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统一书号
中国大陆旧时使用的图书识别号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内统一书号(常简称统一书号,外文书籍也使用“CSBN W……”的格式,但“中国标准书号”1986年之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中国内地给正式出版的图书的分配的统一号码,印在书的封底或版权页上。统一书号自1956年起实行[1],1986年被国际标准书号取代[2][3]。只有临时性印刷品、无书名页的单张美术印刷品、各级技术标准文献和不加封面的出版物如乐谱获得豁免,可以继续使用统一书号[4]。
![]() |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2年11月1日) |
统一书号出现之前,各出版社有自己的书号;出现之后,出版社在出版物末尾标写“统一书号:……|定价:…… 本社书号:……”。有的则标“科技新书目 ……”(“科技新书目”书号),至今可见。
格式
由“人大法”大类号、出版社代号和此书在该社出版时的种次号三部分组成。[5]第一、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用圆点(·)相隔,圆点前有四至七位数,圆点前的三至五位数为出版社代号(1986年前为固定三位,另外编号,1987年后为三至五位,与国际标准书号出版社编号相同),余下数字为“人大法”大类号,圆点后为种次号。[1]
另有第四部分,可为空(普通图书)、M(少数民族语言)、K(中小学课本)、W(外国语言)、R(少年儿童读物)、T(通俗读物)或混合(如MK代表少数民族语言中小学课本)。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