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丽花蝴蝶 (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麗花蝴蝶 (歌曲)
Remove ads

美丽花蝴蝶[1](英语:"Butterfly")是美国歌手玛丽亚·凯莉的歌曲,收录自她第六张录音室专辑《美丽花蝴蝶》(1997年),由哥伦比亚唱片于1997年9月作第二支单曲发行。凯莉创作的歌词以丈夫兼哥伦比亚高层汤米·摩托拉英语Tommy Mottola的角度出发,透露出她渴望摩托拉在分居期间能对自己讲的话,还伙同沃尔特·阿法纳西夫英语Walter Afanasieff一起制作,并用键盘、合成器编程英语Programming (music)鼓共同编曲。她采用的声线风格——从开始的耳语慢慢过渡到接近结尾时的胸声英语Chest voice——都较为内敛。〈美丽花蝴蝶〉是首流行、流行福音节奏蓝调情歌,而起初是构想成浩室类型作品〈远走高飞〉,后者则由大卫·摩拉利斯英语David Morales参与制作,最后这首放进专辑之馀,还作为单曲的B面

事实速览 美丽花蝴蝶 "Butterfly", 玛丽亚·凯莉的单曲 ...

乐评认为〈美丽花蝴蝶〉是专辑最好的单曲,也是凯莉最出色的声乐表现。歌曲虽入围1998年葛莱美奖英语40th Annual Grammy Awards最佳流行女歌手英语Grammy Award for Best Female Pop Vocal Performance,但全球商业成绩较为平庸,在台湾、克罗埃西亚和西班牙的榜单拿下前十。曲子在美国Hot 100 Airplay取得第16名,为凯莉当时最差的表现。〈美丽花蝴蝶〉在英国最高只有第22位,结束1992年以来连续12首单曲打进前十的纪录。

凯莉和丹尼尔·珀尔英语Daniel Pearl (cinematographer)共同执导音乐录影带,内容包括她逃离住宅和与马匹互动。她在《欧普拉·温芙蕾秀》、《周六夜现场》、《大卫·莱特曼晚间秀》等美国电视节目演唱〈美丽花蝴蝶〉。1998年的美丽花蝴蝶世界巡回演唱会英语Butterfly World Tour也有此曲。〈美丽花蝴蝶〉高居凯莉歌曲的回顾榜单,也包含在合辑《跨世纪冠军精选英语Greatest Hits (Mariah Carey album)》(2001年)和《藏爱-冠军情歌精选英语The Ballads (Mariah Carey album)》(2008年)中。

Remove ads

背景与发行

美国歌手玛丽亚·凯莉于1996年6月结束成功的梦游仙境世界巡回演唱会后回到美国,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并构思1995年专辑《梦游仙境》的后续作品。由于性格和职业差异,她和其唱片公司哥伦比亚负责人汤米·摩托拉英语Tommy Mottola的婚姻一直存有裂缝[2]。摩托拉有天在家给凯莉留下纸条,上面写著艾尔顿·强1975年歌曲〈Someone Saved My Life Tonight英语Someone Saved My Life Tonight〉的歌词“Butterflies are free to fly / Fly away”(大意:蝴蝶能自由飞翔/飞走吧)[3]。凯莉于1996年12月与摩托拉离婚并离开两人共住的家后[2],脑海浮现出旋律和“Don't be afraid to fly / Spread your wings / Open up the door”(大意:不要害怕去飞/展开翅膀/打开大门)这句话,因而形成歌曲的基础〈远走高飞〉("Fly Away")[4]。〈远走高飞〉原先是浩室曲目,但在进一步思考后变成慢歌〈美丽花蝴蝶〉,随后她按照当初设想的那样完成〈远走高飞〉,并取了个副标题〈美丽花蝴蝶再现版〉("Butterfly Reprise")[5]

凯莉于1997年1月开始录制新专辑的歌曲[6],并因〈蝴蝶〉意义将唱片命名为《美丽花蝴蝶[7]。歌曲是整张专的第二首歌,而〈远走高飞〉则是倒数第二首,为〈无论何时呼唤〉("Whenever You Call")和〈美人儿英语The Beautiful Ones〉之间的插曲[8][9]。1997年6月,〈美丽花蝴蝶〉原定是唱片的首发单曲[10]。哥伦比亚在7月转而发行《甜蜜蜜》后[11],9月则把〈美丽花蝴蝶〉送至美国电台,同周在该国释出专辑[12]。作品是《美丽花蝴蝶》的第二支单曲[13],并有多种发行形式,包括成人当代城市当代英语urban contemporary电台[14][15]。《告示牌》评论人杰夫·梅菲尔德(Geoff Mayfield)认为这首歌的强劲表现对提升专辑的商业机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6]

哥伦比亚为了继续销售〈甜蜜蜜〉,所以没在美国零售店卖〈美丽花蝴蝶〉[17]。单曲于1997年11月24日以卡带和两张CD的形式在英国释出[18],三天后则以迷你CD单曲在日本发行[19]。〈远走高飞〉作该曲的B面,并出现在1998年的加大单曲和第五支单曲〈我的一切〉的12英吋黑胶唱片英语Twelve-inch single[20][21][13]。〈美丽花蝴蝶〉有收录在凯莉的合辑《跨世纪冠军精选英语Greatest Hits (Mariah Carey album)》(2001年)和《藏爱-冠军情歌精选英语The Ballads (Mariah Carey album)》(2008年)[22]。2020年8月20日,哥伦比亚和遗赠唱片英语Legacy Recordings在庆祝凯莉30年职业生涯的宣传活动MC30发行数字迷你专辑[23][24]

Remove ads

创作

音乐

Thumb
凯莉与沃尔特·阿法纳西夫英语Walter Afanasieff(摄于2011年)共同制作〈美丽花蝴蝶〉

〈美丽花蝴蝶〉是首流行[25]、流行福音[26]节奏蓝调的慢情歌[27][28],时长4分34秒[29]。凯莉自作词之馀,还与长期合作人沃尔特·阿法纳西夫英语Walter Afanasieff作曲[8][30]。录音主要在巴哈马方位点录音室英语Compass Point Studios进行[31],而额外的制作由渴望录音室(Crave Studios,纽约)、金曲工厂英语The Hit Factory(纽约)和威利世界(WallyWorld,加州)负责[8]。达纳·乔恩·查佩尔(Dana Jon Chappelle)、麦克·史考特(Mike Scott)和大卫·格里森(David Gleeson)负责歌曲的音讯工程,并有伊恩·达尔塞默(Ian Dalsemer)和奥利佛·“维兹”·伯恩(Oliver "Wiz" Bone)协助。曲目有加入阿法纳西夫的键盘、合成器编程英语Programming (music),丹·谢伊(Dan Shea)额外的键盘、编程鼓和电音设计[8],而钢琴则占主要部分[32]。凯莉和阿法纳西夫制作完歌曲,米克·古兆斯基(Mick Guzauski)就在渴望混音,鲍伯·鲁德威格英语Bob Ludwig则在缅因州波特兰的通路母带(Gateway Mastering)制作母带[8]DJ格雷戈英语DJ Grego、DJ迷因(DJ Memê)和不定形(Amorphous)随后制作多首混音[33][34]

乐评认为作品制作精良[A]。《巴尔的摩太阳报》的J·D·孔西丁英语J. D. Considine表示“其拥有全部节奏蓝调传统的标杆——温柔清脆的钢琴声、缓慢到沸腾的节奏编排,及福音流派的副歌旋律”[36]。虽然凯莉形容〈美丽花蝴蝶〉与过去和阿法纳西夫合作的作品那些截然不同[31],但乐评觉得差不多[B],而作者安德鲁·陈(Andrew Chan)和汤姆·雷诺兹(Tom Reynolds)则有考虑到凯莉情歌的创作特征[40][41]。《卫报》的亚历克斯·彼得里迪斯英语Alexis Petridis称这首歌比较容易在90年代初发行[42]。传记作家克里斯·尼克森英语Chris Nickson总结此曲为“更丰富、更性感、更处于她爱的节奏蓝调领域里”[43]

歌词

〈美丽花蝴蝶〉的歌词结构为两段主歌、桥段,及重复四次的副歌[8]。《纽约时报》的尼尔·史特劳斯英语Neil Strauss称字里行间中的飞行是自由的隐喻,并透过“美丽的脆弱象征”蝴蝶具现化[44]。乐评认为歌曲氛围正向[C]且鼓舞人心[D]。《告示牌》的莎曼珊·徐(Samantha Xu)和《诚恳家日报》的约翰·索德(John Soeder)觉得〈美丽花蝴蝶〉有助在情绪上适应新生[32][50]。凯莉音乐首次出现的个人自主权被看作歌词主题[E],《Vulture》的林赛·多宾斯(Lindsey Dobbins)称其为“玛丽亚·凯莉的独立宣言”[54]。《娱乐周刊》的大卫·布朗英语David Browne (journalist)和《战鹰报告英语Gavin Report》的安妮特·M·赖(Annette M. Lai)表示歌词运用了爱一个人足以让他离开的格言[26][55]。部分人觉得作品有在模仿斯汀的1985年歌曲〈If You Love Somebody Set Them Free英语If You Love Somebody Set Them Free[F]

乐评把〈美丽花蝴蝶〉与凯莉和摩托拉的分开联系在一起[G]。歌词“Blindly I imagined I could / Keep you under glass”(大意:我盲目地认为我能/用玻璃杯困住你)尤其引发讨论。《村声》的迈克尔·穆斯托英语Michael Musto称这些作为证据表明凯莉在关系中“把自己塑造成压制者”[60]。《PopMatters》的彼得·皮亚特科斯基(Peter Piatkowski)反而认为这话展现了凯莉感受到自己受到压制[61]。《偏锋杂志》的里奇·朱兹维亚克(Rich Juzwiak)把歌词比作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凯莉设身处地接受摩托拉对她的所做之事[62]。《里士满时报排程》撰稿人梅丽莎·鲁吉里(Melissa Ruggieri)觉得这句话体现出“凯莉毫不掩饰承认自己破碎的婚姻以及这对她心理的影响”[49]。其他人则不太相信这首歌是专门讲两人关系[H]

凯莉曾多次谈到曲目含义。专辑发行后,她表示这是“一首力量之歌,讲述足够强大时可以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并有强大的内心学会放下”[7]。她于2003年则称这是“我渴望别人对我倾诉的心愿单,而我创作时感觉在和别人说话一样”[65],并在四年后明确告知这是从摩托拉的角度出发,其中包括她决定离婚前希望他能说的话和做的事[66]

Remove ads

声音

乐评认为凯莉的声线较为内敛[I]。〈美丽花蝴蝶〉是凯莉在职业生涯中首次以高声调且温柔的耳语演唱[62],她从第二段正歌过渡到假音,并从桥段开始用胸声英语Chest voice[27][36]。《春田市领袖报英语Springfield News-Leader》的马克·麦瑞蒙(Mark Marymont)觉得歌曲把“她不真实的声音(变得)出神入化”[67]。徐表示她的声乐表现有种从脆弱走向稳定的感觉[50]。凯莉认为是巴哈马的录制才有这种发声形式,并补充:“这一切都关乎那里完全自由的感觉。演唱风格实际上是当时从你嘴中吐出的话,这只能靠灵感”[31]

〈美丽花蝴蝶〉的合音是凯莉、梅洛妮·丹尼尔斯(Melonie Daniels)和玛丽·安·塔图姆(Mary Ann Tatum)负责[8],后两人在副歌歌词“Spread your wings and prepare to fly / For you have become a butterfly”(大意:请你展翅高飞/你才能真正成为蝴蝶)抽唱英语Belting (music),《告示牌》称如同圣歌[37]。《费城每日新闻英语Philadelphia Daily News》的乔纳森·塔基夫(Jonathan Takiff)感觉凯莉的和声让人想起1939年歌曲〈And the Angels Sing英语And the Angels Sing[68]。孔西丁表示声音听起来“浮于主题之上,就像烟囱上的一缕烟”[36]

Remove ads

〈远走高飞〉(美丽花蝴蝶再现版)

〈远走高飞〉(美丽花蝴蝶再现版)时长3分49秒[29],评价称其为〈美丽花蝴蝶〉的舞曲[69]迪斯可[28]浩室[70]深度浩室版本[47]。凯莉和大卫·摩拉利斯英语David Morales一起制作和编曲作品[8],后者曾参与〈梦幻〉(1995年)的混音版[47]。摩拉利斯和富家哲(Satoshi Tomiie)添加额外制作,而彼得·“斯基”·施瓦茨(Peter "Ski" Schwartz)弹奏键盘[8]。凯莉有引用歌曲〈Someone Saved My Life Tonight〉的字词,所以艾尔顿·强和伯尼·陶平英语Bernie Taupin被划分为作词人[5][8]。戴夫·“EQ3”·苏斯曼(Dave "EQ3" Sussman)和达纳·乔恩·查佩尔在安·明西利(Ann Mincielli)的协助下负责〈远走高飞〉的音讯工程。摩拉利斯和小赫伯·鲍尔斯(Herb Powers Jr.)分别在在纽约的四胞胎录音室(Quad Studios)和声音权力之家(Powers House of Sound)进行混音及制作母带[8]

《偏锋杂志》的艾瑞克·亨德森(Eric Henderson)称〈远走高飞〉是首“花俏又粗糙”的曲目[9]。英国教授海勒姆·佩雷斯(Hiram Perez)在《暗箱英语Camera Obscura (journal)》撰文称词曲受到嘻哈循环乐句的影响[71],并将其概括成“就像融合了律动感的敲击乐、迪斯可和福音的国歌,集合在一起就碰撞出同性恋乐音的所有词汇”[70]。和声也贯穿了整首歌[72],当中除了凯莉之外,还有玛丽·安·塔图姆和梅洛妮·丹尼尔斯[8]。凯莉在这首歌有用哨音转音ad-lib,而前者在〈美丽花蝴蝶〉则较少听到[47][48][72]。《Muzik英语Muzik》的西穆斯·哈吉英语Seamus Haji称这首歌是她的声乐展示[73]

Remove ads

专业评价

乐评认为〈美丽花蝴蝶〉是专辑最佳[J]。歌曲在凯莉的音乐作品中排名较高,其在最佳单曲的排行榜分别位列第25(《卫报》)[42]、第22(Cleveland.com[76]和第5(《Vulture》)[54],而在最佳歌曲的榜单则排在第59(《告示牌》)[50]、前十(《娱乐周刊》)[77]和第2(《同志时报英语Gay Times》)[78]

歌词的评价较褒贬不一。《告示牌》的编者认为很高级[37][47],但《奥斯汀美国政治报英语Austin American-Statesman》的迈克尔·科科伦(Michael Corcoran)和《沙加缅度蜜蜂报》的J·弗瑞德·迪拉克(J. Freedom du Lac)却觉得像是未完成[56][79]。《韦科先驱论坛报英语Waco Tribune-Herald》的格雷·卡维特(Grey Cavitt)称蝴蝶的主题是“空泛且不周密的贺卡来构建出一首歌”[80],皮亚特科斯基却觉得这个比喻是对凯莉遭遇的真实描绘[61]。音乐也有收获多方意见。赖和《水牛城新闻报》的安东尼·维奥兰蒂称制作强而有力[53][55],麦瑞蒙和雷诺兹则觉得难以忍受[41][67]。《旧金山纪事报》的盖瑞·葛拉夫英语Gary Graff表示歌曲是凯莉“腻味情歌物料”的典例[28]。《华盛顿邮报》的理查德·哈灵顿感觉其突出了她的声音[63]

评论称凯莉的声乐表现是职业生涯中最佳[K]。她内敛的发声风格受到好评。《音乐周刊》写道:“凯莉不再为了唱歌而过度唱歌,她的声音从未如此惊艳”[83]。孔西丁认为其跟蝴蝶一样“精致和优美”[36],《亚特兰大宪法报》的索尼娅·穆雷(Sonia Murray)觉得这是艺术进步的证明[59]。《今日美国》的影评人史蒂夫·琼斯称〈美丽花蝴蝶〉体现凯莉不同凡响的声乐技巧[39],《明星纪事报英语The Star-Ledger》的杰·勒斯蒂格(Jay Lustig)却认为歌声让歌曲主题黯然失色[84]。〈美丽花蝴蝶〉在1998年葛莱美奖英语40th Annual Grammy Awards入围最佳流行女歌手英语Grammy Award for Best Female Pop Vocal Performance,但输给萨拉·麦克拉克伦的〈Building a Mystery英语Building a Mystery[85]

〈远走高飞〉在《美丽花蝴蝶》的序列位置遭到批判。卡维特和《世纪报》的卡萝·尔纳德(Carol Nader)质疑〈美丽花蝴蝶〉先出现的话,其的存在意义[80][86]。《Vibe英语Vibe (magazine)》的普雷齐·布朗(Preezy Brown)认为虽然歌曲时长较短,但品质能媲美其他歌曲[72]。《告示牌》的约翰·奥布莱恩(Jon O'Brien)称这“是首有说服力的娱乐(产物),你会希望凯莉能制作整张充满类似舞曲的专辑”[47]

Remove ads

商业表现

评论原预计〈美丽花蝴蝶〉会取得商业成功[L],但由于没在美国零售贩卖,所以无法打进Billboard Hot 100[88]。歌曲反而在分支榜Hot 100 Airplay最高拿下第16位,却是凯莉当时职业生涯中上榜作品的最低[89]。〈美丽花蝴蝶〉在Hot R&B Airplay英语R&B/Hip-Hop Airplay位列第27名,成为第三低的在榜歌曲[90]。这是她第九首进入Rhythmic Top 40英语Rhythmic (chart)前十,该榜是衡量曲目在成人当代电台英语Rhythmic contemporary播放的情况[91]金色德比的丹尼尔·蒙哥马利(Daniel Montgomery)称歌曲于Adult Contemporary位列最高11位,是在该国最显著的榜单成绩[92]

〈美丽花蝴蝶〉在全球音乐榜单表现平平[72]。其在台湾销售榜(第9)[93]、克罗埃西亚(第3)和西班牙(第4)的电台榜位列前十[94][95]。歌曲在纽西兰最高峰进入第15名[96],并在义大利(第13)、法国(第14)和英国(第15)的电台榜打进前20位[97][98]。曲目在加拿大电台榜的顶峰成绩为第22位[99]。〈美丽花蝴蝶〉在英国首次亮相就取得第22位的最佳成绩,结束了凯莉自1992年〈我将在那里〉连续12首前十单曲的纪录[100][101]。歌曲在其他地方如瑞典(第24)和澳洲(第27)进入前40[102][103]。凯莉于2024年回顾歌曲不太亮眼的商业表现时称:“我爱(〈美丽花蝴蝶〉),我觉得我的铁杆粉丝也喜欢,(这首歌)真的极具意义”[104]

〈远走高飞〉也有入驻英国和美国的舞曲榜。曲目和〈顶端英语The Roof (Back in Time)〉一起在英国《音乐周刊》出版的《唱片镜报》夜店榜英语Record Mirror Club Chart最高达到第25位[105]。〈远走高飞〉在美国的《告示牌》Hot Dance Club Play取得第13位,是当时第三低的入榜歌曲[106]。歌曲在Hot Dance Maxi-Singles Sales拿下更大的成功,其凭借〈我的一天〉连续两个月位居榜首,并在榜单待了近两年,成为她上榜时间最长的歌曲[107]。单曲在该榜1998年年榜拿下亚军,并在1999年年榜位列第28位[108][109]

Remove ads

音乐录影带与现场演出

Thumb
〈美丽花蝴蝶〉的音乐录影带部分灵感来自凯莉的梦境,图中这个镜头被解读成渴望独立

凯莉联合丹尼尔·珀尔英语Daniel Pearl (cinematographer)执导歌曲的音乐录影带[110]。片子的部分灵感来自凯莉吃完褪黑素所做的梦,梦里她在追逐某些东西,但跨过栏杆时刮伤手指,最后也无疾而终[111]。凯莉和演技教练希拉·格雷(Sheila Gray)一起拓展故事情节,格雷称她的公众形象与过去背道而驰,原因是现在“非常深情,人们看到时会非常兴奋”[112]。影片一开始,凯莉摆出像田纳西·威廉斯电影《宝贝儿英语Baby Doll》(1956年)中卡罗尔·贝克一样的姿势,内容讲述年轻女子和老男人的婚姻[113]。随著片子播放,她被人透过窥视孔观察后逃离豪宅,并与小马互动[61][114]

哥伦比亚于1997年释出影片[110],并在两年后收录在视频专辑《环游世界英语Butterfly World Tour[115]。皮亚特科斯基表示“凯莉在楼梯平台歌唱,杆子被光线投射出的巨大影子在她脸上造成竖条纹,这个极具魅力的镜头”象征渴望独立[61]北加州公共广播电视英语KQED Inc.的伊曼纽尔·哈普西斯(Emmanuel Hapsis)就窥视镜和马的镜头认为作品很独特[114]黑人娱乐电视台的乔恩·雷耶斯(Jon Reyes)觉得其“几乎被解读为写给应得自由的马的情书”[116]

凯莉在多地演唱〈美丽花蝴蝶〉。1997年,她在《欧普拉·温芙蕾秀》、《周六夜现场[117]和《大卫·莱特曼晚间秀》等美国电视节目表演歌曲[34]。《滚石》称后者是她演唱生涯中最佳演出[118]。凯莉还在1989年美丽花蝴蝶世界巡回演唱会英语Butterfly World Tour演唱此曲[119]。2022年,作品也被收录进《美丽花蝴蝶》25周年纪念版[34]。她在2024年咪咪庆祝会英语The Celebration of Mimi表演的《美丽花蝴蝶》集成曲有包括这首歌[120]

曲目列表

Remove ads

参与名单

人员名单来自专辑内页[8]

Remove ads

榜单成绩

更多信息 排行榜(1997至1998年), 最高 排名 ...

注释

  1. 诸如《娱乐周刊》的大卫·布朗[26]、《旧金山纪事报》的盖瑞·葛拉夫英语Gary Graff[28]和《圣地牙哥联合论坛报英语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的杰拉尔德·波因德克斯特(Gerald Poindexter)[35]
  2. 诸如《告示牌》[37]、《音乐周刊[38]和《今日美国》的史蒂夫·琼斯(Steve Jones)[39]
  3. 诸如《纽约时报》的乔恩·帕雷莱斯英语Jon Pareles[45]、《芝加哥太阳报》的洛依德·萨克斯(LLoyd Sachs)[46]和《纽约时报》的尼尔·史特劳斯[44]
  4. 诸如《告示牌》的约翰·奥布莱恩[47]、《周日共和报英语The Republican (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的凯文·奥黑尔(Kevin O'Hare)[48]和《里士满时报排程英语Richmond Times-Dispatch》的梅丽莎·鲁吉里[49]
  5. 《告示牌》[51]、《洛杉矶时报》的康妮·约翰逊(Connie Johnson)[52]和《水牛城新闻报英语The Buffalo News》的安东尼·维奥兰蒂(Anthony Violanti)[53]等人都有提到
  6. 奥斯汀美国政治报英语Austin American-Statesman》的迈克尔·科科伦[56]、《堪萨斯城星报英语Kansas City Star》的蒂莫西·芬恩(Timothy Finn)[57]和《诚恳家日报》的约翰·索德[32]有提到
  7. 诸如《洛杉矶时报》的康妮·约翰逊[52]、《温尼伯自由报英语Winnipeg Free Press》的约翰·莱昂斯(John Lyons)[58]和《亚特兰大宪法报英语The 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的索尼娅·穆雷[59]
  8. 诸如《华盛顿邮报》的理查德·哈灵顿(Richard Harrington)[63]天主教新闻服务英语Catholic News Service的查理·马丁(Charlie Martin)[64]和《新海峡时报》的杰拉德·马丁尼兹(Gerald Martinez)[27]
  9. 诸如《巴尔的摩太阳报》的J·D·孔西丁[36]、《里士满时报排程》的梅丽莎·鲁吉里[49]和《亚特兰大宪法报》的索尼娅·穆雷[59]
  10. Vibe英语Vibe (magazine)》的普雷齐·布朗[72]、《代顿每日新闻报英语Dayton Daily News》的A·M·贾米森(A. M. Jamison)[74]和《曼彻斯特晚报英语Manchester Evening News》的保罗·泰勒(Paul Taylor)[75]有提到
  11. AllMusic史蒂芬·托马斯·艾尔维恩英语Stephen Thomas Erlewine[81]、《纪事报英语Chester Chronicle》的凯文·霍华德(Kevin Howard)[82]和《偏锋杂志》的里奇·朱兹维亚克[62]有提到
  12. 诸如《新海峡时报》的杰拉德·马丁尼兹[27]、《圣地牙哥联合论坛报》的杰拉尔德·波因德克斯特[35]和《战鹰报告》的戴夫·肖林(Dave Sholin)[87]
  13. 成绩有包含〈远走高飞〉(美丽花蝴蝶再现版)的大卫·摩拉利斯与富家哲混音版,及〈顶端〉(Mobb Deep混音版)
  14. 成绩有包含〈远走高飞〉(美丽花蝴蝶再现版)
  15. 成绩有包含〈远走高飞〉(美丽花蝴蝶再现版)及〈我的一切〉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