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六九棋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六九棋类,是中国一类传统棋类游戏,游戏人数通常为三人,以手中藏的石子总数或出的指头来决定何方的棋子移动。

历史
此类棋在明朝小说《金瓶梅》就有出现,潘金莲、庞春梅与陈经济曾一同玩此戏[1]。但魏子云对是《金瓶梅》所提的鳖棋儿表示不知是何种棋,注解说:“不知何种棋式。得非今之暗扣名色,相互猜名而翻开定输赢乎!”[2]后学者指出是鳖棋儿是山东的一种三六九棋。这类游戏中,玩家游戏开始时各选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此三组的三个数字,每次玩家手中藏著零到三颗石头,然后一同摊开,若石头总数为己方所选组的数字之一,则该玩家的棋子走一步,以到某处为胜。[3]
这些三六九的数字组合也是习俗上对于日期与方向的迷信[4]。
此类棋在各地名称、图案都不同,如光是在山东,烟台称为摆龙门阵、摆龙,在枣庄称为清趟[5]。
在琦君散文〈乞丐棋〉也出现此类棋。她童年时与邻居老爷爷等人三人一同玩乞丐棋,图案是大十字中间重叠大小两个圈圈代表一口井,东南西三顶端各画一个小圈代表三个起点,北面一个四方框代表佛殿,从各方顶端走到井边是三步,然后必须掉在井里一下,再向前走到佛殿朝圣。[6]
Remove ads
棋具
- 每人一枚棋子、与三颗石头。
- 棋盘各地多有差别,以交叉点、转折点、小圆圈为棋位。有的为十字形、等腰三角、或是多个同心框再往外延伸等。
通规
- 每人各选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此三组的三个数字。
- 每方一枚棋子放于各方起点。
- 每次玩家手中可握零到三颗石头,然后一同出手摊开,若石头总数为己方所选组的数字之一,则己棋走一步。也有用出手指头。
- 棋子若至敌棋处,该敌棋可能会回到起点、或是被压住失去行棋机会。也有的是绕过处于特定位置的敌棋。
- 通常以先至终点、或回到起点为胜。
各地类型
- 一十字型,左、下、右三轴的末端画三痕再接一小圆。上端画九痕,代表上山的阶梯,再接一个代表庙的图案。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小圆。
- 出手时,若加总超过九则重来;若为零,称为“空空手,三六九。”,每人皆走一步。
- 先朝十字中点行走后,再朝庙行走。若至敌棋处,则压住该敌棋,后者失去三次行棋机会,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以先抵达庙为胜。[7]
-
水族的封官棋,又称封棋、官王棋、划拳棋、升官棋、上游棋、乞丐棋。
- 一干字型,线段间各画三痕。上横线的左端称为举人科、中点称为天堂、右端称为进士科;下横线中点称为牢房。
- 起点为下方左、下、右的末端。
- 若总数为己方所选组的数字之一,则己棋走等于总数的步数。
- 绕行路径为出发点→牢房→天堂→举人科→天堂→进士科→牢房→出发点。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当刚好移至牢房、天堂、举人科、进士科该些点,则停止走棋三次。
- 以先回到出发点为胜。[10]
- 一个内画十字的菱形,上端分岔角度呈“山”字型的三条线,这三个上端称为鸡笼,下端分岔角度呈45度的五条线,这者左右两端称为趁圩。下端分岔最外两条末端画一痕;左下、右下两条末端画两痕;正下条端画五痕。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末端。
- 左家棋子靠左行走,中家靠中,右家靠右。当右、左家移动到两条横线中点之一,须各朝右、左至末端,然后下一步原线往返;中家则走中间。若至敌棋处,则压住该敌棋,后者失去三次行棋机会,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以己棋到最上端后,停止不走,等出手时每赢得走棋时,就放下一颗石头。
- 以先放下三颗石头为胜。[13]
-
当地的另一种皇帝棋
- 三长方格以纵线贯穿,中间的长方形内接一横线,纵线上端与长方格的交叉处分岔出角度呈45度的三条线,下端同样在长方格交叉处分岔角度呈45度的三条线。另一种是两长方格以纵线贯穿,下方的长方形内接一横线,纵线上端与长方格的交叉处分岔出三条线并末端画三痕,下端延伸画三痕。
- 起点为上方三轴的末端。
- 先朝下前进。在长方格上以逆时钟绕行,回到轴线再继续往下前进。若至敌棋处,则将该敌棋移回该方起点,称为“打落茅厮坑”。
- 以先到达下方末端为胜。[14]
- 当地口诀有为:“三,东边搬金砖;六,东边向前凑;九、东边站上首。”、“一,西边升一级;四,西边写大字;七,西边宰公鸡。”、“二,南边得金棍;五,南边敲大鼓;八,南边骑大马。”,出子前会一起喊:“出出,不出掌咕嘟(疮包);张张,不张长大疮。”
- 两同心方框,角处以斜线相连,内、外框各代表佛堂、寺庙。外框下边连接一条纵线,在上面画一痕代表庙门。纵线分岔出角度呈45度、各有代表路的三痕的三条线,末端接内有十字的菱形,代表房。分岔处画一圆代表井。
- 起点为菱形的十字交叉点。
- 先朝圆心前进,然后朝上到寺庙后逆时钟绕一圈,再由左下角的斜线进入佛堂。若至处于井的敌棋处,则将该敌棋移回该方起点;若至处于庙门的敌棋处,则该敌棋被压并停止走棋三次。若有三子交叠,而最下面去除剩馀的停止次数,与中间一枚同样再停止三次。其馀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以先到佛堂为胜;或是再往右下角并沿斜线回到寺庙,在往下回到己方起点为胜。[15]
- 一方格以十字贯穿,此方代表城,十字代表十字街,上端接一个横线,代表金顶。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末端。
- 以到上端顶点为胜。其馀规则不明。[16]
- 一方格以十字贯穿,四轴的末端再画三痕。上端接一个内有十字的菱形。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末端。
- 当行到方型,绕一周后朝上行走。当行到菱形时,绕行一周再往上。若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以先抵达菱形最顶端为胜。[17]
-
侗族的鸡婆棋,又称生蛋棋。
- 一田字型,下接十字。十字的左、下、右三轴的末端再画三痕。十字中点与田字间再画一痕。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末端。
- 当行到十字中点,朝上行走。当行到田字时,绕行一周再往上。若至敌棋处,则将该敌棋移回该方起点。
- 以己棋到田字上边点后,停止不走,等出手时每赢得走棋时,就放下一颗石头。
- 以先放下三颗石头为胜。[18]
- 一田字型,下接十字。十字的左、下、右三轴的末端再画三痕。田字再往上一纵线,上接天字。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末端。
- 不像其他先各选一组数字。而是握石后,才各选数字后摊开,猜中者的己棋走一步。如遇二人以上同说一数,不算重来。
- 当行到十字中点,朝上行走。当行到田字时,逆时钟绕行一周再往上。若至敌棋处,则将该敌棋移回该方起点。
- 以己棋到天字顶端为胜。[19]
- 一田字型,上端贯一条两端各有三条线的横线,再往上接内画十字的菱形,正方形的下边中点接分岔角度呈45度的三条线。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末端。
- 两人时,每人六颗棋子,出手时数字超过十则重来。
- 至正方形、或菱形则需逆时钟转一圈再沿中纵线往上。当移动到横线中点,须朝左右两端各一次。若至敌棋处,则该敌棋放回起点。
- 以己棋绕完菱形后沿中纵线至最上端为胜。[20]
-
河南西部的上刀山
- 一长方格以十字贯穿,上、左、右轴三再各画短痕再接小圆,上轴伸延并划上若干横线,中间穿过蝴蝶结形继续延伸再画两短痕,最后接一个ㄩ字型。
- 起点为小圆。
- 先朝长方格前进,以顺时钟绕一圈后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后,朝上移动,同样顺时钟蝴蝶结形后往上至ㄩ字处。若至敌棋处,则该敌棋放回起点
- 以先到ㄩ字相连处为胜。[23]
三人游戏。每人需在“1、4、7”“2、5、8”“3、6、9”三组数中选一组作为代表自己的数字,还需各捡七颗石子,在各自所选方位坐下,将一颗石子摆在面前三角形的底边与中线交点位置。棋盘中三角形为家,中间方形为城,城外方形为庙,家、城、庙间直线为路,所有交叉点皆称为“步”,即要走的点。准备好即可开始游戏,每人将所剩石子放于身后,任选几颗藏于一只手中伸到面前,三人同时摊开,石子相加之和数与代表数字中之一相同者即可将己方之前摆好的石子向前走一步。石子之和为两位数时取个位数为准,若正好是10,则皆不走。在城的中点、庙的中点和城、庙之间的点,若先到者被后到者追上则要被压几年,以示惩罚,一般规定A点3年、B点5年、两点之间1年,1年即一次不准走,被压年数要事先规定好,三人商量决定。当走到终点(庙的中点B),轮到再走时,直接把石子拿回家中,摆在三角形中任意一点。轮到再走时,再将手中一颗石子摆在三角形中的一点上,直至手中石子全部摆在三角形中,最先摆完者,为大官,剩下的两人继续游戏,先摆完者为二官,另一人为三官。到此,游戏还未完,大官要将三人所有的石子藏在身后,任选几颗攥于手中伸到前面让三官猜有几颗,若猜对,石子归三官,若猜错,其所猜数与大官手中实际数之差是几,就要被二官打几下手心,作为惩罚。直至大官手中石子全部被三官猜得,游戏才算结束。[来源请求]
- 当地村有俗谚曰:“待要走,三六九;若要好,三凑巧。”
- 三层同心圆以十字贯穿,十字的四轴皆画一横线,上轴接一梯形代表城。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横线交叉点。
- 先朝圆前进。在圆上绕行,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行到十字中点,朝上行走。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以到城为胜。[24]
- 三层同心圆以十字贯穿,十字的左、下、右三轴皆一内有十字的三角型,上轴接一田字。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三角形底边中点。
- 先朝圆前进。在圆上绕行,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行到十字中点,朝上行走。若至敌棋处,则压住该敌棋。该敌棋若处于大圆,停止行棋一次;若处于中圆,停止行棋二次,若处于小圆或十字中点,停止行棋三次。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以到田字中点为胜。[25]
- 两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上、下各代表天、地。
- 其馀规则不详。[28]
- 三层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上接一个内有十字的菱形。
- 起点为下方三轴的末端。
- 以己棋到菱形内后,称为“吃着桃了”,再折返回各棋的起始点。绕行与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以先回到己棋的起始点为胜。[29]
- 米脂当地四人游戏、三人游戏时的口诀分别为:“李自成,人中人,拦羊就会坐朝廷。三套城,十字心,内外皇城宝殿中。四人玩,六六顺,谁有本事谁逞能。”、“一、四、七,爱赶集,二、五、八,吃好的,三、六、九,喝烧酒,占两头,往前走。”
- 每人一枚棋子、与六颗羊粪。
- 三层同心方格,内有一圆,外贯穿十字四轴,各轴各画一痕再接一小圆。三个正方形由外至内,分别代表外城、内城、皇城,中心称为宝殿;每方的起代表兵马大元帅座,终点为每方的对面,代表皇帝宝座。
- 起点为四轴的小圆。
- 每人各选以下四组之一。
- 0、10、20、21、22、23、24
- 1、4、7、11、14、17
- 2、5、8、12、15、18
- 3、6、9、13、16、19
- 每次大家一同出手,以决定谁可走一步,手中可握零到六颗羊粪。若石头总数为己方所选组的数字之一,则己棋走一步。
- 移动棋子绕逆时钟方向,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正方形中心前进,到中心再往对向轴的皇帝宝座。
- 若至敌棋处,重叠不影响;但若是在宝殿,后者失去三次行棋机会,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以先到皇帝宝座为胜。[30]
-
侗族的天棋
- 三层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各端画三痕。
- 起点为其中三轴线的末端,剩馀一轴的顶端称为天门。
- 移动棋子绕行同心方格,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己棋先到达中心点,则方向改朝天门。绕行方向、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以先到天门为胜。[31]
- 当地有口诀喊:“一四七吃烧鸡,二五八啃南瓜,三六九喝烧酒。”
- 三层同心方格代表方城,以十字贯穿,左、下、右各端画一、二、三痕。上轴有一交叉代表食堂、厕所、与洗手间,上面再三痕,上端接一个内有十字的菱形,代表朝圣庙。
- 选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的玩家起点为分别是左、下、右的末端。若石头总数为零,则选三、六、九的玩家棋子走一步,
- 移动棋子绕行同心方格,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己棋先到达中心点,则方向改朝圣庙。当行到菱形时,绕行一周再往上。若行至敌棋处,则压住该敌棋,后者失去一次行棋机会。绕行方向的规则不详。
- 以先抵达菱形中点为胜。[32]
- 三层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由外到内的方格分别称为外城、内城、紫金城。右、下、左端各画三、二、一痕,上轴画长度呈现由上递增的九痕,称为一台一台。上轴上面再写“天王田”三字,三字亦各为一个棋位。天字左右上画一小圆。
- 起点为右、下、左端三轴线的末端,剩馀一轴的顶端称为天门。
- 移动棋子绕行同心方格,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己棋先到达中心点,则方向改朝上轴。。走到天字后,依序再行左、右、上的小圆。绕行方向、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以先到上面小圆为胜,称为大天王。其他玩家若在左圆、右圆、天字、王字、田字、一台一台、城分别称为左天王、右天王、天使、小王、丞相、部将、守城部卒。[33]
- 三层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十字各端再画一痕。尾端称为大本营。
- 起点为大本营。
- 每次大家一同出手,须以手背向上或手心向上。若有一人与其他人都不同,前者就可走一己子一步。
- 移动棋子是以顺时钟方向绕行,每回到近自己大本营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
- 若至敌棋处,则将该敌棋移回该方起点。
- 以先到达中心点为胜。[34]
- 三层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四轴各接一个内有十字的三角形。
- 起点为下方三轴之一的三角形底边中点。
- 先绕行三角形一周再往方型。当行到方型,绕一周后朝内行走。当行到方型中心,改朝上轴。当行到上轴的三角形时,绕行一周再往上。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以己棋到上顶边后,其他规则不详。
- 以先放完所有石头为胜。[35]
-
另一种鲁西的走北京
- 又称争皇帝、走大马、赶北京、走北京。鲁西当地有口诀为:“一四七,下正西!二五八,下南洼!三六九,东边走!”[36]
- 二或三层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称为北京城,其中十字的一纵线往北画有六痕或九痕,称为炮区,最后一痕再接内有十字的菱形,称为金銮殿。其馀各端画三痕,也有的其他三端再接内有十字的菱形。
- 起点为于西、南、东轴线的末端。
- 移动棋子朝中心前进,然后绕行北京城,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己棋先到达中心点,则方向改朝北。若至炮区,可前进三步。当到金銮殿形顶端,改绕行金銮殿。若至敌棋处,而又不是在炮区,则压住该敌棋,后者失去三次行棋机会,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以绕行金銮殿再先回到金銮殿顶点为胜。[36][37]
- 三层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左、下、右各接一个菱形,上轴画有九痕,再接一个内有十字的三角形底边。交叉点、转折点为棋位。
- 起点一枚己棋放于下方三轴之一的菱形最远的顶角。
- 先绕行菱型再往方型。当行到方型,绕一周后朝内行走。当行到方型中心,改朝上轴。当行到上轴的三角形时,绕行一周再往上。若至敌棋处,叠于该敌棋上面,之后敌方可行棋时需一同移动,直到上面己棋可行棋时主动移开。
- 以己棋到三角形顶边后,再折返回各棋的起始点,绕行路径不详。
- 改以先回到己棋的起始点为胜。[38]
- 三层同心方格以十字贯穿,四轴各两横再各接一个内有两横的三角形,上边称为窝。
- 起点为左、右、下方三轴的三角形底边中点。
- 绕行与至敌棋处的规则不详。
- 以己棋先到窝为胜。[39]
- 三层同心方格,最内有三个小圆,从外到内代表北京城、紫禁城、金銮殿、皇帝招见处。除金銮殿的上边外,各层中间纵横相连,交叉处代表城门。下轴延伸接陆续接一个代表济南府的田字、代表山的小三角形、代表水的椭圆形。水中间也以代表桥的纵线穿过,然后接一代表大街的横线。在北京城、济南府、山、水之间皆画代表栈站的两痕,共八站。桥中间、桥与水外缘的不远处也画一痕代表桥头、桥中。大街中间再接一有一短痕的纵线,大街两端也往下四十五度成八字延伸,最后三个端点各接一个代表家的小圆。
- 起点为家。
- 朝上端前进。当行到水处,除非桥中有敌棋,以经过桥为优先。与其他三六九棋类皆须绕行不同,处于交叉道的己棋前方一步有敌棋在桥中、城门、城中心等时,己棋才要绕行,往左或右皆可。若至非以上位置的敌棋处,则压在敌棋上面,后者失去三次行棋机会,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以先进入皇帝招见处为胜,并放在小圆内作名次。[42]
- 一正方以十字贯穿,此方称为客店。十字各端画三痕。南、东、西端再接十字的小三角形,北端接内有十字的两层同心方格。两同心方称为京城,其中内方称围内城,外方称为外城,中心点称为金銮。外城顶端画有垂直的四痕,长度不同,代表名次。
- 起点为于西、南、东轴线的小三角形。
- 移动棋子先朝客店前进,再以逆时钟方向绕行客店,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己棋先到达客店的中心点,则方向改朝北往京城。同样逆时钟方向绕行京城,每回到南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己棋到金銮,则方向改朝北往外城顶边中点。若至在内城、金銮、或其他的敌棋处,则该敌棋分别失去四、六、三次行棋机会,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以经过金銮再到外城顶边中点为胜,并把棋子放在与外城垂直的四痕之一作名次。[37]
- 三层同心方格,内方内部称为井。从内方往八方连接到最外方,其中一端纵线往北再画内有十字的菱形,称为皇宫。皇宫与三同心方间画有三痕。
- 起点为于在外方的西、南、东轴线。
- 移动棋子逆时钟绕行三同心方,每回到与自己起点的轴线,就由外往内前进。当己棋绕到内方的轴线,下一步就移到井,然后方向改朝北。当到皇宫顶端,改绕行皇宫。若至敌棋处,则该敌棋被压在下方。只要上方棋子不走,被压住的棋子就不能移动。当敌方可行棋时,若他的敌棋还是被压住,则改将被压住的敌棋放在上面。
- 以绕行皇宫再先回到皇宫顶点为胜。[4]
- 等腰三角形,横线十条,再从顶点画一中分线。腰边中间接内有十字的菱形。
- 其馀规则不详。[51]
- 两个内画仅数条横线与一条中分线的三角成沙漏状相连,两三角形顶点去除,改为一方框相连。交叉点、转折点、方框为棋位。
- 起点为下方的三角形底边的角、中点。
- 棋子往上移动。若行至在方框的敌棋处,则压住该敌棋,后者失去三次行棋机会,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以己棋到上顶边后,停止移动三次,然后返回朝各自起点。
- 以先回到各自起点为胜。[56]
- 两个等腰三角形成沙漏状相连,三角型内画数条横线与一条中分线。两三角形连接点画一横线,线端再画两圆,称为水池。
- 起点为下方的三角形底边的角、中点。
- 棋子往上移动,若至连接的横线处,方向须往左,再往右,然后第三次到连接处后才继续往上。若至敌棋处,则将该敌棋移回该方起点。
- 以己棋到上顶边后,停止不走,等出手时每赢得走棋时,就放下一颗石头。
- 以先放下三颗石头为胜。
-
广东连山壮族的回纹棋
- 棋盘为如回纹针直角转折,外部末端接内有十字的菱形。交叉点、转折点为棋位。
- 每人一枚棋子、与三颗石头。
- 初始布置为菱形的左、中、右点。
- 每人各选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此三组的三个数字。
- 每次大家一同出手,以决定谁可走一步,手中可握零到三颗石头。若石头总数为己方所选组的数字之一,则己棋走一步。
- 棋子由外往内绕行。若至敌棋处,则将该敌棋移回该方初始位置。
- 以己棋先到达内部终点为胜。[12]
- 螺旋状线,线的交叉点可多可少,中间接一田字的中间点,外尾部再分岔成十条。
- 两到五人游戏时,每人两枚棋子;六到十人,每人一枚棋子。每人十颗棋子。
- 起点为分岔的十个点之一。
- 玩家所选的数字组合不详。
- 朝中间的田字中心前进,若至敌棋处,可跳过该枚。
- 以玩家的所有棋子先到达田字中心为胜。[58]
- 五横线三纵线交叉,上端横线往左右延伸出,中端纵线往上延伸接一横线,两线交叉点称为天顶。天顶再与上端两角相连延伸。端点亦为棋位。
- 起点为下端底边的三个点之一。
- 棋子先沿纵线朝上前进,当到天顶时,须走过延伸出的六个端点。到最上端后,停止不走,等出手时每赢得走棋时,就放下一颗石头。若至敌棋处,则压住该敌棋,后者失去三次行棋机会,若不再被压则无限制。
- 己棋到最上端后,停止不走,等出手时每赢得走棋时,就放下一颗石头。
- 以先走过六个端点,再回到天顶为胜。[59]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