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3号交响曲 (葛瑞兹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3號交響曲 (葛瑞茲基)
Remove ads

第三号交响曲Op.36,又名“悲愁之歌”或“悲歌”(波兰语Symfonia pieśni żałosnych),是1976年10月到12月间由波兰作曲家亨利克·葛瑞兹基波兰卡托维兹创作的交响曲。全曲共三个乐章,呈现葛瑞兹基从早期不协和、无调性音乐风格,到他后期调性音乐的过渡。它于1977年4月4日在鲁瓦扬国际艺术节首演,由布尔指挥、沃伊特维茨波兰语Stefania Woytowicz演唱女高音[1]

Thumb
亨利克·葛瑞兹基,1993年

最初,本作于1977年首度公开,但前卫音乐界所给予的评论都极差,指责葛瑞兹基偏离了自己早年的无调性前卫乐风,在此曲中竟回归到优美的旋律与有调性音乐,变得太媚俗。虽然乐评界予以恶评,但在古典音乐领域内,此首交响曲却慢慢得到许多共鸣,尤其在电影圈和剧场界,一些导演与创作者引用此曲作为背景配乐,让此曲逐渐累积起人气。1991年,由美国指挥家大卫·辛曼所指挥、伦敦小交响乐团演奏的此曲唱片录音,意外卖出70万张的佳绩,登上了英国畅销排行榜第六名,并在席卷美国古典畅销榜,获得连续38周的冠军,卖出100万张的惊人销量,让作曲家本人都深感意外。能够获得如此销售纪录的20世纪现代交响曲绝无仅有。

交响曲的三个乐章皆为慢板,由女高音在各乐章独唱一段波兰文歌词。第一乐章取材自十五世纪,波兰基督教修道院的圣母玛丽亚悼歌;第二乐章,描述二次大战期间被纳粹秘密警察囚禁的女孩,临死前在牢房墙上留给母亲的一段话;第三乐章选用西利西亚方言民谣,叙述一名母亲寻找她在西利西亚起义死去的儿子的尸体[2]。第一和第三乐章以失去子女的父母为主体,第二乐章则透过和父母分别的孩子发声。交响曲以战争为背景,带有强烈安魂曲色彩,传达母亲与子女离别之思。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