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筒胸竹节虫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筒胸竹節蟲屬
Remove ads

筒胸竹节虫属属名Phasmotaenia),又称筒胸竹节虫属,是竹节虫科平头竹节虫亚科Stephanacridini族的一个[1][2],其下已有11种物种发表,分布于菲律宾台湾兰屿索罗门群岛大洋洲岛屿,模式种为菲律宾的桑切斯氏筒胸竹节虫瑞典语Phasmotaenia sanchezi[3]

事实速览 筒胸竹节虫属,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物种

筒胸竹节虫属现有11种物种,另外还有2种未正式发表定名的物种,其中7种仅分布于索罗门群岛[3]

Remove ads

分类历史

Thumb
兰屿筒胸竹节虫为本属分布范围最北的物种

1897年,西班牙昆虫学家玻利瓦尔(Ignacio Bolívar)发表菲律宾的新种竹节虫桑切斯氏筒胸竹节虫(Taeniosoma sanchezi),将其归入新属“Taeniosoma”中,因属名与一个线虫的属重名,1906年他将属名改为“Taenionema”,但此名又与一个石蝇的属(Taenionema英语Taenionema)重名,1907年西班牙昆虫学家纳瓦斯英语Longinos Navás(Longinos Navás)复将本属属名改为现名“Phasmotaenia[4]。1940年乌瓦罗夫(Boris Uvarov)在不知道纳瓦斯改名的情况下又将“Taenionema”改名为“Taeniophasma”,此外冈瑟等学者将本属属名误拼成“Phasmotaenionema”、“Phasmatotaenionema”等,造成文献中本属学名的使用状况混乱[3]

1933年德国昆虫学家克劳斯·冈瑟将索罗门群岛的新种竹节虫“Phasmotaenia australe”归入本属,但随即将其改视为“Hermarchus godeffroyi[注 1]异名。2001年台湾兰屿的新种兰屿筒胸竹节虫被归入本属中[5]。2009年有学者发表索罗门群岛的5种本属新种,并重新整理分类,确定本属分布范围除菲律宾北部与兰屿外,还向东南延伸至大片大洋洲的岛屿[3]

Remove ads

特征

筒胸竹节虫属的物种为中型至大型的竹节虫,雄虫体长8.16-11.7公分,雌虫体长12.95-18.9公分(含下生殖板),触角分为25-32节。竹节虫目物种一般雄虫的翅较雌虫发达,但本属有些物种为例外,桑切斯氏筒胸竹节虫与兰屿筒胸竹节虫的雌虫翅发育程度均较雄虫完整。本属物种一般于夜间交配,时长2至3小时;其卵较小(长3.6-4.3毫米),雌虫产卵数较多,一天可产约15颗卵,终其一生可产上百颗卵[3]

注脚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