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日安保条约
历史条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利坚合众国与日本国之间互相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日语:日本国とアメリカ合衆国との間の相互協力及び安全保障条約/にほんこくとアメリカがっしゅうこくとのあいだのそうごきょうりょくおよびあんぜんほしょうじょうやく Nihon-koku to Amerika-gasshūkoku to no Aida no Sōgo Kyōryoku oyobi Anzen Hoshō Jōyaku,英语:Treaty of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简称《美日安保条约》或《安保条约》,为美国与日本于1960年1月19日在华盛顿签订的安全互助条约。此条约宣示两国将共同维持与发展武力以抵御武装侵略,且同时也将一国受到的攻击认定为对另一国的危害,也包括美军驻日的条文。此条约在冷战时期强化了美日关系,也包括了后来进一步的国际合作与经济合作的条款。该条约用以取代1951年的美日旧安保条约。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翻译:美利坚合众国与日本国之间互相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

Remove ads
背景

条约内容
缔约国的每一方都认识到:对在日本管理下的领土上的任何一方所发动的武装进攻都会危及它本国的和平和安全,并且宣布它将按照自己的宪法规定和程序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任何这种武装进攻和因此而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必须按照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规定立即报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了为恢复和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所必需的措施时,必须停止采取上述措施。
— 美日安保条约 第五条[1]
条约首先规定,每个国家都将寻求和平解决任何国际争端。该条约还包括联合国在处理侵略问题上的作用。
第2条普遍呼吁两国在国际关系和经济方面加强合作。1961年6月,在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日本首相池田勇人举行的首脑会议上,该条款付诸实施,成立了三个内阁级协商委员会——美国-日本文化教育交流会议(CULCON)、美国-日本科学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日本贸易和经济事务联合委员会,这三个委员会仍在以某种形式运作。
第3条要求美国和日本发展和维持武装力量,防御入侵。
第4条表明,美国将与日本就如何使用驻日美军进行协商。
第5条规定,如果日本受到第三方攻击,美国有义务保卫日本。
第6条明确授予驻日美军的权利,但须另行谈判达成详细的“行政协议”。
第7条规定,该条约不影响美国或日本在《联合国宪章》下的权利和义务。
第8条规定,该条约将由美国和日本根据各自的宪法程序批准,并将在东京签署和交换之日生效。
第9条规定,1951年在旧金山签署的先前条约在当前条约生效时失效。
第10条允许在最初的10年期限后废除条约,如果任何一方提前一年通知另一方希望终止条约。
条约还规定,驻日美军的部署发生重大变化或使用日本基地进行除自卫以外的作战行动之前,将咨询日本政府。条约包括两国对驻日美军在日本犯下的罪行的管辖范围。
Remove ads
民众反对

尽管新条约优于1951年的旧条约,但日本许多政治派别都对美国在日本领土上的驻军表示不满,并希望完全废除条约。1959年成立了防止修订安全条约人民委员会,以协调参与反对批准修订后条约的各种公民运动。1959年3月,人民委员会最初由134个成员组织组成,到1960年3月已发展到1633个附属组织。成员团体包括工会、农民和教师工会、诗坛、剧团、学生和妇女组织、母亲团体、日本社会党和日本共产党附属团体,甚至一些保守的商业团体。1959年3月至1960年7月,人民委员会共举行了27次全国性的群众抗议活动。
面对民众的反对和社会党在国会的阻挠,岸信介首相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在艾森豪威尔定于6月19日抵达日本之前及时通过该条约。最后,在1960年5月19日“五四事件”中,岸信基突然呼吁对该条约进行快速投票。当社会主义国会议员试图静坐阻止投票时,岸信介向国会介绍了500名警察,并让警察将他们从国会大厅中带走,并在只有他自己政党的成员在场的情况下强行通过了该条约。

岸信介的行为被广泛认为是反民主的,并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各政治派别的愤怒。此后,反条约抗议活动大规模扩大,日本劳动组合总评议会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罢工,涉及数百万工会会员,全国各地城镇的大批人群游行,数万名抗议者几乎每天都聚集在国会周围。6月10日,哈格蒂事件中,数千名抗议者围攻了一辆载有艾森豪威尔新闻秘书詹姆斯·哈格蒂的汽车,砍断了轮胎,砸碎了尾灯,汽车前后摇晃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乘客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直升机救出。在1960年6月15日,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联合的学生试图袭击国会大厦,与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一名东京大学女学生桦美智子被杀。
岸信介迫切希望在任期内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来接待艾森豪威尔的访问,他希望通过召集日本自卫队和他的朋友、与极道(黑帮)有联系的右翼“中间人”儿玉誉士夫提供的数万名右翼暴徒,在艾森豪威尔到来之前及时保护街道。然而,他的内阁劝他放弃这些极端措施,此后他别无选择,只能取消艾森豪威尔的访问,因为担心他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并宣布自己辞去首相职务,以平息民众对他的行为的普遍愤怒。
条约批准
1960年1月19日,新的美日互助安全保障条约在华盛顿特区签订。1960年2月5日,此条约送交日本国会批准时,曾激起关于美日关系的激烈辩论,并在左派反对党的竭力反对下引发议会暴力事件;最后日本众议院终于在1960年5月20日在自民党占多数的情况下,强行通过承认此条约。在野社会党代表曾联合抵制众议院会期,并尝试阻止执政自民党的国会议员进入众议院,但警察强行将之驱散。在这之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左派学生和工会示威运动,是为安保斗争,使得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决定取消原定访问日本的行程。日本参议院未在众议院承认后的30日内投票表决,因此在1960年6月19日条约自动通过,而时任日本首相岸信介在条约通过后辞职。
后果
反美抗议和艾森豪威尔取消访问使美日关系陷入二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美国新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任命日本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埃德温·赖肖尔为美国驻日大使,而不是职业外交官,并邀请日本新任首相池田勇人成为他任期内第一位访问美国的外国领导人。在1961年6月的峰会上,两国领导人同意,今后两国将作为盟友进行更密切的磋商,类似于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密切关系。
确保修订后的条约通过的艰难过程及其引发的暴力抗议促成了两国之间的秘密条约文化。两国没有将有争议的问题公开,而通过是秘密谈判扩大条约的范围。20世纪60年代谈判达成的秘密协议直到几十年后才被曝光,这些协议允许携带核武器的美国海军舰艇“过境”日本港口,允许美国核动力舰艇在日本水域排放放射性废水,并允许美国在1972年冲绳回归日本后将核武器引入美国在冲绳的基地等秘密协议。
在20世纪60年代,左翼人士期待着修订后的条约在70年代到期时结束,以此作为试图说服日本政府废除该条约的机会。在1968年至1969年日本大学抗议活动中,一些学生组织、社会组织和反越战组织越南和平!市民联合会举行了一系列反对条约的抗议游行。然而,首相佐藤荣作选择完全无视抗议活动,并允许条约自动续签。从那时起,美日双方都没有试图废除条约,驻日美军基地仍然是日本领土上的固定设施。截至2010年,大约85个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部署了44850名美军和44289名家属。
Remove ads
冲绳人对条约的反对

关于驻日美军的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驻军在冲绳县高度集中。美国军事基地覆盖了冲绳约五分之一的地区,驻扎着约75%的驻日美军。与美军有关的摩擦、争端和环境问题让许多冲绳人感到,虽然安全协议可能对美国和日本整体有利,但他们也承担了驻军的负担。
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驻日美军产生的噪音和环境污染。研究发现,长期在冲绳居民区上空飞行的美国军用喷气式飞机的高分贝噪音污染会导致心脏问题,扰乱睡眠,并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2009年,冲绳居民对嘉手纳空军基地和普天间飞行场提起过度噪音诉讼,美军基地分别向居民赔偿5700万美元和130万美元。来自美国基地的有毒化学物质径流、使用贫铀弹的实弹演习以及基地建设和扩建活动污染了冲绳的供水,破坏了冲绳曾经原始的珊瑚礁,降低了冲绳渔业和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冲绳人最强烈的反对来自美军及其家属的犯罪行为,一个例子是1995年三名驻冲绳美军绑架并强奸了一名12岁的冲绳女孩。2008年,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就一系列涉及驻日美军的罪行道歉,包括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冲绳强奸一名14岁的女孩。美国军方还对军事人员及其家属实施了24小时的临时宵禁,以缓解当地居民的愤怒。[2]
这些不满情绪在冲绳引发了一场大规模而持久的反安保条约运动。
Remove ads
民众对条约的支持
尽管冲绳人强烈反对美国在冲绳驻军,但日本的大多数民众都支持条约。尽管条约于1960年首次获得批准时,人们对该条约的看法两极分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日同盟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根据2007年的一项民意调查,73.4%的日本公民对美军在日本的存在表示赞赏。漫画《我们的联盟——持久的伙伴关系》旨在激发公众对这一伙伴关系的积极看法。[3][4]
条约报道
2012年,美国在一份关于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的声明中表示,条约范围涵盖钓鱼岛,美国有责任保护它们。[5]
2019年4月19日,日本和美国证实,条约也适用于遭遇网络攻击。两国还承诺加强在太空战、网络战和电子战方面的防务合作。[6]
参见
- 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