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克·吉宾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米高·佐治·吉宾斯( 英语:Michael George Gibbins ,1949年3月12日—2005年10月4日)是一位英国音乐家,最著名的东西是担任坏手指乐队的鼓手。
The Iveys时期
米高·佐治·吉宾斯在海军学员队期间开始打鼓。[2]他曾与一支名为“The Misfits”的乐团在南威尔斯演出过一段时间,之后于1964年参加竞争对手威尔斯乐队The Iveys的试镜。[3]艾维斯的歌曲《或在明天 》稍有名气。[4]1969年,保罗·麦卡尼为The Iveys 创作了歌曲《Come and Get It》,该歌曲发行前,The Iveys 乐队改名为“坏手指乐队 ”并用吉他手Joey Molland取代了格里菲斯。
坏手指乐队时期
在《Come and Get It》成功之后,坏手指乐队凭借热门歌曲《 无论 》、《 Day After Day 》大获成功和《 淡蓝色 》。从一开始,吉宾斯就开始为专辑贡献歌曲,尽管经常被其他成员,特别是哈姆的作品所掩盖。 (来自专辑《 Straight Up 》的未发行曲目)、《Rockin' Machine》和《Back Again》(来自未发行专辑《 头先行 》)。所有这些录音现在都已以 CD 形式发行。[5]
在坏手指乐队任职期间,吉宾斯与乐队的其他成员一起为乔治·哈里森的专辑《万物必将消逝》在音乐上贡献,并在孟加拉国音乐会上演出。在制作《万物必将消逝》时,制作人菲尔·斯佩克特 发现了吉宾斯在演奏铃鼓方面的天赋,并给吉宾斯取了个绰号“铃鼓先生” ,纪念巴布·狄伦的歌曲。[6]
1975年,皮特汉姆自杀身亡后,坏手指乐队解散,吉宾斯在威尔斯找到了一份鼓手的工作。是“这是一种心痛”作者: Bonnie Tyler 。[7]
1982年,埃文斯和莫兰德分离后,吉宾斯加入了汤姆·埃文斯和鲍勃杰克逊 的队伍,组了另一个坏手指乐队,与莫兰德一较高下。吉宾斯很快就退出了乐队,埃文斯于1983年自杀身亡。
Remove ads
生命晚期与逝世
1990年代末,他重新开始巡回演出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Madfinger,其中的成员包括前Iveys贝斯手Ron Griffiths。[8]
吉宾斯晚年发行了四张专辑,《A Place in Time》、《More Annoying Songs》、《Archeology》和《In the Meantime》,两人皆收录了他自己创作的作品。[9]
2005年10月4日,吉宾斯在佛罗里达的家中睡梦中因脑动脉瘤去世,享年56岁。[10]他的第二任妻子艾莉和与前妻所生的儿子还活著。
谈到他的乐队成员,莫兰德(他是坏手指乐队目前唯一幸存的成员)说:
“我周一下午与麦克交谈。他心情很好,我们期待在10月17日的《孟加拉国》重新上映活动上见面。月我们开始谈论未来。我们谈话时通常谈论 Badfinger 业务的过去和未来。他仍然对彼得选择自杀而不是坚持下去感到愤怒。麦克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也是一位出色的摇滚鼓手、父亲和丈夫。他在一切事上都勇敢而诚实,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深深地怀念他。”
——Joey Molland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