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粉岭高尔夫球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粉嶺高爾夫球場
Remove ads

粉岭高尔夫球场香港新界上水粉锦公路[1],占地170公顷,包括3个18洞球场,先后于1911年、1931年及1970年启用,历史比台湾最古老的老淡水高球场(于1919年兴建)更悠久[2],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锦标赛高球场[3][4]。始建至今,球场一直由香港哥尔夫球会租用及管理。场内有逾150棵古树以及多座祖坟,并有多座古迹,包括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行政长官粉岭别墅二级历史建筑粉岭高尔夫球会会所及三级历史建筑粉岭高尔夫球会小食亭。

Thumb
粉岭高尔夫球场内的荷花池

粉岭高球场为香港高尔夫球代表队的主要训练场地,代表队平均每个月在该球场集训10至15日[5]全国运动会前更免费开放逾20日予代表队集训[6]。粉岭高球场也是目前全港唯一有设施、有规模能举办香港高球公开赛的高球场[7][8]

历史

自1908年起,香港哥尔夫球会与政府和当地农民展开商讨,并在1911年终于取得足够土地兴建18个洞的球场,即现时的粉岭高球场。[9]

当粉岭高球场的旧场平整土地时,除了邻近粉岭会所和三号果岭仅有的几棵外,高球场的土地并无树木,只有少许小花。大规模的植树在1915至1919年间展开[10]。1921年时,高球场仍泥泞处处,在刮大风的日子更是飞沙走石。果岭最初栽种本地的大叶草,但并不适合推杆,而且虫患严重[11]

1931年11月2日,港督贝璐主持粉岭高球场新场的开幕仪式。[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粉岭高球场满目疮痍。树木被砍掉作柴、大部份果岭被用作种菜。战后,驻港英军一度征用粉岭高球场驻扎部队。新场被用作军事训练用途,地面出现无数狐洞。及后,球场归还香港哥尔夫球会,但修复计划需要大量资金,哥球会需要发“债权证”集资。[13]

1950年代,所有果岭改铺乌干达草。1951年,草种连泥土被放在一个鞋盒之中,由乌干达经开罗运返香港。香港哥尔夫球会前主席高登爵士忆述他在开罗机场转机时,由于当时英国埃及关系僵持,海关人员于是对他的盒子抱有怀疑,而当他打开盒子发现内里装着什么时,就更加怀疑。幸好空中服务员的介入,才令他可及时登机起飞。[14]

1959年,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在粉岭高球场举办。自此,成为该处一年一度的赛事。[15]

Thumb
现时伊甸场仍有关于策畸的告示。

1967年,香港哥尔夫球会与香港赛马会商讨,协议将30英亩邻近双鱼河的土地划入作高球场。哥球会则容许赛马会的会员在指定的土地策骑。1971年10月10日,伊甸场正式启用,并由港督戴麟趾主持开幕。[16]

1999年政府一改过往契约每年续期的习惯,以1000批出21年的球场契约。还无偿附送一幅11公顷的短期租约土地,使球场扩大到170公顷[17]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的6公里越野赛部份赛道于粉岭高球场举行。

2015年6月5至7日,第一届“香港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英语Hong Kong Ladies Open”在粉岭高球场旧场举行动。

2019年2月,行政会议通过研究局部发展粉岭高球场的工作,面积达32公顷,主要包括粉岭高球场于粉锦公路东侧的停车场及旧场第一至九号果岭的地方。[18]

2023年9月1日,政府正式收回粉岭高尔夫球场“旧场”32公顷土地,部份土地交给康文署用作公园用途。公园原定9月1日开放,不过受到台风苏拉影响而延期到9月4日才开放。公园开放首日,吸引不少市民到场“打卡”外,中午时分有20名自称为“上水原居民”人士带备高尔夫运动装备“自发打波”,他们认为要考虑安置原居民打高尔夫球的问题,但结果被康文署职员阻止并引起争执,最终扰酿半个多小时才自行离开。[19]

Remove ads

设施

  • 旧场

Old Course: 18洞高尔夫球场,始建于1911年,现时位置在粉锦公路两侧

  • 新场

New Course: 18洞高尔夫球场,于1931年开幕,位于粉岭高球场中部及西北部

  • 伊甸场

Eden Course: 18洞高尔夫球场,于1971年开幕,位于粉岭高球场西部及北部,第12至14果岭围绕行政长官粉岭别墅

Thumb
粉岭会所
  • 练习场

练习场设有32条球道,而晚间练习场于晚上6至10时开放[20]

  • 粉岭会所

1911年,粉岭高球场的旧场平整之后,再委托谭仁纪建筑师楼的Edward Albert Ram英语Edward Albert Ram建筑师设计会所。工程在1914年完成。[21]

  • 半日亭

粉岭高球场内的半日亭(Half Way House)被列为三级历史建筑物。[22]

  • 再用水灌溉

香港哥尔夫球会于1980年代中期,建设“再用水灌溉”系统,以改善高球场缺水问题,从而可重铺更优质高球场草坡。[23]

Remove ads

主要赛事

生态

Thumb
高球场内的大树

粉岭高球场的逾半面积被树林所覆盖,根据香港哥尔夫球会的树木调查报告显示,粉岭高球场有近百种树木品种,当中包括已被登记在香港政府的古树名木册中,发现有84种相同树种。其中位于粉岭的许多树种,树龄均已超过80年,包括榕树桉树(旧场第16洞开球台右侧就有不少)、本土樟树阿拉伯胶树铁木树诺福克松树、和白千层[25]

2019年,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环评工程简介指出,指粉岭旧场内有“带状植物区”、次生林地、区内水道发现具保育价值的淡水鱼“月鳢”、全球受威胁的淡水束腰蟹,而场内也存有相当数量受保护的土沉香[26]。在旧场南端大龙实验农场则有印度马兜玲Aristolochia tagala)及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27],而过去亦有发现陆地哺乳类动物(果子狸小灵猫赤麂石虎等)、蝙蝠短耳犬蝠中菊头蝠大蹄蝠绒山蝠东亚家蝠扁颅蝠中黄蝠等)、鸟类(牛背鹭褐鱼鹗等)、两栖爬行动物(草龟中国水蛇等)、蝴蝶红珠凤蝶裳凤蝶等)及Spiralisigna gloriae, Fustius sterling)。[28]

Remove ads

古迹

粉岭高球场范围内有三栋历史建筑,分别是旧场(Old Course)上的“Half Way House”(三级历史建筑)、粉岭会所(二级历史建筑)及行政长官粉岭别墅(一级历史建筑)。[29]

最初,粉岭高球场上有不少山坟和金塔。1920年,幸得时任港督梅含理慷慨损出5万元给受影响山坟的家庭作补偿,才可以搬走大量山坟。在旧场10号球洞那片地,被昵称为“Tommy Tucker”(取自广东话谐音“唔得㗎”),就是因为那里有不少金塔,而原居民常说“唔得㗎”阻止打球,以免金塔被高球打中。[10]

现时,粉岭高球场上有69个中国坟墓和80个金塔粤语金塔 (殯葬),分散在粉岭高球场上。其中18个祖坟分散在旧场上,而高球场南部的一个大山丘亦被划为墓地[30]

开发争议

由于欠缺康乐体育用地,政府一直在私人游乐场地用地实施优惠地价政策,以换取私人经营的游乐场用地拨出若干时段开放公众。不过,私人游乐场的公众开放情况却屡起争议。2012年,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私人游乐场地契约”政策执行情况,指政策是早年政府由于欠缺康乐体育用地,以租约形式将官地借予各私人体育会(包括香港哥尔夫球会),各体育会一直只是在交象征式地价。[31]2013年审计处披露显示1999年政府以1000元批出21年长期契约[17],引起香港市民广泛讨论。

2013年中,《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引起争议,环保触觉建议发展粉岭高球场,以替代计划建议发展的古洞、粉岭北及打鼓岭,高球场的存废引起社会争论[32][33][34]。2014年首季,规划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开展为期约15个月的《发展新界北部地区初步可行性研究》,粉岭高尔夫球场被包括在研究范围内,以探讨发展其处的可行性[35]。至2015年4月,根据初步研究评估,认为即使整座粉岭高尔夫球场所涉及的土地收回用以兴建住宅,碍于地形狭窄、种植有大量古树及山坟等因素,仅能够兴建10,000个豪宅单位。若然仅收回旧有场区,则仅能够兴建2,000个单位[36]。(详见新界东北发展计划

2017年,政府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探讨香港的土地供应,并列出18个选项,于2018年谘询公众,当中包括“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自此,关于粉岭高球场的存废,社会再度激烈讨论。有记者前往粉岭高球场实测,非会员无装备需要6000元入场费,质疑球场为“贵族乐园”[37](有关土地供应大辩论,详见2018年土地供应谘询。)

到2019年政府提出收回约9公顷土地,用作兴建1.2万伙公营房屋单位。不过有关改划引起极大争议。另一方面,规划界人士提出“两用方案”,将球场变成可供市民入场参观的中央公园,同时又可变回球场。[38]

北区区议会在2022年6月讨论项目,认为仍未解决社区配套及交通挤塞问题等因素下,十名区议员一致通过动议强烈反对有关计画。北区区议会副主席员李冠洪更指政府当时是为了“招呼反对派”[39],又指计画会令大头岭回旋处塞车,区议员侯福达担忧蕉径水浸问题会更严重,民主派的区议员周锦豪亦认为政府低估问题。[40][41]2022年6月底,有报导指香港哥尔夫球会委托顾问,就政府的环评报告提出多项反击,认为港府的生态评估低估拟议发展区的动物群保育价值,形容是出现“复合误差”。[42]政府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表示,高球场收地无必要。[43]

2022年8月8日,环谘会在用了6小时讨论相关环评报告,但没有共识。委员质疑项目密度太高,同时指出政府已计划发展北部都会区下,发展粉岭高球场如同“刻舟求剑”。[44]环谘会未能就环评报告作决定,遂要求政府补充进一步资料,涉及“整体布局”、“生态调查”、“水文地理”和“眩光光线”四大范畴。[45]长春社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指出,环谘会大会及环评小组会议反复要求补充资料,但政府一直未能补充足够资料,责在政府。[46]前天文台长林超英撰文,指环谘会委员质疑环评报告的各个部份,是按《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规定,履行向环保署署长提出“意见”的法律责任,为香港环境和自然生态把关,而按法例环保署署长是“决定”或否决环评报告的唯一责任人,因此环谘会委员不可能“阻碍”任何事情。[47]城规会就有关发展方案展开公众申述期,收到的6791份申述,6501份“反对”发展,传媒发现当中约440名申述人提交的意见书,约150字的内容用字完全相同,另有一些申述部分内容相似或重复;并至少22个高球相关组织反对, 以及来自新界乡议局等乡事派的反对申述。[48][49]

2023年4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补充生态研究,指早前环评报告内容属评估有效、具代表性。当局将跟进树木管理期会由1年延长至3年,而发展计划需移除0.39公顷原生树林,涉及186棵树木,当局指以黄牛木白千层为主,并非保育物种和古树;至于雀鸟、飞蛾和蝙蝠调查均与上一份报告的结论相似。文件指研究即生态价值并非特别高,又强调为迁就林地而修订拟议住宅发展布局并不可行,指保留林地将不利公营房屋以及公用和商业设施的发展。本土研究社质疑过往大量类似的环评报告之影响或比粉岭高球场、对自然环境影响更多更大,称“为何那些又会通过?我想环谘会有责任,尤其如果反对计划,需要交代标准为何。”[50][51][52]

同年5月,环谘会于会上认为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交的附加资料已足够确立环评报告的结论,委员一致认为其中6项大致达到委员要求,包括进行额外7个月的雀鸟调查、两个月的飞蛾调查、制定树木赔偿和管理计划,以及提供水文影响分析等。但有其中两项资料未达要求,建议环保署署长审批时加入附加条件,包括必须修改房屋发展的布局图设计,并保留一幅近0.4公顷林地。有多名环谘会委员于会上认为,政府和哥尔夫球会提交的资料有很大出入。环保署助理署长曾世荣会后回应说,球会进行研究的时段、土地范围及时长,与署方不同。[53][54]香港哥尔夫球会对于有关首份环评报告将被提交予环保署署长审批,表示极度遗憾。[55]

2023年5月11日,环保署有条件批准土拓署提交的粉岭高球场环评申请,包括要求于可行的情况下尽量保育分区一内近0.4公顷的林地等。[56]不过到同年6月5日,规划署向城规会提交文件,建议将拟建公营房屋的用地暂时修订为“未决定用途”地带,以调整房屋发展的布局设计、楼宇高度和发展密度等。[57]6月,沙特阿美石油团队系列赛赛事总监指粉岭高球场是香港唯一适合举办大规模赛事场地,香港亦没有其他替代场地,若维持收地方案,极有可能需考虑将比赛移师其他地点;[58]行政长官李家超称收回粉岭高球场用地不影响举办大型赛事。[59]前哥球会会长林诗键在城规会公听会上表示,高球场的旧场是场内唯一可以在雨天举行比赛的地方,因为新场和伊甸场由百慕达草(Bermuda)和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混合而成,旧场则使用省稗属(Paspalum)。[60]

2023年7月21日,香港哥尔夫球会向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要求推翻环保署在同年5月11日有条件批准粉岭高尔夫球场环评报告的决定,球会称只针对环评报告,不影响收回土地。[61]到7月23日公布逢星期日下午回开放“旧球场”作为公园,让市民进入。有市民形容高球场环境舒服,建屋选址有许多,无必要破坏有多年历史的优美环境。球会则称绝非打算“挟持市民”。[62][63]

2023年7月24日,城规会接纳规划署的建议,将粉岭高尔夫球场北端约9.5公顷拟建屋用地,由“住宅(甲类)”地带,暂时修订为“未决定用途”地带,容许土木工程拓展署重新检视公营房屋的设计布局、楼宇高度和发展密度。馀下约22公顷的土地用途维持不变,按原建议划为“其他指定用途”注明“保育暨康乐”地带。[64]

2023年5月25日,高等法院批准香港哥尔夫球会提出的司法复核,下令临时搁置环保署的决定,直至案件聆讯。[65]8月24日,高等法院颁下判辞,裁定批准暂缓执行环评程序的命令,直至有关司法复核有结果为止。[66]

Remove ads

交通

九巴:77K
专线小巴:57K

照片廊

旧场

新场及伊甸场

生态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