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结果到头来
聯合公園2001年單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结果到头来》(英语:In the End)是美国摇滚乐团联合公园的的一首歌曲,收录于他们的首张专辑《混合理论》,并作为专辑的第四支单曲于2001年10月9日发行。《In the End》因其标志性的钢琴旋律、麦克·篠田的说唱段落,以及查斯特·班宁顿的情感演绎而广受评论界与听众好评。该曲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成为联合公园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In the End〉 获得了音乐评论界的广泛好评,多数评论家赞赏了歌曲标志性的钢琴旋律,同时也特别提到饶舌手麦克·篠田在歌曲中突出的声音表现。此曲在主流市场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商业表现亮眼。〈In the End〉在全球多个音乐排行榜中进入前十名,在美国《告示牌百大单曲榜》上更是达到了第2名的佳绩,成为乐团在该榜单的最高排名,同时也是联合公园首支进入榜单前40名的单曲,这一突破发生于2002年初,使其成为一首“后起之秀”的热门歌曲。此外,这首歌还在2002年WHTZ年度百大歌曲榜单中名列榜首,并在《Blender》杂志的“自你出生以来最伟大的500首歌曲”榜单中排名第121位。[9]
2021年6月,〈In the End〉成为首支在 Spotify 上串流播放超过10亿次的新金属歌曲。[5]截至2024年6月,该曲的串流播放次数已超过20亿,名列Spotify串流成就排行榜中百大歌曲之一。此外,它还获得了美国唱片业协会的钻石等级认证(10×白金),进一步巩固了其经典地位。
〈In the End〉 已成为联合公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并被广泛认为是他们的标志性作品。然而,乐队主唱查斯特·班宁顿起初并不喜欢这首歌,甚至不希望它被收录于专辑《混合理论》中。[10]这首歌后来在混音专辑《颠覆混合理论》中被重新编曲为〈Enth E ND〉。
在为纪念《混合理论》专辑发行20周年而进行的重新发行计划中,联合公园于2020年10月1日推出了〈In the End〉的试听版,作为重新发行版本的第二支单曲。这一版本让粉丝得以一窥这首经典歌曲在创作过程中的原始样貌,同时也为20周年的纪念活动增添了特别意义。[11]
Remove ads
发行
《In the End》于2001年9月11日寄送至各大广播电台,并于10月9日以单曲形式正式发行。[12][1][3]此单曲以“第1部分”与“第2部分”两种版本推出,两者在曲目和封面颜色上有所不同:“第1部分”的封面为黄色,而“第2部分”则是红色。此外,该单曲亦推出了DVD版本,其中包含《In the End》的音轨、《伺机而动》的音乐录影带,以及四段30秒的采访影片。
2002年3月27日,日本推出了名为《In the End: Live & Rare》的7首歌曲特别版CD。此版本包含了《Papercut》、《Points of Authority》、《A Place for My Head》的现场录音版本、《Step Up》(改编自联合公园早期以“《混合理论》”为名时发行的EP)、以及《My December》和《High Voltage》等曲目。
音乐录影带
《In the End》的音乐录影带于2001年 Ozzfest 巡演期间的多个站点(6月至8月)拍摄,由 Nathan Cox 和乐团的DJ乔瑟夫·韩共同执导。[13][14]虽然录影带的背景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拍摄,但乐团的表演部分实际上是在洛杉矶的棚内完成,并大量使用了电脑合成影像,最终呈现出影片的奇幻风格。为了达成特效需求,影片中的最后部分还在棚内模拟下雨场景,让乐团成员淋在水中表演。[14]
整部音乐录影带采用奇幻风格的场景设计,乐团站在一座巨大的雕像上演奏。该雕像具有埃及风格,顶部雕刻了一个与 《混合理论》 专辑封面类似的“带翅士兵”。在麦克·篠田的饶舌段落中,他的场景最初位于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周围布满荆棘藤蔓,这些藤蔓逐渐化为灰烬(第一段歌词),而后草木开始生长,周遭变得生机盎然(第二段歌词)。同时,查斯特·班宁顿则站在一个有石像护卫的高台上,台后是一道梯形的巨型大门。
随著歌曲进入尾声,天空变得阴暗,开始下起大雨,乐团持续在雨中演出,直到歌曲结束。此时,摄影机逐渐拉远,画面展示出 Mike 曾表演的荒地已经转变为一片绿地,而塔上的雕像似乎开始移动。据麦克·篠田表示,这部影片的灵感来源于日本动画电影 《魔法公主》。[15]
影片由 Nathan "Karma" Cox 和联合公园的DJ乔瑟夫·韩共同执导。两人此前也曾合作执导过乐团的其他音乐录影带,包括《Pts.OF.Athrty》、《Papercut》、《过去的我》、《Bleed It Out》、《Shadow of the Day》和《其馀不重要》。[13]非CGI部分的场景设计由 Patrick Tatopoulos 担任,他负责设计并监督这些实体场景的制作。该影片在 2002年MTV音乐录影带大奖 中荣获“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奖,并入围“年度音乐录影带”的提名。[16]
影片于2001年10月6日当周首播于 MTV 和 MuchMusic USA。[17]
2020年7月,这首歌成为联合公园第二支在 YouTube 上观看次数突破 10 亿次的音乐录影带(第一支为《浑然不觉》)。[18]截至2024年7月,《In the End》的音乐录影带在该平台上的观看次数已超过 18 亿次。
这支音乐录影带在联合公园的 YouTube 频道上被上传了两次。[19]首次上传于2007年3月4日,当时画质为 240p。之后,影片于2009年10月26日重新上传,画质提升至 360p。同一天,影片也由华纳兄弟唱片的 YouTube 频道上传,画质为 480p。[20][21][22]
影片最初是以 16:9 画面比例拍摄,但联合公园 YouTube 频道的首次上传版本以及华纳兄弟唱片频道的版本皆为 4:3 的黑边。而联合公园 YouTube 频道的第二次重新上传版本则为原生的 16:9 画面比例。随著 《混合理论》20周年纪念版 的发行,这支影片也被升级为高清画质。
Remove ads
评价
《In the End》获得当代摇滚音乐评论家的正面评价。《VH1》将这首歌列为“2000年代百大歌曲”中的第84名。[23]Loudwire 在其“21世纪硬式摇滚最佳歌曲”榜单中,将此曲评为第二名。[8]Stylus Magazine 称这首歌为“新金属经典”。[24]而在 Kerrang! 的评价中,《In the End》被收录于“终极新金属混音带”之中。[25]然而,新音乐快递对这首歌的评价较为苛刻,形容其为“又一首毫无灵魂的MTV饶舌摇滚,来自音乐食物链的底层”。[26]
2015年,《In the End》在 Kerrang! 的“Rock 100”排行榜中被评为最佳摇滚歌曲,紧随其后的是乐团的2014年单曲《Final Masquerade》。[27]在主唱查斯特·班宁顿于2017年去世后,Billboard 将这首歌评为联合公园最杰出的歌曲,并称其为21世纪最佳流行歌曲之一。[28]同年,《后果》将此曲列为史上最佳另类摇滚歌曲第133名。[7]
排行榜表现
《In the End》是联合公园在美国排行榜上成绩最好的单曲。该曲于2002年3月在告示牌百大单曲榜首次登榜,名列第78名,并最终达到第2名。[29][30]这首歌在榜单上共停留了38周。此外,它于2001年12月首次登上 Modern Rock Tracks 榜冠军,并蝉联五周,成为乐团在该榜的第一支冠军单曲,且共停留了44周,是乐团在该榜上停留时间最长的歌曲。同时,该曲在 Mainstream Rock Tracks 榜上达到第3名,停留了40周,仅次于《One Step Closer》的42周。此外,《In the End》也在 Pop Songs 榜单上蝉联五周冠军,并共停留27周。
在2002年,《In the End》被评为告示牌百大单曲榜年度表现第七佳的单曲,并且在 Alternative Songs 和 Rock Songs 榜单上成为2000年代表现第二佳的摇滚歌曲和另类歌曲,仅次于 Trapt 的《Headstrong》和 Nickelback 的《How You Remind Me》。截至2014年6月,该曲在美国已售出2,555,000张。[31]2024年2月27日,该曲获得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的钻石认证,销量超过1,000万张。
在加拿大,《In the End》在 BDS Airplay 榜上进入前五名,并停留了一个月。该曲在 加拿大Hot 100 榜上的首周排名高于美国,并于三周后登顶,蝉联冠军两周,其成绩也优于乐团的另一首单曲《Papercut》。
《In the End》于2001年12月22日在 澳洲、欧洲 和 纽西兰 发行。在英国,该曲延续了乐团单曲排名逐步提升的趋势,最高达到 单曲排行榜 的第8名,并在榜单上非连续停留20周。同时,其他单曲如《One Step Closer》、《Papercut》和《伺机而动》也进入了英国排行榜前20名。
在澳洲,该曲于2001年12月2日首次登上 ARIA榜,排名第44名,并于2002年2月10日攀升至第4名。这首歌成为乐团在澳洲第二成功的单曲,与《One Step Closer》并列,仅次于《New Divide》。2017年7月30日,随著主唱查斯特·班宁顿的逝世,《In the End》重新进入榜单,排名第10,距其上次进入前50名已超过15年。
在其他国际市场,《In the End》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 瑞士 进入前30名,在 荷兰、爱尔兰、德国、比利时 和 纽西兰 进入前20名。此外,这是乐团首支进入 法国 排行榜的单曲,最高排名第40名,并在榜单上停留了17周。2017年7月,随著查斯特·班宁顿的离世,该曲重新进入法国排行榜,名列第23名。同样,它也于2017年7月30日再次进入英国排行榜,达到第14名。
Remove ads
混音版本
《In the End》曾与嘻哈歌手杰斯的《Izzo (H.O.V.A.)》混音,收录于双方的合作专辑《冲击理论》中。这个版本使用了 The Jackson 5 的《I Want You Back》的节奏样本,并保留了其原始速度。
此外,这首歌也曾在联合公园的混音专辑《颠覆混合理论》中重新混音,改名为《Enth E ND》。该版本由嘻哈艺人 Motion Man 和 KutMasta Kurt 参与,并与原曲不同,包含了修改过的歌词。《Enth E ND》作为宣传单曲与《FRGT/10》一同推出。
《In the End》的混音版本音乐录影带由 Jason Goldwatch 执导。影片以黑白画面开场,一双耳机被拿起,随后切换至多个影像,包括麦克·篠田坐在车内的画面、一个闪烁的“LP”字样,以及一台电视画面。KutMasta Kurt 在影片中出现打碟,Motion Man 则在车内演唱。影片随后切换至彩色画面,再次回到黑白画面。影片结尾以多个快速闪烁的画面交替显示。
此外,孟菲斯饶舌团体 Three Six Mafia 曾在他们2001年的歌曲《Smoke Dat Weed》中采样了《In the End》,该曲亦收录于 Juicy J 的2002年专辑《Chronicles of the Juice Man》中。
2017年,制作人 Markus Schulz 在明日世界电子音乐节上首次公开了一个《In the End》的电子音乐混音版本,作为向查斯特·班宁顿致敬的作品。[32]
Remove ads
曲目
全碟词曲:联合公园, 除非另有注明
Remove ads
人员名单
- 制作人:Don Gilmore
- 执行制作人:Jeff Blue
- 混音地点:纽约市 Soundtrack 录音室
榜单
Remove ads
认证
发性历史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