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卡特里纳岛响尾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圣卡特里纳岛响尾蛇(学名Crotalus catalinensis)是墨西哥圣卡特里纳岛(Isla Santa Catalina)特有的一种响尾蛇。现时并没有发现任何亚种。[2]它们较为细少及幼长,最特别的是没有响环。[3]
Remove ads
分类
圣卡特里纳岛响尾蛇是小盾响尾蛇的近亲。从同种异型酶的数据显示它们与红菱纹响尾蛇有共同祖先。[4]
特征
圣卡特里纳岛响尾蛇较为幼长,最长可达73.1厘米。[3]它们最特别的是没有响环。它们的尾基一直退化,每次脱皮响环都会掉落,而非像其他响尾蛇形成新节。相信这是它们在当地的适应性来捕捉鸟类。[5]
圣卡特里纳岛响尾蛇有两种颜色。最多的是底部呈奶白色,背部有赤褐色的疙瘩,尾巴有黑白环。另一种的颜色较浅,呈灰色,疙瘩较灰,尾巴上有同样的环。
分布及栖息地
行为
圣卡特里纳岛响尾蛇是陆生的,是攀树的能手。由于它们没有响环,所以可以很快及寂静的接近猎物。[5]
食性
保育状况
圣卡特里纳岛响尾蛇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1]它们处于极之危险的状况,很易就会从野外灭绝。它们只有一个分布地及估计面积少于100平方公里,但数量仍持续衰落。[1]它们是受到捕捉及入侵的掠食者威胁。[5]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