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缩减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缩减地(英语:reduction,西班牙语:reducción,葡萄牙语:redução),又称聚集地(西班牙语:congregación),是西班牙帝国在西班牙语美洲与西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建立的一种聚居地。西班牙统治者将其殖民地的原住民(los indios)迁移至仿照西班牙城市建立的聚居地(常是强制性的)。在使用葡萄牙语的拉丁美洲,这种缩减地又称“村庄”(aldeia),即原住民村。

词源
北美洲
在 1520 年代埃尔南·科尔特斯进行的征服行动之后不久,西班牙人就开始在墨西哥兴建缩减地。在下加利福尼亚州是在17世纪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则在18世纪晚期开始。墨西哥的缩减地常被称为 congregaciones。[4]
加勒比海地区
1503 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屿上开始推行缩减地。以西班牙殖民者的话来说,“有必要将印第安人分配到城镇,让他们共同生活,不至于在偏远地区彼此隔离或流动。”[5] 西班牙人下令摧毁印第安村庄,并选择建造新村庄的地点。将原住民集中使得西班牙人更容易利用其劳动力、传播基督教、征收税收和贡品。[6] 此外,缩减地的目标还有打破原住民原有的种族和亲属关系,使居民脱离部落,不顾诸多部落的各种文化与差异,创造泛印地安民族。[7]
南美洲
在弗朗西斯科·德·托莱多总督统治期间,于1570年开始在安第斯山区大规模推行缩减地,主要是在今天的秘鲁和玻利维亚。托莱多想要改造原印加帝国的社会,在数年中将约 140 万原印加帝国人民安置到 840 个社区,许多社区后来成为今日城市、城镇和村庄的核心。[8] 在 17 和 18 世纪,在今天的巴拉圭和阿根廷、巴西和玻利维亚的相邻地区,耶稣会创建和管理了著名的耶稣会缩减地。[9]
菲律宾群岛
西班牙殖民政府在整个菲律宾群岛,仿照西班牙的形式建立了数百个城镇和村庄。当局经常将居民从分散的邻里(barrio)或描笼涯(badangay,村庄),迁移集中到地区首府( cabecera),首府有一座新建的教堂和 ayuntamiento(市政厅)。[10] 这使殖民政府能对付、控制原住民并使其皈依基督教,进行人口统计与征物课税。[11]在邻近的马里亚纳群岛也采行了类似措施。[12]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