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国队长 (电影)
2011年美國超級英雄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国队长:复仇者先锋》(英语: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是一部于2011年上映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改编自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美国队长的故事,由漫威影业制作,并由派拉蒙影业负责出品及发行[a]。该片为漫威电影宇宙系列中的第5部作品,亦为最后一部由派拉蒙影业制作及发行的漫威电影宇宙的作品。乔·约翰斯顿执导,克里斯多佛·马库斯与史蒂芬·麦费利共同编剧,由克里斯·伊凡、汤米·李·琼斯、雨果·威明、海莉·艾特沃、赛巴斯汀·史坦、多明尼克·库柏、尼尔·麦克唐纳、德瑞克·路克及史丹利·图奇主演。背景主要设定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讲述了史提芬·罗杰斯,一位来自布鲁克林的体弱男孩的故事,史提芬被注入血清后,被改造成了超级士兵“美国队长”,而且他必须奋力阻止红骷髅凭借“宇宙魔方”来统治世界的阴谋。
电影于2011年7月19日在好莱坞首映,美国则于同年7月22日发行。本片收获了影评人的积极评价,并在商业方面取得成功,全球总票房逾3.7亿美元。蓝光及DVD版本于2011年10月25日推出。续集《美国队长2:酷寒战士》的上映日期设在2014年4月4日。
Remove ads
剧情
2012年,一群科学家在北极冰层上找到一架坠毁沉冰数十年的大型飞机,进入内部探查时寻获一个被冰封住的蓝红星条“盾牌”。1942年3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占挪威滕斯贝格遭纳粹德国属下的神秘犯罪组织“九头蛇”大举进攻,首领约翰·施密特闯入一座教堂,寻获一个被封存多年的外星文物宇宙魔方,离开前枪杀试图警告他的修士,并摧毁整座村庄以实施灭口。
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少年史提芬·罗杰斯因为看不惯德国在欧洲的暴行,决心参军为国效力,但因身躯矮小且体弱多病而连续五次申请都被拒绝。史提芬陪同他的挚友巴奇·巴恩斯前往在皇后区举办的“未来世界博览会”,庆祝巴奇在前往欧洲参战前的最后一晚。史提芬决定再次到当地的募兵处碰碰运气,在场的军方科学家亚拉伯罕·艾斯金偶然听见史提芬对从军的热情,赏识他的决心之下动用人际关系让他通过体检,并将他列入军方秘密科学计画的候选人之一。成功入伍的史提芬开始严格训练,尽管体能不好、排名榜末但依然永不放弃,并在一次手榴弹考验之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此同时,施密特命令科学家阿尼姆·索拉提炼出魔方的能量,成功将能量与九头蛇研发的高科技武器融合。他认为实验成果足以改变世界格局,便将德国本土也列入袭击目标之一。
实验当天,史提芬体内被注入艾斯金研发的“超级士兵血清”,随著能量值达到百分之百,史提芬从一名柔弱男子转变成一名高大威猛的超级士兵。就在所有人庆贺时,一名冒充美国国务院官员的九头蛇组织间谍趁机抢走最后一瓶血清,并在枪杀艾斯金后逃跑。愤怒的史提芬全力追逐间谍,在他企图乘坐一架小型潜水艇逃跑时将他抓回,但间谍喊著“九头蛇万岁”的宣言后立刻服毒自尽。首次见识到九头蛇的行事手段,菲利普上校决定跟佩姬·卡特和霍华·史塔克一同前往欧洲,参议员则让史提芬成为军方代言人来募集战争债券,并为其定下“美国队长”这个名号。史提芬虽然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但来到西欧前线后却惹来一众士兵的嘲笑,由此意识到自己只是政府用来募款的“小丑”。当他从一群107营的伤兵的口中得知好友巴奇已经被敌军俘虏的消息后,决定不顾军令前去营救他。
靠佩姬和霍华的帮助,史提芬潜入九头蛇的武器制造厂,释放所有战俘后救出即将被送去做某种人体实验的巴奇。施密特启动基地自毁后站在楼顶上与史提芬对峙,撕下其脸庞后展示他在经历艾斯金最初的实验后留下的“红色面孔”,扬言他们俩早已超越人类。救援行动成功的史提芬带领所有的战俘返回营区,获得所有人的鼓掌和欢呼。史提芬此后便到前线作战,与巴奇和几名被救出的士兵提摩西·杜根、盖比·琼斯和吉米·森田等人组成咆哮突击队,联合摧毁九头蛇的大部分基地和工厂,同时在一场雪山货运火车的任务中抓获索拉,但巴奇作战时不幸坠下山崖而宣告阵亡[d]。
因挚友丧生而陷入悲愤的史提芬,靠索拉口中的情报独自冲入九头蛇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总部。史提芬首先独自上阵故意被俘,从而达到声东击西的目的。佩姬则率领突击队全面进攻总部,令敌军几近全军覆没。施密特搭上他用来摧毁各国主要城市用的轰炸机飞离基地,而菲利普和佩姬则驾驶施密特的专车及时将史提芬送上飞机。史提芬与施密特在驾驶舱中展开最终对决,两者的打斗不慎使能量机器受损,当施密特空手握住魔方检查时,魔方突然释出一股巨大能量,让施密特消失于能量形成的虫洞之中[e]。魔方随即熔通飞机落入海中,而史提芬得知飞机受损严重,加上航向将是家乡纽约,因此决定做出牺牲、将飞机迫降在附近冰面上。史提芬陪通讯设备另一头的佩姬进行最后的谈心,两人约定好在下次见面时共舞,信号随著坠机而断讯,留下佩姬泣不成声。
战争结束后,世界欢庆欧洲解放,众突击队成员举杯纪念英勇牺牲的史提芬。霍华在北极冰河中尝试寻找史提芬时,找到掉在海底的魔方而将其封存。后来,史提芬突然从一间地点未知的病房中醒来,一名女子进来向他打招呼。但史提芬却因收音机播放过时的美国职棒比赛而发觉时代错误,冲出去时发现该病房只是布景,逃出大楼后奔跑至现代的纽约市时报广场。神盾局局长尼克·福瑞现身帮他解围,向史提芬表示他已经沉睡七十年。在片尾彩蛋中,刚迎接现代的史提芬在一间拳击场安顿下来,而福瑞前来拜访史提芬,声称世界现在需要他来拯救[f]。
Remove ads
演员

- 一名体弱多病的年轻人,透过实验血清将人体机能提升到极致,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美国效力。
- 汤米·李·琼斯 饰演 查斯特·菲利普
- 美国陆军上校,史提芬的上司,改造超级士兵计画的领导人。
- 雨果·威明 饰演 约翰·施密特/红骷髅
- 犯罪组织九头蛇的指挥官,计划利用宇宙魔方来统治世界。
- 新兵女教官,菲利普的同事,对史提芬有好感。
- 美国陆军军士,史提芬的挚友及咆哮突击队员。
- “钢铁人”东尼·史塔克的父亲,在二战时期为美国政府工作。
- 尼尔·麦当诺 饰演 提摩西·“唐·唐”·杜根
- 咆哮突击队员。
- 德瑞克·路克 饰演 盖比·琼斯
- 咆哮突击队员。
- 肯尼斯·崔 饰演 吉米·森田
- 日裔美国人,咆哮突击队员。
- 布鲁诺·里奇 饰演 札克·德尼尔
- 法国人,咆哮突击队员。
- JJ菲尔德 饰演 詹姆斯·蒙哥马利·佛斯沃
- 英国人,咆哮突击队员。
- 史丹利·图奇 饰演 亚拉伯罕·艾斯金
- 创造超级士兵血清的科学家[7]。
- 神盾局的局长,于片尾客串,协助史提芬回归世界。
Remove ads
发行

《美国队长:复仇者先锋》的全球首映礼定在2011年7月19日于好莱坞加利福尼亚的埃尔卡皮坦剧院举行[8]。该片也于同年7月21日在圣地牙哥国际漫画展上放映[9]。7月22日开始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10][11]。
回响
该片获得多数影评人的好评。根据评论汇总网站烂番茄汇总的276篇评论文章,80%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使之获得“认证新鲜”标识,平均打分为7分(满分10分)[12]。在Metacritic上,43位影评人共给予了66分的分数(满分100分),这部电影获得了“普遍好评”。[13]据CinemaScore调查,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A-”[14]。
电影在北美的总票房为1.767亿美元,其他地区1.939亿美元,全球共计3.706亿美元[6]。
《美国队长:复仇者先锋》于2011年7月22日在美国开始发行,并在午夜场中进帐400万美元,较同年早些时候上映的超级英雄电影《雷神索尔》、《绿光战警》及《X战警:第一战》来得高,而这三部的午夜场收入皆落在325万至350万美元之间[15]。星期五,电影于美国及加拿大收获2,570万美元,位居票房冠军[16]。《美国队长:复仇者先锋》在其首映周共收益6,510万美元,其成绩为2011年超级英雄电影中的第二高,仅次于《雷神索尔》(6,570万美元)[17]。该片也是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之中,票房排名第三高的一部,列于《抢救雷恩大兵》及《珍珠港》之后[18]。
台湾方面,最终全台票房为新台币1.22亿元[19]。
Remove ads
续集
续集《美国队长2:酷寒战士》改由罗素兄弟执导,于2014年4月4日在美国上映[27][28]。克里斯·伊凡、赛巴斯汀·史坦、海莉·艾特沃、汤米·李·琼斯与山谬·杰克森皆会回归在续集中饰演美国队长、酷寒战士、佩姬·卡特、阿尼姆·索拉及尼克·福瑞。史嘉蕾·乔韩森、安东尼·麦基和劳勃·瑞福则分别在续集中饰演娜塔莎·罗曼诺夫/黑寡妇、山姆·威尔森/猎鹰与亚历山大·皮尔斯[29]。
而系列第三作《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于2016年5月6日在美国上映,仍由罗素兄弟担任导演[30][31]。伊凡、乔韩森、史坦和麦基皆回归诠释于《美国队长2:酷寒战士》中的角色[32][33],而小劳勃·道尼则在该片里饰演东尼·史塔克/钢铁人,保罗·贝特尼、杰瑞米·雷纳、唐·奇铎、伊莉莎白·欧森、保罗·路德与威廉·赫特则分别饰演幻视、克林特·巴顿/鹰眼、詹姆士·罗德/战争机器、汪达·马克希莫夫/绯红女巫、史考特·朗恩/蚁人及撒迪厄斯·罗斯[34],这些演员都曾在先前的漫威宇宙电影(MCU)中以其角色出演,且新增了两名超级英雄角色,查德维克·博斯曼和汤姆·霍兰德分别饰演帝查拉/黑豹和彼得·帕克/蜘蛛人。
Remove ads
轶事
饰演美国队长的克里斯·伊凡在拍摄期间,全是戴着假发和假头皮上阵。原因是制作组认为他原来的发型不够整齐和造形不符合美国队长的气质,再加上拍摄时要长期维持他的发色和长度也很麻烦,所以决定打造一顶假发让他呈现最完美的美国队长角色[35]。
备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