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
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英语: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USHMM)是美国纪念犹太人大屠杀的官方机构,毗邻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美国犹太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提供犹太人大屠杀历史的文件、研究和解释。它致力于帮助世界敌对双方的领袖和公民,防止种族灭绝加强民主[1]。
Remove ads
截至2018年9月,该博物馆的营运预算为1.206亿美元。[2]2008年,美国犹太大屠杀纪念博物馆的预算只有不到7,870万美元(4,730万美元来自联邦拨款,私人捐款3,140万美元),工作人员包括大约2名雇员,650名志愿者,91位大屠杀的幸存者,和17.5万名成员。它在纽约、波士顿、博卡拉顿、芝加哥、洛杉矶和达拉斯设有地方办事处。[3]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自1993年4月22日成立以来,已经接待了将近3,000万访客,包括超过800万学生、91位国家元首和来自132个国家的3,500多名外国官员。博物馆的访客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不到十分之一是犹太人[1]博物馆的馆藏包含超过12,750件文物、4,900万页的档案文件、80,000张历史照片、1000小时的档案影片等。记录了从1933年到1945年,由纳粹在整个德国控制的欧洲地区建立的42,500个隔都和集中营[4]。
Remove ads
历史
总统大屠杀委员会 USHMM 第 14 街入口。 带有圆形开口的大型矩形外墙。 USHMM第14街入口
博物馆入口外观 1978年11月1日,吉米·卡特总统成立了总统大屠杀委员会,由著名作家、活动家和大屠杀幸存者埃利·维瑟尔担任主席。委员会的任务是调查大屠杀受害者纪念碑的创建、维护以及对他们的年度纪念活动进行筹备。1979年9月27日,委员会向总统提交了报告,建议在华盛顿特区建立一个国家大屠杀纪念馆,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国家博物馆/纪念馆、教育基金会和良心委员会。[5]
在1980年美国国会一致投票建立博物馆后,联邦政府在华盛顿纪念碑附近提供了1.9英亩(0.77 公顷)的土地用于建设。在Richard Krieger和随后的叶沙豪·温伯格(Jeshajahu Weinberg),活动家迈尔士·勒曼的领导下,从公众筹集了近 1.9亿美元用于建筑设计、文物收购和展览创作。1988年10月,罗纳德·里根总统奠定了这座博物馆由建筑师詹姆斯·英戈·弗里德设计,并在1993年4月 22日进行奉献仪式,来宾则包括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以色列总统哈伊姆·赫佐格、哈维·迈尔霍夫和魏瑟尔担任主席。1993年4月26日,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它的第一位来访者是西藏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6]
Remove ads
该博物馆经常被视为恐怖份子计划的袭击目标。2002年,联邦陪审团判定白人至上主义者莱奥·费尔顿和Erica Chase计划破坏一系列与美国黑人和犹太社区有关的机构,其中包括USHMM。[7]
2009年6月10日,88 岁的反犹分子者詹姆斯·冯·布伦枪杀了博物馆特别警察史蒂芬·泰隆·约翰斯。[8]当时约翰斯和冯布伦受到重伤,被救护车送往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约翰斯后来因伤不治身亡。并在USHMM的官方纪念馆中获得永久荣誉。有犯罪记录的冯布伦在联邦刑事审判结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巴特纳联邦监狱去世。[9]
建筑设计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由贝聿铭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詹姆斯·英戈·弗里德与精金亚历山大建筑事务所联合设计,其建筑理念则成为“记忆的共鸣器”。[10]建筑的外部消失华盛顿的新古典主义、格鲁吉亚和现代建筑中, 从入口进入后,每个建筑特征都成为了大屠杀典故的新元素。
在设计建筑时,弗里德研究了二战后的德国建筑,并参观了整个欧洲的大屠杀遗址。博物馆建筑和其中的展览旨在唤起欺骗、恐惧和庄严感,与与华盛顿特区公共建筑相关的舒适和宏伟形成鲜明对比。[11]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建设的其他合作伙伴包括 Weiskopf & Pickworth、科森蒂尼协会、朱尔斯·费舍尔和 Paul Marantz,他们都来自纽约市。为该项目选择的结构工程公司是西弗鲁德协会。博物馆的剧院和礼堂由纽约市的Jules Fisher Associates建造。常设展览则由拉尔夫·阿佩尔鲍姆协会规划。[12]
-
位于拉乌尔·瓦伦堡广场的入口,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广场
-
USHMM 中的桥梁。蓝色玻璃上刻有在大屠杀期间丢失的名字和地点。
-
见证大厅上的玻璃桥。
收藏
博物馆的藏品包括艺术品、书籍、小册子、广告、地图、电影和历史影像、音频和影像证词、音乐和录音、家具、建筑残骸、模型、机械、工具、缩微胶卷和政府文件缩微胶卷等官方记录、个人物品、个人文件、照片、相册和纺织品。[13]
争议
该博物馆因拒绝处理当代事件中的种族灭绝问题而受到批评。2017年,它撤回了一项关于叙利亚内战的研究。[14][15]2019年6月,在美国代表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将美国南部边境沿线的拘留营描述为“集中营”之后,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参与了一场关于适当使用大屠杀相关术语的公开辩论,并且用了“永不再来”这句话。[16]大屠杀纪念博物馆随后发表了一份声明,宣称它“明确拒绝在大屠杀和其他历史或当代事件之间建立类比的努力”。[17]数百名历史学家和学者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要求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撤回该声明,称其为“大屠杀和种族灭绝的主流学术研究相去甚远的激进立场。这使得从过去学习教训几乎是不可能的。”[18]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