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聚星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聚星觀map
Remove ads

24.250932°N 120.723597°E / 24.250932; 120.723597

事实速览 聚星观, 基本信息 ...

聚星观,是位于台湾台中市丰原区中阳里的万善同归庙,为台湾日治时期警员高桥央主导兴建。

沿革

台湾日治时期,日本政府在台湾大量开垦土地种植甘蔗,在后里纵贯路两旁土地挖出200多具无名骨骸[1]。当时1921年前后,高桥央分别担任后里、丰原顶街派出所警察、所长[2],会同当地乐善好施者在路旁筹建一座名为“枋寮万善堂”的祠堂收纳这些无名骨骸[1]。之后高桥央商请乌牛栏闻人林庆全夫人出资[2][3][4][5][6][7],与丰原造纸会社社长罗安筹画设计纳骨堂[5][6][7]

Thumb
此祠以农历七月初九作普渡[4]

初名“丰原万善堂”的纳骨堂在下南坑墓地建立[2],坐落在今日的丰原区中阳里自立街葫芦墩[6][7],约20坪[2][6][7],由栎社诗人张丽俊命名“聚星观”[3][5][6],对联也是出自张丽俊之手[3]。高桥央撰写的〈聚星观概略〉,用日文与汉文立于庙旁[2]

此祠还收纳当地陆续自杀的黄姓四兄弟与其林姓母亲的骨灰,由丰原经营葬仪社的林进川和六合福德祠联谊会协助处理后事[8]

Remove ads

交流

台湾战后时期,高桥央引扬归国后,生过一场大病,便要次子高桥正男回聚星观祭拜,以求病好[4][6]。高桥央每次生病,都会请家人到聚星观参拜、带回香灰泡水喝[1]。1966年他过世前,因认为每次重病或祈求子女升学考试及格都得聚星观庇祐,遂嘱咐高桥正男一定要再去聚星观参拜致谢[2]。高桥家还在日本住处建设一座小型的聚星观参拜,以纪念高桥央[1]

高桥正男曾于内埔公学校(今台中市后里区内埔国小)任教,1970年代开始每隔2、3年都会来台参拜,直到1999年身体欠佳,又逢九二一大地震,要求学生拍聚星观照片寄给他看,这事才广为人知[2]。当时九二一地震后数天,近八旬的苏焕松受老师高桥正男所托,来聚星观拍照,让中阳里里长黄英瑜得知此段故事[3]

丰原居民为感念高桥央,决定于2001年举办追思活动,并邀高桥正男参加该年的普渡大会。丰原市民罗隆铮还编写一本叙述兴建聚星观始末的小册,内附多帧彩色相片,由黄英瑜转交给高桥正男。[7]

2003年,九旬的高桥正男和妻子、六旬的长子高桥正至、子媳再度至聚星观参加普渡,受中阳里民热情款待,安排丰阳社区鼓舞团、国乐团表演,以及展出中阳里的历史照片。丰原市长张溢城颁发荣誉市民证给高桥正男。[3][5][6][9]

2007年4月底,中阳里里长罗君宝等居民组团到日本宫城县探望卧病的高桥正男。20多天后,94岁的高桥正男过世。[2]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