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等离子体蚀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等离子体蚀刻是一种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等离子体处理形式。它是将适当气体混合物的高能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高速脉冲喷射到样品上。等离子体源,称为蚀刻物质,可以是带电的(离子)或中性的(原子和自由基)。在这一过程中,等离子体通过与被蚀刻材料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室温下生成可挥发的蚀刻产物。最终,轰击元素的原子嵌入到目标表面或表面以下,从而改变目标的物理性质。[1]
机制
等离子体是一种高能态,在此状态下可以发生多种过程。这些过程由电子和原子引发。要形成等离子体,需要加速电子以使其获得能量。高能电子通过碰撞将能量传递给原子。由于这些碰撞,可以发生三种不同的过程:[2]
等离子体中存在不同的类型,如电子、离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这些类型不断相互作用。在等离子体蚀刻过程中,会发生两个过程:[3]
- 化学物质的生成
- 与周围表面的相互作用
没有等离子体时,这些过程都需要在更高温度下进行。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改变等离子体化学成分,以获得不同种类的等离子体蚀刻或沉积。一种形成等离子体的方法是使用频率为13.56 MHz的射频激励,该频率被分配用于此应用的ISM频段。
系统的工作模式会随操作压力变化而改变,反应室结构的不同也会影响等离子体的行为。在简单情况下,电极结构对称,样品放置在接地电极上。
成功开发复杂蚀刻工艺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气体蚀刻化学成分,以与待蚀刻材料形成可挥发产物,如下表所示。对于一些难以蚀刻的材料(如磁性材料),只有在提高晶片温度时才能获得足够的挥发性。影响等离子体工艺的主要因素包括:
- 电子源
- 压力
- 气体种类
- 真空

产物的反应取决于不同原子、光子或自由基形成化合物的几率。表面温度也会影响产物的反应。当物质能够聚集并以凝聚层形式到达表面时发生吸附,该凝聚层厚度各异(通常是一层薄薄的氧化层)。可挥发产物在等离子相中脱附,并在材料与样品壁相互作用时促进蚀刻过程。如果产物不可挥发,将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影响样品等离子体蚀刻能力的因素包括:[4]
等离子体蚀刻可以改变表面接触角,例如将其从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或反之。据报道,氩等离子体蚀刻可将接触角从52°提高到68°,[5]而氧等离子体蚀刻可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的接触角从52°降低到19°,用于骨板应用。等离子体蚀刻还可使金属表面粗糙度从数百纳米降低至最低约3 nm。[6]
类型
压力会影响等离子体蚀刻工艺。为了实现等离子体蚀刻,反应室必须处于低压状态(低于100 Pa)。为了产生低压等离子体,必须对气体进行电离。电离通过辉光放电实现。外部激励源可提供高达30 kW的功率,且其频率范围从50 Hz(直流)到5–10 Hz(脉冲直流),以及射频和微波频段(MHz–GHz)。[2][7]
微波蚀刻使用微波频段(MHz–GHz)的激励源。以下示例展示了一种微波等离子体蚀刻装置:[8]

氢等离子体蚀刻是一种利用氢气进行等离子体蚀刻的方法。实验装置示例如下:[9]

等离子体蚀刻机
等离子体蚀刻机(或蚀刻工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半导体器件的设备。等离子体蚀刻机利用高频电场(通常为13.56 MHz)使工艺气体(通常为氧气或含氟气体)电离并产生等离子体。将晶圆置于蚀刻机中,首先通过真空泵系统将反应室内的空气抽空,然后在低压下引入工艺气体,并使其发生电击穿后形成等离子体。
工业等离子体蚀刻机通常采用等离子体约束技术,以实现可重复的蚀刻速率和精确的空间分布,并常用于RF等离子体中。[10]一种约束等离子体的方法是利用德拜层,这是等离子体近表面的一层结构,类似于其他流体中的双电层。例如,当槽状石英部件上的德拜层厚度至少为槽宽的一半时,鞘层会封闭槽口并将等离子体约束在内部,同时允许未带电粒子通过。
应用
等离子体蚀刻目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加工,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可在半导体材料表面蚀刻出微小结构,以提高效率或增强在电子器件中的性能。[11]例如,等离子体蚀刻可在硅表面刻出深沟槽,用于微机电系统,显示出在微电子生产中的潜力。[11] 同样,目前也在研究如何将该工艺调整至纳米级别。[11]
氢等离子体蚀刻在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本征氧化物方面表现出色,能留下洁净且化学平衡的表面,适用于多种应用。[9]
氧等离子体蚀刻可通过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蚀刻(ICP/RIE)反应器中施加高偏压,实现对单晶金刚石纳米结构的各向异性深蚀刻。[12]另一方面,使用零偏压氧等离子体可实现C–H端基金刚石表面的各向同性终端化。[13]
等离子体可用于在硅片上生长二氧化硅薄膜(使用氧等离子体),也可使用含氟气体去除二氧化硅。结合光刻,二氧化硅可选择性涂敷或去除,以绘制电路走线。
为了形成集成电路,有必要对各层进行成型。这可以通过等离子体蚀刻机完成。蚀刻前,在表面上沉积光刻胶,通过掩膜曝光并显影。然后进行干法蚀刻,以获得所需结构。工艺完成后,需要去除残留光刻胶。这也在一种称为灰化机的专用等离子体蚀刻机中完成。[14]
干法蚀刻可对硅和III–V族半导体技术中使用的所有材料进行可重复且均匀的蚀刻。通过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蚀刻(ICP/RIE),即使是如金刚石等最坚硬的材料也能实现纳米结构化。[15][16]
等离子体蚀刻机也用于失效分析中的集成电路分层。
相关
- 等离子清洗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