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约翰尼·喜多川性虐待丑闻
日本傑尼斯事務所旗下藝人遭已故社長強尼·喜多川性虐待的指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约翰尼·喜多川性虐待丑闻指的是日本于2023年逐步浮现的儿童性虐待事件。日本大型经纪公司杰尼斯事务所(现改名为“SMILE-UP.”)的创始人约翰尼·喜多川被指认多次对儿童进行性虐待,其中包括众多与该公司有关的男性艺人;而最令人发指的是他利用其公司总裁地位及所掌握的娱乐圈巨大权力来多次性虐待或性诱拐未成年人。尽管事件经过多次曝光与诉讼,但约翰尼·喜多川与杰尼斯事务所并未有任何改善,受害者还在逐年增加;直至约翰尼·喜多川于2019年去世。2023年,英国广播公司在其旗下的BBC电视二台及BBC国际台播出了纪录片《猎食者:日本流行音乐的秘密丑闻》。这使得约翰尼·喜多川的性虐待传闻被全球舆论所关注,杰尼斯事务所也不得不宣布采取行动。
![]() | 此条目可参照日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3年10月15日) |

Remove ads
事件概要
约翰尼·喜多川是日本大型经纪公司杰尼斯事务所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公司总裁直至去世;而早在其建立杰尼斯事务所之前,他便于1950年代涉嫌性虐待犯罪。从1970年代到2010年代,约翰尼·喜多川长期并广泛地对众多小杰尼斯进行多次性犯罪。[2]约翰尼·喜多川的姐姐,同时也是杰尼斯事务所副总裁的玛丽·喜多川对于约翰尼·喜多川的儿童性虐待行为采取了无视和隐瞒的态度;并且杰尼斯事务所在这一时期也没有采取任何适当的行动,这导致约翰尼·喜多川性虐待事件的受害者众多。[2]
自杰尼斯事务所成立初期以来,有关约翰尼·喜多川对其事务所未成年艺人性虐待的传闻就从未消失。而这些性虐待行为在1960年代的一次民事诉讼中也被提及;受害者们表示自己被性虐待或差点被性虐待。[3]根据特别小组的听证会内容显示,这些受害者早在1970年代就向其他很多娱乐机构的管理者们讲述过他们的受害遭遇,因此喜多川对其旗下艺人的性虐待传闻在日本娱乐业界是广为人知。[4]但是这个传闻并没有被日本社会认为是个普遍的问题,仅仅只有少数一些杂志或出版物中有所涉及。从1980年代末开始,《谣言真相》杂志开始以特辑的形式报道了前杰尼斯事务所所属组合Four Leaves成员北公次对约翰尼·喜多川的控诉;随后这些控诉集结成册并于1988年至1989年以《致光GENJI(光GENJIへ)》系列为名出版;[5]平本淳也在1988年所出版的《约翰尼的一切(ジャニーズのすべて)》也刊登了杰尼斯事务所原所属艺人的控诉,但这些出版物都未让日本社会正视这个问题。
1999年,《周刊文春》针对约翰尼·喜多川的性丑闻进行了调查报导,期间获得了大量证人证词。该系列报道刊登后,杰尼斯事务所随即以“诽谤”起诉《周刊文春》。但法院最后裁定报道中涉及约翰尼·喜多川“性骚扰”(现称“性虐待”)部分属实并因此不构成对约翰尼·喜多川的毁谤。案件最后上诉至东京高等法院,全案以维持二审裁决而定谳。[6]然而日本媒体对于这起杰尼斯事务所实质败诉的案件报道非常迟钝,仅仅只有少数报纸的简单报道,而电视媒体则一片沉默;[7]即便是专门报道娱乐八卦的杂志与报纸也没有太多相关内容。[7][8]特别是日本的媒体没有向公众认真解释前小杰尼斯的证词真实性在法庭上得到了证实,同时也承认了约翰尼·喜多川对未成年人进行性虐待的事实。[6][9][10]
2000年,日本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曾就约翰尼·喜多川性虐待问题展开讨论,并质疑其行为是否违反《东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相关条例》、《儿童福祉法》及《禁止儿童卖淫及儿童色情制品法》等相关法规;但媒体并未对此进行任何报道。[11]同时日本警方也未就此展开调查。
此后,约翰尼·喜多川儿童性虐待问题既没有发展成为一起刑事案件,也没有发展成为由受害者起诉的民事案件;而且在日本社会舆论中,除了《周刊文春》之外没有任何媒体进行报道,遑论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甚至自始至终约翰尼·喜多川都没有因这个问题而收到过公开指责。[6][11]在《周刊文春》与约翰尼·喜多川的民事案件结束后,依旧有不少受害人出面指证约翰尼,并指出他在案件终审结束后依旧对其事务所旗下艺人进行性虐待。[12]
2023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旗下的BBC电视二台播出了一部电视纪录片,片中对约翰尼·喜多川长期进行儿童性虐待的行为进行了调查报道。[13][14]4月,一名前小杰尼斯成员实名并以真实面貌出镜的形式召开记者招待会,检举约翰尼·喜多川对其所造成的伤害。[15]此后,越来越多的实名指控开始出现。由此有关约翰尼·喜多川长期大规模性虐待未成年人的事实及日本各电视台、大众媒体对此沉默的共犯行为越发变得明显起来。[16]
杰尼斯事务所所委托的防止再发生特别小组在2023年8月展开调查并在随后提交了报告及召开新闻发布会;而杰尼斯事务所在9月针对调查报告召开记者会,事务所首次承认儿童性虐待问题的存在并致歉,[17]并表示事务所将于10月更名为SMILE-UP.。SMILE-UP.将为受害者提供关怀服务和赔偿,并在完成上述职责后正式解散。[18]
Remove ads
问题起因
2023年8月29日,应杰尼斯事务所的要求,防止再发生特别小组对约翰尼·喜多川的儿童性虐待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在随后发布了相关报告。据报告称,约翰尼·喜多川在他20岁左右直至80多岁期间里,他不间断地、频繁地、习惯性地对未成年男性进行性虐待;“有力的证据表明约翰尼·喜多川有明显异常的性倒错”。[19]
杰尼斯事务所为典型的家庭企业,由喜多川姐弟经营与培训艺人。在家族企业中,如果创始人有违法行为,无人可以阻止他,而且从1980年到2019年强尼喜多川去世的期间,喜多川兄妹各拥有事务所一半的股份,因此不可能期待有其他的业主介入。。强尼喜多川死去后,其胞姐玛丽喜多川的女儿藤岛茱莉景子继任社长,藤岛本可以保留所有股票和权力,以进行针对强尼喜多川的性虐待指控的调查,并为受害者提供救济,但藤岛从未采取相关的措施。
根据受害者的证词,当他们向事务所的员工控诉喜多川对他们进行性侵害时,却被告知“想出道就只能忍耐”、“(强尼)就是个没办法的人,所以请忍耐”、“忍耐就能实现美好的梦想,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特别调查小组认为,从这些被害者的证词可以合理推断,杰尼斯事务所早已得知喜多川长年在宿舍等地进行性侵害的事实,并指出“杰尼斯事务所始终抱持著‘视而不见’的态度,非但没有采取任何对应措施,反而似乎认为除了让他们忍受之外别无其他选择。”。报告认为,事务所长年来的种种不作为,是导致受害扩大的主因[20]。
根据特别调查小组的报告书,小杰尼斯在事务所内可以接触到的成年人仅有喜多川、编舞师、经纪人,与其他员工没有接触点,因而没有其他人可以倾诉受害的情况。一位与喜多川姊弟关系匪浅的杰尼斯事务所关系人士表示,如果有人提出性侵害控诉只会被漠视,并被冠上说谎者的名号。因此,小杰尼斯们都知道,反抗喜多川的下场就是被杰尼斯事务所开除,并从此无法加入其他任何经纪公司,导致“演艺生涯之路被切断”[21]。
曾长期担任要职的杰尼斯事务所前副社长白波瀬杰,在与《周刊文春》的诉讼中,坚称报导内容与事实不符。特别调查小组的报告中也提到,他一开始表示“曾听过传闻”但“不相信传闻”,但在第二次访谈中,他才承认最近才认为传闻是真实的[22][23]。特别调查小组的飞鸟井望于记者会上指出“(事务所高层)对身为绝对权利者的2人(喜多川姊弟),完全没有任何提出异议或劝谏的行为。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视而不见”[22][23]。
Remove ads
有人指出在事务所内,接受相关性虐待可能被视为旗下艺人出道的一种“成年礼”[25][26]。
特别小组的调查中,有“当我试图告诉另一位小杰尼斯关于我被性侵的事情时,他说‘恭喜’。”、“我在遭到性侵后,工作量明显增加了”、“应该正常的接受它,并且视为‘成年礼’看待”、“我认为我已经被洗脑成‘为了达到顶尖,你必须主动接受强尼(喜多川)。’”等的相关证词。
BBC记者莫宾·阿扎尔透过与过去隶属杰尼斯事务所的艺人的证人访谈,指出喜多川的性侵害本质是“滥用权力的虐待[27]”。喜多川不仅是杰尼斯事务所的代表董事社长,也是演艺制作人,掌握著小杰尼斯的录用到出道、制作等事务的所有决定权[28]。如果接受喜多川的性虐待,在事务所内的工作待遇会提升,并获得更多演出机会;若拒绝或反抗则会被冷落,舞台站位变差,甚至无法出道[29]。抱持著成为偶像梦想的小杰尼斯们皆为未成年人,因而与事务所并没有存在正式的合约关系,处于弱势且不稳定的地位[28]。由于评价艺人才能的基准暧昧不明,喜多川而对小杰尼斯们拥有绝对的权力[28]。
特别调查小组指出,“在喜多川与小杰尼斯之间,存在单方面的强者与弱者的关系,未成年的小杰尼斯要拒绝喜多川的性侵害是极其困难的。小杰尼斯们似乎普遍认为,如果忍受喜多川的性侵害并成为他的‘宠儿’,待遇就会变好,获得更多演艺活动的机会;如果拒绝则会被冷落,甚至可能会被迫离开事务所。”、“处于弱势地位的未成年小杰尼斯会产生这种认知,并被迫接受喜多川的性侵害,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28]。喜多川会利用受害者的心理,将他们逼入不得不保持沉默的状态[30]。
据说杰尼斯事务所旗下艺人之中,出身单亲家庭的孩子占大多数,如丰川诞、田原俊彦的等人都曾公开自己的出身,控诉曾遭受性侵害的大岛幸广表示,喜多川“喜欢那些在单亲家庭中挣扎的孩子”,并会利用这些出身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境清寒”、“想支持母亲”等弱点[31]。特别调查小组指出,部分小杰尼斯的家庭环境清寒,认为待在喜多川身边比待在家里安全[21]。
部分受害者在描述性侵害时,也表达了对喜多川的好感,或无法完全否定对他的情感。在与《周刊文春》的民事诉讼中,一名作证的少年于法庭上被问到“有什么话想对强尼说吗?”时,回答“希望他长命百岁”[32]。
有观点认为,这种情感是透过“性诱拐”(以巧妙手法诱骗儿童已达到性目的)与“创伤性连结”(加害者与受害者间权力不对等,以及反复经历好的与不好的对待、奖励与惩罚等循环性虐待中强化的依恋关系)[33]所产生的依恋(创伤性连结被认为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认同加害者等概念相通[34])。
特别调查小组认为,儿童性虐待的典型手法是加害者巧妙地引导和诱导孩子,让他们被迫配合性侵害,或表现出自愿配合的态度,而本事件正是如此。报告称“即使有受害少年因为受到喜多川的青睐而感到高兴,并主动要求前往喜多川的住处或宿舍,这也是在强者与弱者的权力结构中,喜多川所设下的巧妙的‘陷阱’的结果,但其本质仍是性虐待,未有任何改变。”[28]。
前小杰尼斯、“杰尼斯性侵害问题当事者协会”副代表石丸志门,曾因惹怒喜多川而被事务所开除。然而,在之后的40年间,他对喜多川的感激之情从未消失,甚至没有产生任何恨意。起初,他甚至批评那些实名举发的前小杰尼斯,但在受到年轻的冈本考恩等人证词的影响后,石丸于2023年公开作证,并表示“因为我被赋予了梦想,所以我被身为权力者的喜多川洗脑了”[35]。
喜多川对小杰尼斯们而言,在性虐待之外是“对我们很好的人”,亦有受害者表示“如果没有性侵害的话,强尼就没有任何的缺点。”[21]。特别调查小组指出“对孩子们来说,很难去指控一个对自己很好的人。”[21]。
Remove ads
在特别调查小组的访谈中,当被闻及是否想过向父母或亲人倾诉时,受害者表示“因为父母是杰尼斯事务所艺人的粉丝,所以帮我递交了履历表”、“杰尼斯事务所的课程是免费的,不会给父母造成负担”、“我成为小杰尼斯之后,他们很高兴来看我的表演”、“我不想让父母伤心”、“如果说了,我怕自己也会被当成变态”、“太丢脸了根本说不出口”,这些心理因素让他们难以向父母或亲人求助[21]。东京高等法院在针对《文艺春秋》的诉讼判决也指出,即使少年们没有主动向警方报案或向父母坦白事实,也并非是不自然的[21]。
据前排杂志报导,包括公共广播公司NHK等主流媒体在内的日本报社和电视台故意不报导任何关于丑闻内容,包括冈本考安(Kauan Okamoto,冈本カウアン)[36] 2023 年在日本外国记者协会举行的记者会上,使用了真名与露面后,对于这起丑闻的相关报导就更少了,因此各大媒体的反应也被认为是这起丑闻的一大特色。 此外,杰尼斯事务所2023年成立的“防止再发特别小组”在报告中以“媒体沉默”为题总结了此现象,并提出了建议。
事件酝酿
事件爆发
调查报告
证人证言
新闻报导
反响评论
日本周刊《FRIDAY》在10月1日的该指控系列报导中,出现大标题“不只有杰尼斯…台湾一线演员‘涉嫌对16岁少年性侵及偷拍’惊悚内幕起底”[37][38][39]。内文强调日本并非是性侵害成为社会问题的国家,以及详列台湾媒体对邱耀乐性指控炎亚纶的相关内容[40][41][42]。
关联事件
相关条目
备注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