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公会诸圣中学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公會諸聖中學
Remove ads

圣公会诸圣中学(英语:SKH All Saints' Middle School),简称诸圣中学(英语:All Saints' Middle School),是香港圣公会创建的一所中学,校址位于香港九龙旺角白布街11号。现任校长是许华英,是在诸圣中学由副校长升任为署任校长。

事实速览 圣公会诸圣中学 SKH All Saints' Middle School, 地址 ...

圣公会诸圣中学与一座香港圣公会教堂毗邻,该教堂原名为圣公会诸圣堂,2010年升格为诸圣座堂,为西九龙教区座堂。该校在2000年曾被教育统筹局评为正增值中学[1]。目前,全港仅有两间按额津贴中学,此校亦是其中一间[2]。当另一所同类学校汇基书院在2027年迁校并转为直资中学后,诸圣中学将成为全港唯一的按额津贴中学。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历任校监(日校)[3]
  • 1951年至1960年:李求恩 牧师(1962年逝世)
  • 1960年至1969年:锺仁立 牧师[3][4]
  • 1969年至1979年:周梦秋 牧师[5]
  • 1979年至2002年:曾继才 牧师[6]
  • 2002年至2005年:植柏燊 先生
  • 2005年至2010年:周荣富 牧师
  • 2010年至2013年:李赐源 先生
  • 2013年至今:周伟文 牧师[7]
历任校长(夜校)
  • 谢伯昌 先生[8]
历任校长[3]
  • 1951年至1960年:李求恩 牧师[9](1962年逝世)
  • 1960年至1964年:李守慧 先生(后调任至分校;2006年逝世)
  • 1964年至1965年:锺仁立 牧师(兼任校监、校长)[10]
  • 1965年至1966年:李连枝 先生[4][11]
  • 1966年至1970年:曾贯谷 先生[12]
  • 1970年至1985年:刘哲晖 先生(兼任夜中学校长)[5][8][13]
  • 1985年至2007年:庞得馀 牧师[14]
  • 2007年至2015年:温慧仪 女士[15]
  • 2015年至今:许华英 女士[16]
历任副校长
  • 温慧仪 女士[17]
  • 覃力平 女士[3][18]
  • 许华英 女士[3]
  • 蔡中明 先生
Remove ads

校徽

Thumb
圣公会诸圣中学正门
Thumb
圣公会诸圣中学校舍外观
Thumb
毗邻圣公会诸圣中学旁的诸圣堂

圣公会诸圣中学的第1代校徽于1949年设计[3],图案中的灯塔建在磐石上[3],不被风浪动摇[3],避过危险地照耀夜航[3],寓意真理照亮人前[3]。而图案内的6条斜线斜出向上,寓意努力向上[3]。3个十字架则代表耶稣拯救世人[3]。后来于1989年[3],该校教师蔡一山设计了现时所用的第2代校徽,图案带“堂校一家”之意[3]

办学宗旨

诸圣中学本著基督精神,以“以主为基,立己立人”为校训,培育学生德、智、体、群、美、灵六育均衡发展,因材施教,达到“优质教育,服务社群”的宗旨。

学校历史

1922年,圣公会牧师曾纪岳与会督杜培义向政府申请拨出白布街地皮作为诸圣堂新址[3]。1934年开办圣公会诸圣小学,1951年开办圣公会诸圣中学[19]。幼稚园方面,按中学校刊,开设小学时已包括幼稚园[3],有建筑史著作则指幼稚园与中学同年开设[19]。幼稚园、小学、中学设于同一建筑群,曾为一条龙式学校。

1949年诸圣堂通过筹款方式募集经费,于副堂上扩建两层及增建一座两层高的音乐室[3]。工程历时2年竣工,1951年校方开始招收学生入读中学部[3],1955年增办高中部[3]。及后由于校舍不敷应用[3],校方于是在原址兴建6层高新校舍(时为小学部校舍)[3],1961年落成,并由时任教育司唐露晓主持开幕仪式[3]。同时,诸圣中学方面亦于1961年决定在新蒲岗开办分校,以分流部分师生,其后分校正名为李求恩纪念中学,于1964年开办[20]

随著幼稚园部与小学部分别于2002年及2010年停办[3],该6层高的教学楼(高座)成为中学部的课室[3]。此前于1989年,校方向教育署申请增建另一教学楼[3]。工程最后于1989年结束[3],教学楼定名为“诸圣百年楼”[3],除了代表“百年树人”之意[3],亦纪念诸圣堂建堂满一百周年[3]。楼内主要新设特别教室如演讲室、实验室等设施[3]

Remove ads

小学与幼稚园

1934年开办的圣公会诸圣小学于日占时期停办,至1946年复课[3]。(按中学校刊,幼稚园情况相同。)

小学在1950年代末扩建,新校舍于1961年落成使用[21],主要使用白布街门口出入,分上、下午校,上午校为私立,下午校为政府津贴,后者学费包括堂费为每月10元。下午校一年级有四班,每班收学生40-44人,六年级在1966-1967学年只有甲、乙两班,甲班学生参加香港教育司署升中试(公开试),考中文,英文,算术三科,成绩合格及良好的,可获得政府辧的,津贴,补助中学学位。

1964-1965学年,由于中学部分校的永久校舍尚未建成,部分设施在下午暂借该校学生使用。

2002年幼稚园停办[22],2010年停办[3]

邻近

知名教师

知名/杰出校友

中学

演艺、文化界

体育、传媒界

  • 石盟伟(1964年中六):前香港男女排球队总教练、香港“排球之父”石振达三子[3][29]
  • 俞越(1994年中五):2000年悉尼奥运跳水项目香港代表[30]
  • 韩荃Now宽频电视财经台首席主播
  • 陈灏:香港足球运动员
  • 杜雪欣:中国香港健美队 2023亚锦赛金牌得主

教育、学术界

商业、广播界

  • 梁永祥,GBS,JP(1972年中五):新鸿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与集团副行政总裁及新鸿基金融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荣誉副主席、地产代理监管局主席[33][34]
  • 李子良,SBS,JP:香港百老汇摄影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33]
  • 朱明锐:香港电台界人士、前电台组合六啤半成员、前新城电台台长[35]

小学

以下只列出未升读圣公会诸圣中学的小学校友: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