不受限制的潜艇战以及秘密的武装商船袭击舰行动,逐步扩展至航空母舰发动的空袭,以及大日本帝国海军巡洋舰的突袭。随著波斯走廊成为向苏联运送军事补给的重要航线,德国海军的“季风小组”U艇开始自印度洋东部展开行动。
Remove ads
战事经过
- 3月-日本潜舰伊-27击沉多艘同盟国商船,但随后遭英国护航舰特伦特号击沉。
- 6月-同盟国发动铁砧行动,加强印度洋制海权,确保盟军后勤线畅通。
- 7月-德国U-181号、U-198号等在印度洋与莫三比克海峡活跃,但损失逐渐加重。
- 8月-同盟国于马达加斯加北方歼灭U-198号,德国潜舰势力衰退。
- 10月-德国派遣最后一批潜舰进入印度洋,但因补给困难,多数作战有限。
- 1月3日-闪电行动:同盟国两栖部队登陆阿恰布。[1]
- 1月4日-扁豆行动:皇家海军胜利号、不可一世号与不屈号航空母舰空袭苏门答腊炼油厂。[2]
- 1月12日-同盟国在米耶邦地区登陆。[3]
- 1月22日-斗牛犬行动:同盟国攻占坎高。[4]
- 1月24日-子午线行动:皇家海军光辉号、胜利号、不可一世号与不屈号航空母舰空袭苏门答腊炼油厂。[5]
- 2月6日-德国U-862号在澳大利亚西方击沉彼得·西尔维斯特号自由轮。[6]
- 2月7日-英国潜舰细微号击沉南荣丸。[7]
- 3月17日-英国驱逐舰索马雷兹号、迅捷号、勇气号炮轰锡格里。[8]
- 3月19日-同一舰队炮轰布莱尔港。[9]
- 4月11日-太阳鱼行动:皇家海军哈迪夫号与皇帝号航空母舰空袭布莱尔港。[10] 同日,英国皇家空军第203中队B-24轰炸机击沉阿贺多丸。[11]
- 4月30日-吸血鬼行动:皇家海军摧毁一支9艘大日本帝国海军运输船护航船团。[12]
- 5月1日-吸血鬼行动:同盟国两栖部队登陆仰光近郊。[13]
- 5月6日-主教行动:皇家海军伊莉莎白女王号与黎塞留号炮轰布莱尔港。[14]
- 5月16日-马六甲海峡海战:皇家海军第26驱逐舰队击沉羽黑号。[15]
- 6月20日-香膏行动:皇家海军追击者号、哈迪夫号与阿米尔号航空母舰空袭苏门答腊北部。[16]
- 7月5日-皇家海军阿米尔号与皇帝号航空母舰再度空袭苏门答腊,以掩护牧犬行动扫雷作战。[17]
- 7月26日-舷侧行动:印度洋首次神风攻击,击沉英国扫雷舰“维斯塔尔号”,并击伤阿米尔号。[18]
- 8月-随著日本投降,印度洋战事正式结束。
Remove ads
重要战役
- 8月3日至19日-义大利入侵英属索马利兰
- 8月25日至9月17日-英苏入侵伊朗
- 3月-比哈尔号事件
- 4月19日-驾驶舱行动
- 5月17日-气窗行动
- 7月27日-深红行动
- 10月17日-20日-莫利特作战
- 12月17日-罗布森行动
年表
- 1939年11月15日:当德国袖珍战舰施佩伯爵将军号装甲舰在马达加斯加以南击沉油轮“非洲壳牌号”后,澳大利亚、英国与法国的军舰开始在印度洋巡逻。[19]
当义大利于1940年6月10日宣战后,义大利海军驻扎在马萨瓦的红海分舰队成为印度洋海军行动的焦点;然而,自5月以来,德国商船袭击舰的印度洋巡逻行动已迫使同盟国巡洋舰分散防御。
- 1940年3月23日:英国皇家海军成立“马来亚部队”,由巡洋舰、驱逐舰与潜舰组成,以阻止德国商船离开荷属东印度。[20]
- 1940年5月11日:德国商船袭击舰“亚特兰提斯号”自南大西洋进入印度洋。[21]
- 1940年6月7日:义大利军舰开始在马萨瓦与阿萨布外海布雷。[22]
- 1940年6月10日:八艘义大利潜舰自马萨瓦展开印度洋巡逻。[23] 其中一些潜舰因氯甲烷冷气制冷剂泄漏,导致艇员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而损失。[24]
- 1940年6月10日:“亚特兰提斯号”在中印度洋俘获货船“提朗那号”。[21]
- 1940年6月16日:义大利潜舰“伽利略·伽利莱号”击沉油轮“詹姆士·斯托夫号”。[23]
- 1940年6月19日:“伽利略·伽利莱号”遭英国“月石号”俘获。[23]
- 1940年6月23日:义大利潜舰“托里切利号”击沉“喀土穆号”后遭随行驱逐舰击沉。[23]
- 1940年6月24日:义大利潜舰“加尔瓦尼号”击沉印度海军巡防舰“帕坦号”,随后遭“法尔茅斯号”击沉。[23]
- 1940年7月11日:“亚特兰提斯号”在印度南方击沉货船“巴格达市号”。[21]
- 1940年7月13日:“亚特兰提斯号”在印度南方击沉货船“凯门丁号”。[21]
- 1940年8月2日:“亚特兰提斯号”在中印度洋击沉货船“塔利兰号”。[21]
- 1940年8月18日:英国皇家海军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巡洋舰与驱逐舰掩护英军自英属索马利兰撤退至亚丁。[25]
- 1940年8月24日:“亚特兰提斯号”在中印度洋击沉货船“金城号”。[21]
- 1940年8月26日:德国商船袭击舰“企鹅号”在马达加斯加以南击沉油轮“菲勒费尔号”。[26]
- 1940年8月27日:“企鹅号”在马达加斯加以南击沉油轮“英国指挥官号”与货船“莫维肯号”。[26]
- 1940年9月6日:义大利潜舰“古列尔莫蒂号”在红海击沉油轮“阿特拉斯号”。[27]
- 1940年9月9日:“亚特兰提斯号”在中印度洋击沉油轮“阿塞尔金号”。[21]
- 1940年9月10日:“亚特兰提斯号”在中印度洋击沉货船“贝纳蒂号”。[21]
- 1940年9月12日:“企鹅号”在马达加斯加以东击沉货船“贝纳文号”。[26]
- 1940年9月16日:“企鹅号”在中印度洋俘获货船“诺尔德瓦德号”。[26]
- 1940年9月20日:“亚特兰提斯号”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客轮“拉梅尔专员号”。[21]
- 1940年10月7日:“企鹅号”在爪哇以南俘获油轮“斯托尔斯塔号”。[26]
- 1940年10月21日:“弗朗切斯科·努洛号”于孟买至苏伊士运河BN 7 护航战斗中被击沉。[28]
- 1940年10月22日:“亚特兰提斯号”在苏门答腊以西俘获货船“杜尔米托尔号”。[21]
- 1940年11月9日:“亚特兰提斯号”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货船“泰迪号”。[21]
- 1940年11月10日:“亚特兰提斯号”在苏门答腊以西俘获油轮“奥勒·雅各布号”。[21]
- 1940年11月11日:“亚特兰提斯号”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货船“奥托梅登号”。[21]
- 1940年11月18日:“多塞特郡号”炮轰义属索马利兰。[29]
- 1940年11月18日:“企鹅号”在澳大利亚以西击沉货船“诺舍拉号”。[26]
- 1940年11月20日:“企鹅号”在澳大利亚以西击沉货船“迈奥马号”。[26]
- 1940年11月21日:“企鹅号”在澳大利亚以西击沉货船“布里斯本港号”。[26]
- 1940年11月30日:“企鹅号”在中印度洋击沉货船“威灵顿港号”。[26]
早期的焦点是同盟国对“义大利皇家海军”在非洲的海军基地进行中立化与夺取,随后在4月入侵伊拉克及8月入侵伊朗,以推翻亲轴心国的政府。后期同盟国则集中于歼灭“纳粹德国海军”的通商破坏舰,并运送部队防御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
- 1941年1月24日:德国商船袭击舰“亚特兰提斯号”在马达加斯加以北击沉货轮“Mandasor”。[21]
- 1941年1月31日:“亚特兰提斯号”在马达加斯加以北俘获货轮“Speybank”。[21]
- 1941年2月2日:可畏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对摩加迪休实施破口行动。[30] “亚特兰提斯号”在马达加斯加以北俘获油轮“Ketty Brövig”。[21]
- 1941年2月3日:德国袖珍战舰“舍尔海军上将号”自南大西洋进入印度洋。[31]
- 1941年2月10日:“什罗普郡号”、“赫米士号”、“霍金斯号”、“开普敦号”、“西瑞斯号”与“坎德哈号”组成T部队,支援从肯尼亚对义属索马利兰的同盟国攻势。[32]
- 1941年2月13日:十四架剑鱼式从“可畏号”起飞,于组成行动中击沉在马萨瓦的义大利船“Monacalieri”。[32]
- 1941年2月20日:“舍尔海军上将号”在马达加斯加以北击沉货轮“Grigorios C”,并俘获油轮“British Advocate”。[32]
- 1941年2月21日:七架剑鱼式从“可畏号”空袭马萨瓦。“舍尔海军上将号”在马达加斯加以北击沉货轮“Canadian Cruiser”。[32]
- 1941年2月22日:“舍尔海军上将号”在马达加斯加以北击沉货轮“Rantaupandjang”。[32]
- 1941年2月27日:1941年2月27日海战,“利安德号”在马尔地夫以西击沉义大利袭击舰“兰布一世号”。[32]
- 1941年3月1日:五架剑鱼式从“可畏号”空袭马萨瓦。[32]
- 1941年3月3日:“舍尔海军上将号”为躲避同盟国舰艇而返回南大西洋。[32]
- 1941年3月4日:四艘幸存的义大利潜舰放弃马萨瓦基地并逃往南大西洋。[33] 德国补给舰“Coburg”与战利品“Ketty Brövig”在被“坎培拉号”与“利安德号”截停于马达加斯加以北时自沉。[32]
- 1941年3月16日:由皇家海军D部队入侵柏贝拉。[34]
- 1941年3月23日:德国海军“奥得号”(SS Oder)在亚丁湾遭“肖勒姆号”截停后自沉。[34]
- 1941年4月1日:德国党卫军“伯特兰·瑞克默斯号”(Bertrand Rickmers)在遭“坎德哈号”截停后自沉。[34]
- 1941年4月8日:同盟军攻陷马萨瓦时,六艘义大利驱逐舰及17艘轴心国商船被击沉或自沉。[35] “亚特兰提斯号”经南大西洋离开印度洋。[36]
- 1941年4月19日:英军入侵巴士拉,为英伊战争的前奏。[37]
- 1941年4月25日:德国袭击舰“企鹅号”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轮“Empire Light”。[26]
- 1941年4月28日:“企鹅号”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轮“Clan Buchanan”。[26]
- 1941年5月7日:“企鹅号”在阿拉伯海击沉油轮“British Emperor”。[26]
- 1941年5月8日:“康沃尔号”在1941年5月8日海战中击沉“企鹅号”于阿拉伯海。[38]
- 1941年6月10日:英军发动计时器行动入侵阿萨布。[39]
- 1941年6月26日:德国袭击舰“科莫朗号”在孟加拉湾击沉货轮“Velebit”及“马里巴号”。[40]
- 1941年8月25日:皇家海军支援英苏联合入侵伊朗。[41]
- 1941年9月7日:轴心国飞机在红海击沉货轮“Steel Seafarer”。[42]
- 1941年9月24日:“科莫朗号”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轮“Stamatios G. Embiricos”。[40]
- 1941年11月19日:在澳大利亚以西发生交战,“雪梨号”与“科莫朗号”同归于尽。[43]
- 1941年11月30日:自由法国部队于留尼旺战役中取代维琪法国统治。[44]
- 1941年12月2日:BM 9A船队自可伦坡抵达新加坡。[45]
- 1941年12月17日:麻雀部队将650名荷兰及澳大利亚士兵送抵帝汶。[46]
- 1941年12月27日:WS 24船队自哈利法克斯港出发,将2万名士兵运抵孟买。[47]
在荷属东印度战役期间,日本潜舰巡洋舰开始在印度洋巡逻。珍珠港事件后,“机动部队”快速航空母舰特遣舰队袭击达尔文以掩护对帝汶的入侵,并袭击锡兰以掩护日军运输部队前往仰光。德国“纳粹德国海军”的商船袭击舰较难避开同盟国的巡逻;然而,大西洋战役也波及印度洋,因为德国九型潜舰开始在非洲东岸与阿古拉斯角一带巡逻。
- 1942年1月4日:伊-156在爪哇以南击沉货船“广东号”。[48]
- 1942年1月8日:“伊-156”在爪哇以南击沉客轮“范·里斯号”与“范·里比克号”。[48]
- 1942年1月11日:日本潜舰“伊-166”在爪哇以南击沉货船“自由号”。[48]
- 1942年1月14日:伊-165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货船“加拉拉然号”。[48]
- 1942年1月17日:木星号在巽他海峡击沉伊-60。[49]
- 1942年1月19日:日本飞机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客轮“范·伊姆霍夫号”。[48]
- 1942年1月20日:埃德索尔号与澳大利亚扫雷舰在达尔文外海击沉伊-124。[50] 日本潜舰“伊-159”在圣诞岛外海击沉货船“埃兹沃尔号”。[48]
- 1942年1月21日:“伊-166”在仰光外海击沉货船“诺德号”。[48]
- 1942年1月22日:日本潜舰“伊-64”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客轮“范·奥弗斯特拉滕号”。[48]
- 1942年1月27日:不可战胜号起飞48架霍克飓风战斗机以支援爪哇防御。[50]
- 1942年1月30日:“伊-64”在孟加拉湾击沉货船“佛罗伦斯·卢肯巴赫号”、“贾拉帕拉卡号”与“贾拉特朗号”。[48]
- 1942年2月15日:“伊-165”在锡兰外海击沉货船“约翰娜·尤斯特森号”。[48]
- 1942年2月16日:同盟国由达尔文开往帝汶的运输船队遭日本空袭而折返。[51]
- 1942年2月19日:日军入侵峇里岛。达尔文空袭中,“机动部队”击沉皮亚里号、油轮“英国汽车号”、货船“冒纳罗亚号”、以及客轮“尼普图纳号”与“西兰迪亚号”。[51]
- 1942年2月20日:日军入侵帝汶。[51] “伊-165”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比马号”。[48]
- 1942年2月25日:伊-58在爪哇以南击沉货船“布罗号”。[48]
- 1942年2月27日:日本飞机在芝拉扎普外海击沉兰利号。[52]
- 1942年2月28日:伊-53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货船“曼彻斯特市号”,[53] 而“伊-4”在爪哇以南击沉货船“班和关号”。[48]
- 1942年3月1日:日本战舰比叡号与雾岛号击沉“埃德索尔号”、皮科斯号与货船“托莫洪号”;日本巡洋舰足柄号在爪哇以南击沉皮尔斯伯里号。[54] 日本潜舰“伊-2”击沉货船“帕里吉号”,“伊-59”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客轮“罗斯布姆号”,而伊-154在爪哇以南击沉货船“莫杰克托号”。[48]
- 1942年3月2日:日本军舰在芝拉扎普外海击沉货船“普罗米南特号”,而早潮号俘获货船“西格利号”。[48]
- 1942年3月3日:日本军舰在爪哇以南击沉阿什维尔号,[54] 日本潜舰“伊-1”在芝拉扎普外海击沉货船“西安塔尔号”,日本飞机则在帝汶海击沉客轮“库拉马号”。[48]
- 1942年3月4日:日本军舰在爪哇以南击沉壮志号、雅拉号与油轮“法兰科尔号”。[54] 日本潜舰“伊-62”在芝拉扎普外海击沉货船“梅尔库斯号”,“伊-7”击沉客轮“勒梅尔号”。[48]
- 1942年3月5日:“机动部队”舰载机在袭击芝拉扎普时击沉货船“马尼皮号”、“托希提号”、“罗坎号”、“奇杜尔号”、“普劳布拉斯号”与“达亚克号”,其中“普劳布拉斯号”的救生艇遭到攻击。[55]
- 1942年3月7日:同盟国舰队掩护同盟军自仰光撤退。[56] 日本战舰金刚号与榛名号在炮轰圣诞岛时击沉货船“伍尔格号”。[57]
- 1942年3月8日:日军占领仰光。[56]
- 1942年3月9日:日军占领爪哇。[55]
- 1942年3月11日:日本潜舰“伊-2”在苏门答腊以西击沉货船“奇尔卡号”。[48]
- 1942年3月12日:日军入侵棉兰。[58]
- 1942年3月13日:日本潜舰“伊-64”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马贝拉号”。[48]
- 1942年3月23日:日军于“D作战”中入侵并占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59]
- 1942年3月25日:日军运输船队将日本陆军第56师团送抵仰光,作为“U作战”的一环。[60]
- 1942年3月26日:“机动部队”自荷属东印度群岛出航,执行C作战。[61]
- 1942年3月31日:X作战——日本入侵并发动圣诞岛战役。[62]
- 1942年4月1日:海狼号在圣诞岛外海鱼雷击中那珂号。特鲁恩特号在麻六甲海峡击沉“八重丸”与“春生丸”。[63]
- 1942年4月5日:日本航母舰载机在复活节星期日空袭中击沉康沃尔号与多塞特郡号。[64]
- 1942年4月6日:日本巡洋舰于C作战在孟加拉湾击沉客轮“达达奴斯”与货轮“锡尔克斯沃思”、“奥托吕库斯”、“马尔达”、“新光”、“甘达拉”、“因多拉”、“比安维尔”、“塞尔马城”、“恒河”、“班由旺宜”、“巴达维亚”、“塔克桑”、“新彊”、“埃克斯穆尔”及“范德卡佩伦”。日本潜舰“伊-5”击沉货轮“华盛顿尼安”。[65] 日本飞机在实兑外海击沉印德斯号。[66]
- 1942年4月7日:一支运兵船队将日本陆军第18师团送抵仰光,为U作战。[65]
- 1942年4月9日:日本舰载机在亭可马里外海击沉赫密士号、吸血鬼号、霍利霍克号以及辅助舰“阿瑟尔斯坦”与“英国中士”。[65]
- 1942年5月5日:英国发动入侵迪戈苏亚雷斯。[67]
- 1942年5月8日:锡兰士兵在科科斯群岛发动兵变。
- 1942年5月10日:德国袭击舰托尔号在澳洲西方俘获客轮“南京”。[68]
- 1942年5月31日:日本袖珍潜艇在迪戈苏亚雷斯鱼雷击中拉米利斯号与油轮“不列颠忠诚号”。[69]
- 1942年6月2日:“兴福丸”在仰光外海触雷。[70]
- 1942年6月6日:伊-10击沉自由轮“梅尔文·H·贝克号”。[71]
- 1942年6月16日:“托尔号”在澳洲西方击沉油轮“奥利维亚号”。[68]
- 1942年6月19日:“托尔号”在澳洲西方俘获油轮“赫尔博格号”。[68]
- 1942年6月30日:“伊-10”击沉货轮“快车号”。[72]
- 1942年7月4日:“托尔号”在澳洲西方俘获货轮“马德罗诺号”。[68]
- 1942年7月20日:“托尔号”在澳洲西方击沉货轮“印度斯号”。[68]
- 1942年8月1日:诱敌作战开始,为英国东方舰队的佯动行动。
- 1942年9月10日:马达加斯加向英军投降。[69]
- 1942年9月22日:伊-29击沉货轮“保罗·卢肯巴赫号”。[73]
- 1942年9月24日:伊-165击沉货轮“洛斯马尔号”。[74]
- 1942年10月17日:U-504在南非以南击沉货轮“帝国乔瑟号”。[75]
- 1942年10月23日:“U-504”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约翰尼斯堡城号”。[75]
- 1942年10月26日:“U-504”在南非以东击沉自由轮“安妮·哈钦森号”。[76]
- 1942年10月29日:U-159在南非以南击沉货轮“罗斯号”与“拉普拉斯号”。[75]
- 1942年10月31日:“U-504”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雷诺兹号”与“帝国吉东号”。[75]
- 1942年11月1日:U-178在南非以东击沉运输船“门多萨号”。[75]
- 1942年11月3日:“U-504”在南非以南击沉货轮“阿雷格里港号”。[75]
- 1942年11月4日:“U-178”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海兴号”与“特雷基夫号”。[75]
- 1942年11月7日:“U-159”在南非以南击沉货轮“拉萨尔号”。[75]
- 1942年11月8日:U-181在南非以南击沉货轮“普劳迪特号”。[75]
- 1942年11月9日:义大利潜舰李奥纳多·达文西号击沉自由轮“马库斯·惠特曼号”。[77]
- 1942年11月10日:“U-181”在南非以南击沉货轮“K.G.梅尔达尔号”。[75]
- 1942年11月11日:日本商船袭击舰“报国丸”遭油轮“昂迪纳号”及其护航舰孟加拉号击沉。[78]
- 1942年11月13日:“U-178”击沉货轮“路易丝·穆勒号”,[75] “U-181”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埃克塞洛号”。[79]
- 1942年11月19日:U-177击沉货轮“苏格兰酋长号”,“U-181”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君达号”。[75]
- 1942年11月20日:“U-177”击沉自由轮“皮尔斯·巴特勒号”,[80] “U-181”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科林西亚科斯号”。[75]
- 1942年11月21日:“U-181”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阿尔科亚探路者号”。[80]
- 1942年11月24日:“U-181”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赫尔莫斯山号”与“多林顿宫号”。[75]
- 1942年11月26日:德国突围船“拉美西斯号”遭OW 1船队护航舰拦截后自沉。[81]
- 1942年11月27日:“U-178”在南非以南击沉自由轮“杰里迈亚·华兹华斯号”。[75]
- 1942年11月28日:“U-177”击沉运输船新斯科舍号,造成750人溺毙;“U-181”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伊凡提亚号”。[75]
- 1942年11月30日:德国袭击舰米歇尔号击沉货轮“萨沃克拉号”,[82] “U-177”在南非以东击沉运输船“兰达夫城堡号”,“U-181”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轮“克林西斯号”。[75]
- 1942年12月1日:澳洲皇家海军阿米代尔号在撤离帝汶人员时遭日军飞机击沉。[81]
- 1942年12月2日:“U-181”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阿玛律斯号”。[75]
- 1942年12月7日:“米歇尔号”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尤金妮·利沃诺斯号”,[82] “U-177”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轮“萨罗尼科斯号”。[75]
- 1942年12月12日:“U-177”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帝国海鸥号”。[75]
- 1942年12月14日:“U-177”在南非以东击沉货轮“沙瓦伦托号”。[75]
轴心国在印度洋的潜艇巡逻扩展,并在槟城设立了“纳粹德国海军”基地,因为同盟国在大西洋的反潜巡逻变得越来越有效。同盟国潜艇与飞机开始在马六甲海峡和安达曼海巡逻,以拦截支援日军在缅甸的航运。
- 1943年1月10日:阿伦塔号撤离313名驻帝汶的士兵和平民。[83]
- 1943年1月15日:第十航空队的B-24解放者轰炸机在安达曼海击沉“日明丸”,造成五百名盟军战俘溺毙。[84]
- 1943年2月11日:U-516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海鸥号”。[85]
- 1943年2月17日:U-182击沉货船拉纳什号,而“U-516”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鹿舍号”。[85]
- 1943年2月18日:代号“先知”的船队将澳洲第9师的3万名士兵自非洲运回澳洲。[86]
- 1943年2月26日:“京丸三号”在仰光外海触雷。[87]
- 1943年2月27日:第十航空队B-24击沉安达曼海的“浅草山丸”。[87] “U-516”在南非东方击沉荷兰潜艇母舰“哥伦比亚号”。[85]
- 1943年3月3日:U-160击沉自由轮“哈维·W·史考特号”[88],并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尼普拉号”。[85]
- 1943年3月4日:“U-160”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玛丽埃塔号”与“帝国马希尔号”。[85]
- 1943年3月7日:U-506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萨博号”。[85]
- 1943年3月8日:“U-160”在南非东方击沉自由轮“詹姆斯·B·史蒂芬斯号”。[89]
- 1943年3月9日:德国货船“龙岩号”、“荣岩号”、“褐岩号”在果阿自沉。[90] 同日,“U-506”在南非南方击沉挪威货船“塔博号”。[85]
- 1943年3月11日:“U-160”击沉货船“艾布林号”,[85] 而“U-182”在南非东方击沉自由轮“理查德·D·史派特号”。[91]
- 1943年3月13日:荷兰O-21潜艇击沉“春日丸二号”。[91]
- 1943年3月20日:伊-27在印度外海击沉货船“曼福德堡号”。[85]
- 1943年4月5日:“U-182”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芦荟号”。[85]
- 1943年4月18日:U-180在南非东方击沉油轮“科尔比斯号”。[85]
- 1943年4月21日:义大利潜舰达芬奇号击沉自由轮“约翰·德雷顿号”。[92]
- 1943年5月11日:“U-181”击沉货船“天凤号”,而U-196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奈尔西亚草地号”。[93]
- 1943年5月17日:U-198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北摩尔号”。[93]
- 1943年5月27日:“U-181”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西西里亚号”。[93]
- 1943年5月29日:“U-198”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霍普顿号”。[93]
- 1943年6月1日:“U-175”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萨拉邦卡号”。[93]
- 1943年6月3日:“伊-27”击沉货船“蒙塔南号”。[94]
- 1943年6月5日:“U-198”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杜姆拉号”。[93]
- 1943年6月6日:“U-198”在南非东方击沉自由轮“威廉·金号”。[94]
- 1943年6月7日:“U-181”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鹞鹰号”。[93]
- 1943年6月19日:伊-37击沉自由轮“亨利·诺克斯号”。[95]
- 1943年6月27日:U-511在马达加斯加南方击沉自由轮“赛巴斯汀·塞梅诺号”。[95]
- 1943年7月2日:“U-181”在马达加斯加东方击沉客轮“海口号”。[93]
- 1943年7月4日:“U-178”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布雷维肯号”与“麦可·李瓦诺斯号”。[93]
- 1943年7月5日:“伊-27”击伤货船“阿尔科亚探勘者号”。[96]
- 1943年7月6日:“U-177”击沉货船贾斯珀公园号,“U-198”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海德拉伊俄斯号”。[93]
- 1943年7月7日:“U-198”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利安娜号”。[93]
- 1943年7月9日:“U-511”在印度洋中部击沉自由轮“塞缪尔·海因茨曼号”。[97]
- 1943年7月10日:“U-177”在马达加斯加南方击沉自由轮“爱丽丝·F·帕尔默号“。[97]
- 1943年7月11日:“U-178”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玛丽·李瓦诺斯号”。[93]
- 1943年7月14日:“U-178”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自由轮“罗伯特·培根号”。[98]
- 1943年7月15日:“U-181”在马达加斯加东方击沉货船“帝国湖号”。[93]
- 1943年7月16日:“U-181”在马达加斯加东方击沉货船“富兰克林堡号”。[93]
- 1943年7月17日:“U-178”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广州城号”。[93]
- 1943年7月24日:U-197在南非东方击沉油轮“天马号”。[93]
- 1943年7月28日:第十航空队B-24在安达曼海击沉“田岛丸”。[99]
- 1943年7月29日:“U-178”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康沃尔郡城号”。[93]
- 1943年8月1日:“U-198”在南非东方击沉货船“曼卡利哈特号”。[93]
- 1943年8月3日:“U-196”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奥兰城号”。[93]
- 1943年8月4日:“U-181”在马达加斯加东方击沉货船“达尔夫兰号”。[93]
- 1943年8月5日:“U-178”在马达加斯加东方击沉货船“艾夫塔利亚·玛丽号”。[93]
- 1943年8月7日:“U-181”在马达加斯加东方击沉货船“乌姆武马号”。[93]
- 1943年8月12日:“U-181”在马达加斯加南方击沉货船“克兰·麦克亚瑟号”。[93]
- 1943年8月17日:“U-197”在马达加斯加南方击沉货船“帝国史丹利号”。[93]
- 1943年8月20日:“U-197”在南非东方遭第259中队 RAF与第265中队 RAF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击沉。[93]
- 1943年8月23日:第十航空队B-24在安达曼海击沉“屏东丸”。[100]
- 1943年8月27日:德国在槟城建立U艇基地。[101]
- 1943年9月19日:U-532在马达加斯加东方击沉货船“隆吉伊堡号”。[102]
- 1943年9月20日:季风集团的义大利潜舰卡尼上将号在德班投降(义大利停战后)。[101]
- 1943年9月21日:U-188在马达加斯加北方击沉自由轮“科妮莉亚·P·史宾塞号”。[103]
- 1943年9月24日:伊-10击沉自由轮“伊利亚斯·豪号”。[104]
- 1943年9月29日:“U-532”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班夫郡号”。[102]
- 1943年10月1日:“U-532”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塔希尼亚号”。[102]
- 1943年10月2日:U-168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海清号”。[102]
- 1943年10月11日:“U-532”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贾拉巴拉号”。[102]
- 1943年10月16日:第244中队 RAF的布里斯托·布伦海姆轰炸机在波斯湾击沉U-533。[83]
- 1943年11月13日:金牛座号在马六甲海峡击沉伊-34。[105]
- 1943年12月3日:盟军飞机在仰光附近击沉汽船“阿萨姆号”。[106]
- 1943年12月5日:日军飞机轰炸加尔各答港。[106]
- 1943年12月7日:拉契特行动——同盟国在缅甸雷古溪登陆。[106]
- 1943年12月27日:“U-178”在阿拉伯海击沉自由轮“荷西·纳瓦罗号”。[107]
- 1943年12月28日:伊-26击沉自由轮“罗伯特·F·霍克号”。[107]
随著超级密电情报(Ultra)情资的运用,协助同盟国潜艇在印度洋成功拦截补给的次数逐渐增加,并削弱了轴心国的补给机会。随著义大利皇家海军投降与德国海军战舰遭摧毁,英国皇家海军得以调度航空母舰前往安达曼海发动突袭。
- 1944年1月2日:伊-26击沉自由轮“艾伯特·加拉廷号”。[108]
- 1944年1月11日:塔里霍号潜舰在马六甲海峡击沉日本巡洋舰“球磨号”。[109]
- 1944年1月15日:“塔里霍号”在马六甲海峡击沉“龙光丸”。[110]
- 1944年1月20日:德国潜艇“U-188”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轮“巴金汉堡号”。[111]
- 1944年1月23日:第十航空队的B-24轰炸机在安达曼海击沉“青海丸”。[112]
- 1944年1月25日:“U-188”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轮“拉蒙尼堡号”。[111]
- 1944年1月26日:“U-532”在阿拉伯海击沉自由轮“华特·坎普号”;同日“U-188”击沉客轮“须良田号”及货轮“三盛号”。[111]
- 1944年1月29日:“U-188”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轮“奥尔加·E·恩比利科斯号”。[111]
- 1944年2月3日:“U-188”在阿拉伯海击沉自由轮“中正号”。[111]
- 1944年2月9日:“U-188”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轮“维瓦号”。[111]
- 1944年2月12日:德国补给油船“夏洛特·施利曼号”因Ultra情报遭不懈号驱逐舰截获后自沉。[111] 同日,伊-27击沉运输船“凯迪夫·伊斯梅尔号”,造成1,279人死亡;随后彼塔德号驱逐舰击沉“伊-27”。[113]
- 1944年2月14日:“塔里霍号”在马六甲海峡击沉德国潜舰“UIT-23”。[109] 德国潜艇“U-168”在印度南方击沉拖船“萨维金号”。[111]
- 1944年2月15日:“U-168”在印度南方击沉货轮“伊帕米农达斯·C·恩比利科斯号”。[111]
- 1944年2月18日:越界者号潜舰在缅甸近海击沉“荣福丸”。[114]
- 1944年2月22日:“U-510”在亚丁湾击沉PA 69船队中的油轮“圣阿尔瓦罗号”、“埃林·布罗维格号”与“E.G.绍伯特号”。[115]
- 1944年2月29日:“U-183”在锡兰以南击沉货轮“帕尔马号”。[111]
- 1944年3月7日:“U-510”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轮“塔里法号”。[115]
- 1944年3月9日:日本巡洋舰“利根号”在印度洋突袭中击沉商船“贝哈号”。[116] 同日“U-183”在马尔地夫击沉油轮“英国忠诚号”。[111]
- 1944年3月10日:伊普斯维奇号护卫舰、朗塞斯顿号护卫舰与朱姆纳号护卫舰在孟加拉湾击沉日本潜舰“吕-110”。[117]
- 1944年3月13日:德国补给油船“布雷克号”因Ultra情报遭战斗者号护航航空母舰舰载机发现后自沉;同日“伊-26”击沉油轮“H.D.考利尔号”。[111][117]
- 1944年3月19日:“U-510”在阿拉伯海击沉自由轮“约翰·A·普尔号”。[118]
- 1944年3月27日:“U-510”在拉卡代夫海击沉皇家海军拖网渔船“马洛伊号”;[119] 同日“U-532”在印度洋中部击沉货轮“图拉吉号”。[120]
- 1944年3月29日:“伊-26”击沉自由轮“理查·霍维号”。[121]
- 1944年4月19日:鸡冠行动中,光辉号航空母舰与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对苏门答腊北部的沙璜发动空袭。[122]
- 1944年5月2日:德国潜艇“U-852”在索马利亚外海遭第8中队与第621中队的维克斯惠灵顿轰炸机击沉。[111]
- 1944年5月3日:坦塔鲁斯号潜舰在布莱尔港外海击沉“天城丸”。[123]
- 1944年5月17日:横断行动中,“光辉号”与“萨拉托加号”对泗水发动空袭。[124]
- 1944年6月5日:U-183在印度洋中部击沉货船“Helen Moller”。[111]
- 1944年6月19日:踏板行动,由光辉号与雅特林号空袭布莱尔港。[125] U-181在马达加斯加东方击沉货船“Garoet”。[111]
- 1944年7月9日:U-196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Shahzada”。[111]
- 1944年7月15日:“U-181”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Tanda”,U-198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Director”。[111]
- 1944年7月17日:忒勒马科斯号在马六甲海峡击沉日本海大型潜艇“伊166”。[126]
- 1944年7月19日:“U-181”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King Frederick”。[111]
- 1944年7月23日:风暴号击沉“Kiso Maru”。[127]
- 1944年7月25日:深红行动,由光辉号与胜利号空袭苏门答腊北部。[128]
- 1944年8月6日:“U-198”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Empire City”。[111]
- 1944年8月7日:“U-198”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Empire Day”。[111]
- 1944年8月12日:盟军飞机与军舰在马达加斯加北方击沉U-198号。[126]
- 1944年8月13日:U-862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Radbury”。[129]
- 1944年8月16日:“U-862”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Empire Lancer”。[130]
- 1944年8月18日:“U-862”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Nairung”。[131]
- 1944年8月19日:“U-862”在莫三比克海峡击沉货船“Wayfarer”。[132]
- 1944年8月20日:U-861在南非东部击沉货船“Berwickshire”。[111]
- 1944年8月22日:怨恨号炮击圣诞岛。[133]
- 1944年8月24日:宴会行动,由不可征服号与胜利号空袭巴东。[134]
- 1944年8月28日:U-859在阿拉伯海击沉自由轮“John Barry”。[135]
- 1944年9月1日:“U-859”在阿拉伯海击沉货船“Troilus”。[111]
- 1944年9月5日:“U-861”在马达加斯加北方击沉货船“Toannis Fafalios”。[111]
- 1944年9月10日:英国皇家空军比福战斗机在安达曼海击沉“Misago Maru”。[136]
- 1944年9月23日:沉重号在槟城外海击沉U-859。[111]
- 1944年10月17日:小米勒行动,由不可征服号与胜利号空袭布莱尔港。[137]
- 1944年11月2日:夏利马尔号炮击布莱尔港。[138] U-181在印度洋中部击沉油轮“Fort Lee”,同日盟军飞机在安达曼海击沉“Tatayama Maru”。[139]
- 1944年11月18日:迂回行动,由不可征服号与光辉号空袭苏门答腊北部。[140]
- 1944年11月22日:谋略号在马六甲海峡被日本驱逐舰击沉。[138]
- 1944年12月17日:罗布森行动,由不可征服号与光辉号空袭苏门答腊德利摄政区。[141]
- 1944年12月31日:莎士比亚号在布莱尔港外海击沉“Unryu Maru”。[142]
同盟国的重点是沿著缅甸海岸、安达曼海的两栖作战。轴心国的潜艇作战受到燃料短缺和维修困难的限制。
- 1945年1月3日:闪电行动,同盟国登陆阿恰布。[143]
- 1月4日:扁豆行动,胜利号、不可战胜号及坚忍号对苏门答腊油厂进行空袭。[144]
- 1月12日:同盟国于缅甸米耶蓬附近登陆。[145]
- 1月22日:猛虎行动,盟军入侵坎高。[146]
- 1月24日:子午线行动,光辉号、胜利号、不可战胜号与坚忍号对苏门答腊油厂进行空袭。[147]
- 1月26日:桑基行动,同盟国登陆切都巴岛。[146]
- 1月30日:鳄鱼行动,同盟国登陆萨古岛。[146]
- 2月6日:U-862在澳洲西方击沉自由轮“彼得·西尔维斯特号”。[148]
- 2月7日:苏特号在安达曼海击沉“南荣丸”。[149]
- 2月11日:探路者号于阿恰布外海被日军飞机击伤而退出作战。[150]
- 2月16日:盟军入侵缅甸鲁伊瓦。[150]
- 2月22日:同盟国在米耶蓬河展开两栖登陆。[151]
- 2月24日:史黛西行动,埃米尔号与女皇号对安达曼海航运展开空袭。[151]
- 3月8日:第十航空队B-24轰炸机在安达曼海击沉“北洋丸”。[152]
- 3月17日:索马雷兹号、拉皮德号与沃里奇号炮轰锡利。[153]
- 3月19日:索马雷兹号、拉皮德号与沃里奇号炮轰布莱尔港。[153]
- 3月26日:英国皇家海军第26驱逐舰分队在安达曼海击沉“利水丸”与“天盐丸”。[154]
- 4月11日:太阳鱼行动,哈提夫号与皇帝号空袭布莱尔港,掩护北苏门答腊的炮击。同日,第203中队B-24在安达曼海击沉“阿贺多丸”。[155][156]
- 4月30日:德古拉行动掩护舰队途中歼灭一支9艘日军船只的护航船队。[157]
- 5月1日:德古拉行动,同盟国在仰光附近登陆。[157]
- 5月6日:伊莉莎白女王号与黎塞留号在主教行动中炮轰布莱尔港。[157]
- 5月16日:英国皇家海军第26驱逐舰分队在马六甲海峡海战击沉羽黑号。[158]
- 5月19日:海龟号在与日军护航舰交战中受损。[159]
- 6月5日:英国皇家海军第10驱逐舰分队击沉自布莱尔港撤退的“黑潮丸”。[159]
- 6月20日:香膏行动,跟随者号、埃米尔号与哈提夫号空袭北苏门答腊。[160]
- 7月5日:跟随者号与皇帝号空袭北苏门答腊,掩护柯里行动对安达曼与尼科巴群岛的扫雷行动。[161]
- 7月26日:印度洋首次神风特攻队攻击,在利弗里行动中击沉维斯塔号并击伤跟随者号。[162]
分战场与战役列表
- 澳洲
- 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海军活动
- 1944年3月西澳紧急事件
- 1942年至1943年对澳大利亚的空袭
- 英国
- 科科斯群岛兵变
- 法国
- 留尼旺战役
- 马达加斯加战役
- 德国
- 季风小组
- 德国辅助巡洋舰
- 日本
来源
- Black, Jeremy. Midway and the Indian Ocean.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2009, 62 (4).[失效链接]
- Blair, Clay. Hitler's U-Boat War:The Hunted 1942–1945.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8. ISBN 0-679-45742-9.
- Brice, Martin. Axis Blockade Runner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1. ISBN 0-87021-908-1.
- Brown, David. Aircraft Carriers. New York: Arco Publishing Company. 1977. ISBN 0-668-04164-1.
- Brown, David. Warship Losse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1-55750-914-X.
- Cressman, Robert J. The Official Chronology of the U.S. Navy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0. ISBN 1-55750-149-1.
- Dull, Paul S. A Battle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941–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8.
- Heine, Paul; Royal, John; Sileo, Thomas; Soubermann, Eugene; Visser, H. Question 11/51: British Commando Raid on Portuguese Goa.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15, LII (2): 114–116. ISSN 0043-0374.
- Kemp, P.K. Victory at Sea 1939–1945
. London: Frederick Muller Ltd. 1957.
- Muggenthaler, August Karl. German Raiders of World War II.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77. ISBN 0-13-354027-8.
- Rohwer, Jürgen; Hummelchen, Gerhard.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1-55750-105-X.
参见
- 二次大战期间太平洋战区的航空母舰作战
笔记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