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罗莎·博纳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罗莎·博纳尔(法语:Rosa Bonheur,1822年3月16日—1899年5月25日),原名玛丽·罗莎莉·博纳尔 (Marie-Rosalie Bonheur),19世纪最著名女性画家,以动物画出名。她的画作曾是国际间最畅销且售价最高。[1]也是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设立以来首位获颁“大军官勋位”的女性。[2]罗莎·博纳尔亦被认为是艺术史上第一位画作被拿来炒作的画家。罗莎·博纳尔过世后,她的作品在当时正兴起的现代艺术冲激下很快失去了光环。不过生长在一个女权主义受到压制,女性才能遭受质疑的年代,她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直都是后世楷模。1980年代她被一些美国女性主义者视为先驱榜样之后,再度出现了关于她的相关著作、文章以及媒体报导。
大弟弟奥古斯特·博纳尔(左)、小弟弟伊西多尔·博纳尔(右)
Remove ads
生平
罗莎·博纳尔出生在法国波尔多的一个艺术家庭,父亲雷蒙·博纳尔(1796-1849)是知名画家,母亲苏菲·马其(Sophie Marquis, 1797-1833)擅长音乐。两个弟弟奥古斯特·博纳尔(1824-1884) 与伊西多尔·博纳尔(1827-1901)和妹妹朱丽叶·博纳尔(1830-1891)都是杰出画家与雕刻家。奥古斯特·博纳尔与伊西多尔·博纳尔皆曾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茱莉叶·博纳尔曾荣获1889年世界博览会铜牌奖。罗莎·博纳尔在波尔多的童年是幸福的。母亲出自贵族府邸,父亲以画养家,虽不富裕,精神生活却是富足。罗莎·博纳尔从很小的年纪就展现出对绘画的高度兴趣,但在其他方面像是阅读却有著极大障碍。入学后,也无法遵从在校应有的规矩,经常在校调皮捣蛋。校方只好请求家长带回。擅长动物画的父亲决定亲自带领罗莎,跟著自己在画室学画,并且为她在家中饲养了好些小动物。
她六岁时举家迁往巴黎。崇尚圣西门的父亲满怀理想与抱负,相信通过平和、公义之手段可以改造社会。到了巴黎之后,巴黎有更多机会与圣西门的信徒们接近,父亲1831年抛开家庭,进入由“昂方廷神父”领导的“圣西门运动”的修道院团体,过著禁欲主义的生活。直到1832年,社团遭到政府出面干预被解散后,父亲才回到家中。在父亲离家出走期间,她母亲独自带著四个年幼的孩子,生活靠著母亲的养父接济。养父过世后,也随之失去了经济帮助。而父亲回家之后,还常常抱怨感叹婚姻阻碍了他的理想与抱负。心力交瘁下,母亲于1833年过世。当时因为家境困窘,只能将母亲葬在蒙马特公墓的“乱葬岗”上。母亲的去世给当时11岁的罗莎·博纳尔的心理留下阴影,这对后来她拒绝婚姻、一心埋头绘画事业的个人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1837年,罗莎·博纳尔认识了小她两岁、热爱动物与绘画的娜塔莉·米卡(Nathalie Micas, 1824-1889)。娜塔莉父母待罗莎如己出。多年后,米卡先生过世,罗莎就一直与米卡太太及娜塔莉一同生活,直至她们离世。
随著年纪的增长,并且在父亲为她奠下的绘画基础上,罗莎·博纳尔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画作能力,除了经常流连于于森林或是动物园之外,还经常穿梭于通常只有男性往来的马市或牛市,或者有时整天停留在满地血水的屠宰场,为了工作方便,她剪短发并穿著当时女性需要许可证才能公然穿著的长裤,通过这些对动物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同时她也是罗浮宫与国立自然史博物馆的常客。
1859年,罗莎·博纳尔买下距离枫丹白露不远、占地约四公顷的托姆里-比镇城堡以打造更合宜的画室且可饲养更多大型动物的生活空间。[1]成为法国第一位女性以自身收入买下产权者。[1]以后的40年,罗莎·博纳尔一直生活在这里。
1889年,娜塔莉·米卡过世的当年,罗莎·博纳尔在世界博览会上认识了已有名气的美国年轻女画家安娜·伊丽莎白·克伦普克(1856 – 1942)。之后一直保持著联系。1898年,罗莎·博纳尔答应了安娜·克伦普克来“比镇城堡”为她画像及撰写传记的要求。1899年罗莎·博纳尔逝世,安娜·克伦普克成为罗莎·博纳尔唯一财产继承人(原来的唯一继承人为娜塔莉·米卡)。在“比镇城堡”期间安娜·克伦普克完成罗莎·博纳尔三幅画像,亦于1908年出版罗莎·博纳尔传记(法文版)。之后又有英文翻译版在美国出版。罗莎·博纳尔身后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第74分区)娜塔莉·米卡身边。1942年安娜·克伦普克在美国逝世。1948年骨灰运回法国,安息于罗莎·博纳尔与娜塔莉·米卡身边。
由于罗莎·博纳尔终生未婚,所以社会也流传著她是同性恋的谣传。
Remove ads
成名之路
- 1841年,19岁的罗莎·博纳尔以“两只兔子”(Les Deux Lapins)在当时西方最重要的艺术展巴黎沙龙上崭露头角,获得报界好评与赞誉。从此更加巩固了罗莎·博纳尔自身热爱的主题----动物与大自然的信念。之后每年都有参展,亦有得名。“两只兔子”收藏于法国波尔多美术馆。
- 1848年,“牛与公牛”(Bœufs et Taureaux, race du Cantal)荣获当年巴黎沙龙金牌奖。
- 1849年,“初秋翻土”(Labourage nivernais, 133 × 206 公分)参展巴黎沙龙。画作是法国政府于1848年向罗莎·博纳尔所订购,原本为里昂美术馆而订,由于画作参展后广受国内外一致好评,政府决定将此画留在巴黎,由卢森堡博物馆收藏。罗莎·博纳尔过世后转移至罗浮宫。1986年巴黎奥赛博物馆建立后再转移至该馆。[3]
- 1853年,以未完成画作“马市”( Le Marche aux Chevaux, 244 × 500 公分)参展巴黎沙龙。评审结果是罗莎·博纳尔未来参展得以“豁免审查”,因为罗莎·博纳尔已获得过沙龙的所有奖项,沙龙已没有更高奖项可以颁赠给她。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同年,法国内政部向罗莎·博纳尔订画一幅,一直收藏于枫丹白露宫的“奥弗涅的牧草收割”(La fenaison en Auvergne, 213 × 422公分,1855)。[4]
- 1853年之后,罗莎·博纳尔的画作在国际间尤其英国与美国广受珍藏。画室里更常有各地王公贵族、达官显贵来访。荣誉、头衔不曾间断。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亦曾在罗莎·博纳尔巡回展至英国期间亲口对她表示赞美。
Remove ads
部分画作
荣誉纪念
罗莎·博纳尔宠物墓园,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埃尔克里奇,建于1935年。
- 罗莎·博纳尔纪念碑,1901年建于枫丹白露。毁于二战。残馀收藏纽约达希什艺术博物馆。
- 罗莎·博纳尔纪念雕像,1910年由波尔多美术馆收藏,展示于波尔多公园。
- 纪念肖像,刻于巴黎15区以罗莎·博纳尔为名的“罗莎·博纳尔街”上喷泉中央四方石柱上。石柱另三面为瓦朗坦·阿维(被誉为“盲人之父”)、路易-乔治·米洛(著名工程师)、欧仁·布许(著名医师),皆是对社会极有贡献者。三位所面向的街道也都是以他们的姓名而命名。
- “罗莎·博纳尔奖”,1900年设于“法国艺术家协会”名下,以动物画为奖励对象。
- Château de Rosa Bonheur(「羅莎·博納爾堡」).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 (法语).[注 1]
- Les amis de Rosa Bonheur(「羅莎·博納爾之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4) (英语).
- Association Rosa Bonheur(「羅莎·博納爾協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法语).
例举一二:
- ROSA BONHEUR, ARTISTE ANIMALIERE AU XIXeme SIECLE (羅莎·博納爾,一位19世紀動物畫家).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法语).。阿勒孚国家兽医学院博士论文,Léa REBSAMEN, 2013.
- Rosa Bonheur: Liberté est son nom(《罗莎·博纳尔:她的名字叫自由》), Gonzague Saint-Bris, 巴黎, Robert Laffont, 2012.
- Rosa Bonheur, a Life and a Legend(《罗莎·博纳尔,生命与传奇》), Ashton, D., Browne Hare, D., 纽约, 1981, repr., p.187.-
- Rosa Bonheur, sa vie, son oeuvre (《罗莎·博纳尔,她的人生、她的作品》), 安娜·克伦普克,巴黎,Flammarion, 1908, p.323. repr.-
罗莎·博纳尔的好友
-
安娜·克伦普克
-
罗莎·博纳尔肖像(安娜·克伦普克1898年)
-
罗莎·博纳尔(右)与挚友娜塔莉·米卡
-
罗莎·博纳尔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与娜塔莉·米卡及安娜·克伦普克为伴。
注释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