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斑美凤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斑美鳳蝶
Remove ads

红斑美凤蝶学名Papilio rumanzovia),又名红斑大凤蝶基红凤蝶红斑瓯蝶红基凤蝶,为凤蝶科凤蝶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台湾南部[1]菲律宾印尼巴都群岛塔劳群岛桑义赫群岛[2]

事实速览 红斑美凤蝶, 科学分类 ...

此物种由约翰·弗里德里希·冯埃施朔尔茨尼古拉斯·鲁曼佐夫(Nicholas Rumanzow)命名,后者为俄罗斯帝国的首相。此蝶传统上被视为独立物种,而非Papilio deiphobus的亚种,尽管现今仍有部分人偏好前者分类法。[3][4]

Thumb

此蝶翅膀展距为120–140毫米。雄蝶与Papilio ascalaphus雄蝶相似,但无尾状突起,且翅膀腹面有大片红斑;雌蝶则在翅膀正反两面均有明显红色斑纹。

Remove ads

《赛茨图鉴》描述

P. rumanzovia Eschsch.(krusensternia Eschsch., florida Godt., amalthion Bdv., ciris Fruhst., spinturnix Fruhst.)无尾,但第3径脉具明显锯齿;两翅腹面具大而鲜红的基部斑块,后翅之次缘与近缘斑亦为耀眼红色。

雄蝶前翅为黑色,前缘至翅端有淡蓝灰色条纹,其中前方条纹大多延伸至翅室;后翅脉间有宽广蓝灰双条,构成一条极宽的带状纹,内缘略呈S形弯曲。后翅腹面前端红斑融合成钩状,后端红斑形成环状。有些雄蝶后翅背面肛角具红环。

雌蝶前翅翅室与脉上具白灰条纹,特别是腹面更明显。其形态有几种变异:

  • - 雌蝶型态一,female-f. semperinus Haase(26 c):前翅几乎与雄蝶同为深色,背面有一大红色基斑,延伸至后翅形成一条与腹缘平行的红带;其馀后翅为黑色,带有蓝条,但纵向红带常呈白化且扩大,并伴随数个近缘与次缘斑。
  • - 第二型态为 female -f. rumanzovia Eschsch.(— descombesi Bdv.)(27 a):前翅正反面之条纹至少部分为白色,后翅中央有一大片白区,从腹缘延伸至翅室;据Semper所述,此型态在菲律宾标本常见前翅背面具红色基斑,而Siao、Sangir与Talaut群岛的标本则常无此红斑,或极小。有些标本白区缩小,后翅第4至6近缘斑极大且分离,呈红白双色,即为 female –f. eubalia 新型态(模式产自Siao)(48 c)。

幼虫为绿色,前胸肿大,胸部具眼镜状带纹,后方有一黄白色突起带,与侧面黄绿色纵带连结;腹部具斜带与一条不间断的横带,尾端与肛节为白色;臭角为橙色。蛹形与大凤蝶相似。

本种广泛分布于菲律宾各岛(如民都洛吕宋民答那峨等),以及北苏拉威西以北之Siao、Sangir、Talaut群岛,极为常见。曙凤蝶(semperinus)型态的雌蝶酷似菲律宾曙凤蝶,翅上的红色纵带模仿菲律宾曙凤蝶的红色腹部;但此型态亦出现于菲律宾曙凤蝶未分布之Talaut群岛。[5]

幼虫以柑橘属属植物为食。

Thumb
交尾中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