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食奥蝼蛄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食奥蝼蛄虾 (Austinogebia edulis),俗称鹿港虾猴,为蝼蛄虾科奥蝼蛄虾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台湾西部、香港及越南等地。栖息于沙泥滩,挖洞而居。
Remove ads
特征与习性
美食奥蝼蛄虾的甲壳软薄,头胸甲具短三角形额角,下缘有刺,尾柄呈方形;有六只脚,和二只大前螯,身体呈半透明青绿色,挖洞而居,是挖掘地道高手,仿佛个性害羞而内向,平常生活在自己挖的洞穴中,所挖的洞穴深达半米,涨潮时,爬出洞口觅食;退潮时,躲在洞穴内休息。
饮食文化
每年冬末春初产卵,是最佳赏味期,也因此渔民得冒著料峭的海风捕捉。传统的捕捉方式很特别:将水管插入泥沙中,用马达以强劲水柱冲毁虾猴的洞穴,逼迫它们爬到泥滩上。一般的虾行动敏捷,善于跳跃;虾猴的游泳能力弱,行动又迟缓,手到擒来。
虾猴是鹿港的地标小吃,全台湾只有鹿港地区有人专门捕捉、贩售。
这种食物亦源自清贫年代,线西地区沙质海岸每逢大退潮,潮间带宽达数百公尺,早年物质条件差,土地也贫瘠,妇女及老人往往在退潮时蹲在沙地上挖捕虾猴、赤嘴(国盛蛤),不仅可以贴补家用,也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日久形成当地特产。
早期鹿港地区将虾猴腌渍处理,早餐时配粥食用,所以鹿港地区广传一句俗语:“一只虾猴配三碗糜。”意指腌渍过的虾猴因为味道十分咸,吃一只虾猴得配上三碗粥,这也表现先民生活贫苦的状况。[2]
抱卵的母虾猴用盐腌制,公虾猴和产后的母虾猴则采油炸。虾猴酥是公虾猴和已爆卵的母虾猴裹粉油炸,又将上述油炸海产合并一盘,这种综合酥炸海产,彼此的口感固然存在著些微差异,却又差不多,厚重的胡椒盐已统驭了一切海味。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