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罗曼·波兰斯基

波兰电影导演(Roman Polanski)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羅曼·波蘭斯基
Remove ads

罗曼·波兰斯基(法语:Roman Polanski波兰语Roman Polański;1933年8月18日),法国波兰[1][2]犹太导演编剧演员,出生于法国巴黎,3岁时随家人移居波兰克拉科夫,曾经囚禁于纳粹集中营,后来顺利逃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曼·波兰斯基返回克拉科夫市,其后就读罗兹国立电影学院,1961年离开波兰,1976年成为法国公民[3]

事实速览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导演 ...

罗曼·波兰斯基代表作有《水中之刃》(1962年)、《反拨》(1965年)、《死结》(1966年)、《森林复活记》(1971年)、《唐人街》(1974年)、《钥匙孔的爱》(1992年),并以《战地琴人》赢得2002年的康城影展金棕榈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010年,罗曼·波兰斯基凭《影子灭杀令》获得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4]

罗曼·波兰斯基曾在波兰、英国法国与美国制作电影,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真正的国际电影制片人”[5]。波兰斯基的电影启发许多导演,其中包括科恩兄弟[6]韦斯·安德森[7]大卫·芬奇[8]艾腾·伊格言[9]戴伦·艾洛诺夫斯基[10]朴赞郁[11]阿贝尔·费拉拉[12]韦斯·克拉文[13]

1977年,43岁的波兰斯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借由灌酒、下药,性侵一名13岁少女。波兰斯基被捕后与美国检方达成认罪协商,然而1978年2月1日,法院判决前夕,他潜逃至欧洲,从此遭到美国政府通缉,至今不敢再踏上美国国土。波兰斯基另外还面临多起性侵指控,但都因法律追诉期已过未面临司法诉讼。 2018年5月3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宣布开除他。[14]

Remove ads

生涯

早期

1933年8月18日,罗曼·波兰斯基出生在巴黎,双亲是布拉[15]与理夏德·波兰斯基[16],父亲是画家雕塑制造商。波兰斯基的父亲是犹太人[17],而母亲于俄罗斯出生,曾经信奉罗马天主教,有一半犹太人血统[18][19][20][21]。波兰斯基的父母都是不可知论者[22]。波兰斯基受到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影响,并曾表示“我是一个无神论者”[23][24]

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曼·波兰斯基于1936年全家搬回波兰克拉科夫[16]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入侵波兰后,克拉科夫很快就被德国军队占领,纳粹党迫使他们迁入克拉科夫犹太人区。大约五岁时,他只有就读小学几个星期,直到“所有犹太孩子突然被退学”。他被退学后,在未来六年中不被允许进入另一间学校[16]:18[25]

罗曼·波兰斯基父亲及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送到奥地利茅特豪森-古森集中营,而母亲则被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抵达后不久即死亡。波兰斯基当时躲起来,看到他的父亲正在队伍中。他的父亲看见他,就怕儿子被德国士兵发现,驱赶他离开。波兰斯基于1943年逃出克拉科夫犹太人区,受到一些波兰天主教家庭帮助。罗曼·波兰斯基出席教会活动,学会真心向天主教祈祷,虽然他从来没有受洗。

1945年战争结束的时候,波兰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丧生[26],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平民[27],包含90%的犹太人。战争结束后,罗曼·波兰斯基与父亲团聚,并搬回克拉科夫。1946年12月21日,罗曼·波兰斯基父亲再婚,并于1984年死于癌症

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在1962年共产主义统治的波兰拍摄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水中之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一部没有战争题材的重要波兰电影。波兰斯基、杰齐·史柯里莫斯基与Jakub Goldberg共同完成《水中之刃》剧本[28],剧情关于一位神秘的旅客与一对生活富裕、但婚姻不睦的夫妇在周末划的过程。《水中之刃》在西方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罗曼·波兰斯基的国际声誉上升。罗曼·波兰斯基还赢得第一次奥斯卡奖提名(最佳外语片奖)。

波兰斯基之后离开共产主义统治的波兰,移居法国。在1961年,他在法国完成两部短片。波兰斯基于1964年参与《完美的骗子》(Les plus belles escroqueries du monde)制作,法国电影界在20世纪60年代初比较排外,通常不愿意支持具有外国血统的新晋制片人[29]

波兰斯基之后在英国拍摄电影。《反拨》(1965)是一部心理恐怖片,聚焦于一位年轻的比利时女子(凯瑟琳·德纳芙饰演),她与她的姐姐住在伦敦。这部电影的主题清楚地反映超现实主义电影及20世纪50年代恐怖电影对于波兰斯基的早期影响,特别是路易斯·布努埃尔尚·考克多亨利-乔治·克鲁佐希区柯克拍摄的电影。

《天师捉妖》(1967)是一部吸血鬼电影。情节涉及一位教授及笨拙的助手阿尔弗雷德(由波兰斯基饰演),他们在特兰西瓦尼亚寻找吸血鬼。《天师捉妖》具有讽刺意味的风格、结局被认为是经典的波兰斯基电影。

派拉蒙电影负责人罗伯特·埃文斯想要罗曼·波兰斯基前往美国发展,他想要波兰斯基改编艾拉·莱文恐怖小说《失婴记》[30][31]。波兰斯基在三周内写了272页的电影剧本[32]。《失婴记》这部电影获得票房成功,并成为他的第一部好莱坞制作电影。波兰斯基的电影剧本改编为他赢得第二次奥斯卡奖提名。

波兰斯基在1973年为派拉蒙电影执导《唐人街》。这部电影被广泛认为是美国最优秀的犯罪电影之一[33],提名11项奥斯卡奖[34]。主角杰克·尼科尔森费·唐娜薇双双获得奥斯卡提名,罗伯特·汤赢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34]

黛丝姑娘》(1979)是罗曼·波兰斯基为了纪念已故妻子莎朗·蒂而拍摄。莎朗·蒂曾建议波兰斯基阅读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因为她觉得它可能会是一部很好的电影。《黛丝姑娘》成为法国史上最昂贵的电影。《黛丝姑娘》广受评论家与大众赞赏。波兰斯基赢得法国凯撒奖最佳影片奖与最佳导演奖,并获得第四次奥斯卡奖提名(第二次最佳导演奖提名)。这部影片获得三项奥斯卡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服装设计奖,并提名最佳电影奖。

1981年,波兰斯基执导彼得·谢弗戏剧阿玛迪斯》,首先在华沙,然后在巴黎演出。波兰斯基于1999年在米兰执导该舞台剧。

2001年,波兰斯基拍摄《战地琴人》,以波兰音乐家华迪史洛·史匹曼同名自传为蓝本。华迪史洛·史匹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遭受迫害的犹太人,是让人联想到波兰斯基和他的家人。而华迪史洛·史匹曼和波兰斯基最终逃出纳粹的迫害,但波兰斯基剩下父亲,而华迪史洛却是除了他 全家人都丧命于毒气。

《战地琴人》在华沙举行首映,引起全国轰动。根据报导,许多前共产主义者同意,这是一部梦幻般的电影。

2002年5月,《战地琴人》在坎城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35],罗曼·波兰斯基也获得凯撒奖最佳电影奖与最佳导演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因为他已经在美国被通缉,所以波兰斯基没有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最佳导演奖得主公布后,波兰斯基在剧场获得满堂喝彩。演员哈里森·福特替罗曼·波兰斯基接受该奖项,然后在多维尔电影节把奖项还给波兰斯基[36]。罗曼·波兰斯基于2004年获得水晶地球仪奖

《猎杀幽灵写手》是一部惊悚片,剧情描述英国前首相企图出版回忆录,于是雇用一位影子作家。《猎杀幽灵写手》于2010年横扫欧洲电影奖,赢得六项大奖,包括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及最佳编剧奖。2010年2月,《猎杀幽灵写手》于第60届柏林影展首映,波兰斯基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37],并于2011年2月获得四项凯萨奖[38]

他执导最新电影是《穿裘皮的维纳斯》,由艾曼纽·辛葛娜马修·阿马立克主演。罗曼·波兰斯基与大卫·艾夫斯合作完成剧本[39] 。这部电影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2月拍摄[40] ,是四十年来波兰斯基的第一部非英语发音剧情片。《穿裘皮的维纳斯》在2013年坎城电影节首映[41]

Remove ads

私生活

罗曼·波兰斯基的第一任妻子是芭芭拉·拉斯(Barbara Kwiatkowska-Lass),她是波兰演员,主演过波兰斯基于1959年拍摄的电影《When Angels Fall》[42]。波兰斯基夫妻于1959年结婚,并在1961年离婚[16]

罗曼·波兰斯基于拍摄《天师捉妖》期间认识见第二任妻子莎朗·蒂,1968年1月20日,他们在伦敦结婚[43]。1969年8月9日,莎朗·蒂与其他4人在洛杉矶住所被查尔斯·曼森领导的杀人集团曼森家族(Manson family)杀害,查尔斯·曼森为首凶嫌共四人事后被逮捕判刑。波兰斯基曾表示,他于案发当天晚上缺席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44]。在他的自传中写道,“莎朗的死亡是生命中唯一真正重要的分水岭”,并认为这次谋杀改变他的性格[45]。在他的自传中,罗曼·波兰斯基描述他与莎朗·蒂的短暂生活是一生最好的时光。

1976年,罗曼·波兰斯基与娜塔莎·金斯基成为情侣。当时她是18岁,波兰斯基则是43岁,他们的关系在电影拍摄完成结束[46][47]。在1982年,娜塔莎·金斯基接受大卫·莱特曼访问时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声称波兰斯基性侵案“荒谬”,他在法国是“美国的损失”[48]

1989年,罗曼·波兰斯基与法国女演员艾曼纽·辛葛娜结婚[49],并育有两个孩子[50]

Remove ads

性暴力

1977年3月11日,波兰斯基在洛杉矶被捕,他被控拍摄法国杂志时尚》照片时性侵13岁少女萨曼莎·盖梅尔(Samantha Geimer)[51]。波兰斯基被指控六项罪名,包括强奸[49][52]。他于法庭中不承认所有指控。

萨曼莎的律师接下来安排一次认罪协商,五项罪名将被撤销,而波兰斯基也接受提议。因为波兰斯基在最终宣判前逃离美国,所以指控并没有被撤销。

根据认罪协商的结果,波兰斯基承认“与未成年人非法性交”,而被勒令接受奇诺州立监狱精神鉴定。他在监狱中服刑42天后认为将被判处缓刑[53],但是法官之后决定追加刑期[54],甚至可能将他驱逐出境[55][56]。罗曼·波兰斯基得知法官的计画后,于是在1978年2月1日逃往法国[57]。此后罗曼·波兰斯基一直生活在法国[58]

2009年,罗曼·波兰斯基获苏黎世电影节颁发终身成就奖,9月26日前往瑞士领奖时被瑞士警方根据美国引渡令关押,涉及31年前猥亵13岁少女案[59]。2009年11月27日,瑞士司法单位同意以450万美元准予波兰斯基保释出狱,但交保出狱后还必须带上电子脚镣,其行踪须受到监控[60][61]。 2010年1月22日,加州法院裁定波兰斯基必须回到美国受审,而波兰斯基提出上诉[62]。 2010年4月22日,加州上诉法院驳回上诉,波兰斯基被要求回美国受审[63]

2010年5月2日,波兰斯基首次就美国政府的拘捕令发表声明,指过去30多年一直得不到公平审讯,称自己并非要求特权,只希望得到普通人应有的对待。他称自己逃离美国前在洛杉矶监狱服刑已等同其承认罪行的全部刑期,并怒斥洛杉矶检察官史提夫·高利(Steve Cooley)为了争取选票,所以坚持送他返回美国服刑“做一场给传媒和选民看的戏”[64][65]

2010年7月12日,瑞士司法部部长伊夫琳·威德默-施伦普夫发表声明正式拒绝美国的引渡要求,将解除对波兰斯基八个月的软禁,声明指找不到充分的司法理由来支持美国的要求,并谓司法部的决定基于国家利益,所有限制波兰斯基人身自由的措施会撤销[66][67]

2018年5月3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决定褫夺波兰斯基会员资格[68]

Remove ads

影视作品

更多信息 年份, 片名 ...

波兰斯基“公寓三部曲”分别为《反拨英语Repulsion (film)》、《失婴记》、《怪房客英语The Tenant》,这三部电影的场景分别设在伦敦纽约巴黎)。

Remove ads

资料来源

相关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