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礼拜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信仰的实践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礼拜 (伊斯兰教)
Remove ads

礼拜(阿拉伯语:صلاة罗马化:ṣalāh,音译萨拉赫)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仪式,信徒需要每日于规定时间履行一系列祷告。礼拜为逊尼派五功什叶十二伊玛目派十大实践、伊斯玛仪派七大支柱之一,许多穆斯林首先站着祈祷,然后跪下或坐下,一面背诵古兰经一面鞠躬跪拜[1]唯经派对于礼拜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见解,许多人一天只礼拜两次,分别在清晨与黄昏,因为《可兰经》只提到这两次礼拜的名称[来源请求]逊尼派穆斯林一天必须行五次礼,分别为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但什叶派人士大多一天只礼拜三次[2]。中国穆斯林常俗称礼拜为“乃玛子”,即礼拜一词的波斯语(نماز)音译。

Thumb
伊斯兰教的礼拜
Thumb
一名穆斯林正在念诵“Takbeeratul-Ihram”

简介

早期的穆斯林和犹太人一样,面向耶路撒冷礼拜。根据伊斯兰传统的说法,有一次穆罕默德在双朝向清真寺内礼拜的时候,真主神示他放弃朝向耶路撒冷礼拜,改为向麦加克尔白礼拜。至于改变礼拜方向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大部分的历史学者认为是因为麦地那的犹太人英语Muhammad's views on Jews始终不愿意皈依伊斯兰教的缘故。[3]

礼拜前须进行小净(Wudu')以达到清洁的状态。

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于两肘,当抹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得洗周身。如果你们害病或旅行,或从厕所来,或与妇女交接,而得不到水,你们就趋向清洁的地面,而用一部分土抹脸和手。安拉不欲使你们烦难,但他欲使你们清洁,并完成他所赐你们的恩典,以便你们感谢。(《古兰经》5:6,马坚译本)[4]

通常处于生理期妇女不做礼拜。有的穆斯林懂得使用专用的罗盘英语Qibla compass,因此不管他们身处何处都能够知晓礼拜的确切方向。这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是使用者要先把指针指北的一端对准指南针上的某一个点,这要视使用者所在的地点而定。指针调整好之后,使用者即可按照绘有宣礼塔图案所指的方向开始礼拜。礼拜的朝向在指南针上显示的可能刻度众多,因此不同地区的对应刻度都详细列在使用手册或网路上[5]。礼拜朝向专用指南针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指南针,也有镶在手表上的。目前有较多为穆斯林设计的智能手机应用提供礼拜朝向功能。

住在地球上的人们要进行礼拜较为容易,因为礼拜是以太阳日为准的。2007年10月,马来西亚太空人谢赫·穆扎法尔·舒库尔于晚间在哈萨克斯坦搭乘俄罗斯联合号火箭前往国际太空站。但由于国际太空站每天绕行地球十六次,于是他必须每天礼拜八十次。然而大马当局特许他一天礼拜五次即可,只要礼拜的朝向正确就可以了。事实上伊斯兰教法教导穆斯林的礼拜方式可因特殊情况而调整(并礼)、方便信徒的,例如在战争或旅行期间(船舶、飞机等)可减少礼拜或改变礼拜方式。

此外每个礼拜五被定为主麻日,穆斯林会在晌礼的时间前往清真寺参加“主麻礼拜”(也称为“聚礼”);然而在伊斯兰重大节庆,如开斋节宰牲节等,穆斯林也会聚集在清真寺中做礼拜,这种礼拜称为“会礼”。

更多信息 名称, 时间 ...
Remove ads

词源与其他名称

阿拉伯语单词“صلاة”(ṣalāh发音:[sˤa.laːh, sˤə.ɫaːt])意为“祈祷”[6]。此词主要被英语使用者用来指每日五次的义务祷告。类似的术语也用于马来西亚汶莱印尼索马利亚坦桑尼亚以及部分斯瓦希里语使用者。

此词的起源存在争议,有人认为“ṣalāh”源自三辅音词根“و-ص-ل”(w-ṣ-l),意为“连结事物”[7],对应祈祷的含义──即通过祈祷与真主建立联系。在某些译文中,尤其是唯经派人士拉夏德·哈利法英语Rashad Khalifa的译本,“ṣalāh”被译为“联络祷告”(contact prayer)[8],可能是因为礼拜时头部与地面接触,或再次强调祈祷使人与真主相连。

另一种理论认为该词源自三辅音词根“ص-ل-و”(ṣ-l-w),但其确切含义尚无共识[9][10]

伊朗伊斯兰教受波斯文化影响的地区──如南亚中亚中国俄罗斯土耳其高加索巴尔干半岛──人们使用波斯语词汇“نماز”(namāz)代替ṣalāh。该词源自中古波斯语的“崇敬”一词[11]

Remove ads

宗教意义

Thumb
1865年,尚-雷昂·热罗姆绘制的开罗穆斯林礼拜场景

阿拉伯语单词“salah”在古兰经中作为名词出现了83次[12][13]

伊斯兰教法(fiqh)将人类行为分为五类,称为“五项判决”(al-aḥkām al-khamsa),其中宗教功修亦依此分类:义务(farḍwājib)、推荐(mandūbmustaḥabb)、允许(mubāḥ)、厌恶(makrūh)与禁止(ḥarām[14][15]。“礼拜”(salah)一般被归类为义务性祈祷与副功祈祷两大类,后者进一步分为圣行礼和副功礼。

哈乃斐学派的教法不认为“fard”与“wajib”完全同义,并加以区分:在该学派看来,判定一项行为为“fard”需满足两个条件:㈠有明确的经文依据(仅限古兰经经文,圣训不可作为此处证据);㈡经文表述清晰无歧义。若仅满足第一个条件,则称为“wajib”[16],然而此区分并不能解释所有情况。例如,哈乃斐派虽认定每日五次礼拜为“fard”,但部分古兰经主义者与某些什叶派派别,在承认现存古兰经为神圣来源的前提下,从经文中推断出每日应礼拜两或三次,而非五次[17][18][19][20]

根据传述(riwāya),礼拜在伊斯兰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四大教法学派普遍认为,轻视或故意放弃礼拜者,已不再被视为穆斯林[21][22]。若某人因此被视为叛教,其丧礼不得按伊斯兰仪式举行,不能埋葬于穆斯林墓地,继承权也将丧失,遗产归公众所有[23]

然而,当代主流观点多将放弃礼拜视为一种严重罪过(fasiq),而不主张对其施加现世刑罚。但在沙里亚体系下,此类人士的证词可能不被接受,也可能因这一标签而受到羞辱或被排除于特定职位之外。实际上,自伊斯兰早期历史以来,刑事案多由统治者法院或地方警察依非严格遵循沙里亚的程序处理[24][25]

在讲道语言中,salah 的主要目的被视为与真主沟通的途径[26]。其他强调的功能包括净化心灵、亲近真主以及坚定信仰。人们相信,灵魂需要通过礼拜与真主的亲近才能维持健康,正如食物滋养肉体一样,礼拜是对人类灵魂的属灵供养[27],对古兰经的注释(Tafsir)提出四个履行 salah的原因:第一,为了赞颂真主,真主的仆人与天使一同进行 salah(即“祝福”)[28]。第二,宇宙万物皆以自身存在方式“礼拜”真主,因其被创造与维持本身即是一种与真主的联系[29]。第三,穆斯林自愿礼拜,以表明这是先知们特有的崇拜形式。第四,salah 被描述为伊斯兰的第二支柱[6]

礼拜的执行

Thumb
乌兹别克斯坦“霍纳罕清真寺”内的礼拜大厅

关于礼拜(salah)的主要细节,伊斯兰学者们有广泛共识,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存在不同见解。穆斯林在礼拜前必须进行小净(wudu)[30][31][32]。此外,立意(niyyah)是包括礼拜在内所有伊斯兰功修的前提[33]。部分教法学派认为只要心中默念即可,部分则要求以低声说出。立意的目的在于将礼拜与日常行为区分开来,使其成为一项明确的崇拜('ibāda),而非机械性动作('āda)[34]

礼拜者通常以站立姿势(qiyam)开始,若身体不适,亦可坐著或躺下开始[6]。接著双手抬至耳边,诵念“الله أكبر”(Allāhu akbar,真主至大),此动作为“Takbīrat al-Iḥrām”(تكبيرة الإحرام)。随后双手下垂,可交叠于腹部(qabd),或自然垂于两侧(sadl)。完成“Takbirat al-Ihram”后,不可交谈、进食或进行其他原本允许(halal)的行为。礼拜期间应目光向下,注视叩头时额头触地之处[33][35][36]

在诵读古兰经之前,可先诵念一段祈祷词。接著诵读古兰经第一章──法蒂哈(al-Fatiha)。在每次礼拜的第一和第二拜中,需在法蒂哈之后再诵读另一段经文(或其一部分)。随后再次诵念“真主至大”,进入弯腰鞠躬的姿势(ruku),双手扶膝(不同教法学派对女性的姿势有不同规定)。鞠躬时需多次诵念特定的赞美词(tasbih)。起身时诵念“سمع الله لمن حمده”(真主听闻那赞颂祂的人),然后接诵“ربنا لك الحمد”(主啊,一切赞颂归于您)[33]

完成这些赞颂后,再次诵念“真主至大”,随即跪下,以额头、鼻尖、双膝、双掌及脚趾触地,此为叩头(sujud)。与鞠躬类似,在叩头时也需多次诵念特定的 tasbih。礼拜者诵念“真主至大”后稍坐,再诵念“真主至大”并再次叩头。完成第二次叩头后,即算完成一个“rak'ah”(拜)。若这是第二拜或最后一拜,礼拜者需再次坐下,诵念作证词(tashahhud)、祝福先知(salawat)及其他祈祷[33] 包括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卜[37] 和阿尔巴尼[38]。在内的许多逊尼派学者认为,在此坐姿诵祷时应竖起右手食指。[33] 在最后一拜结束时,礼拜者向右和向左分别诵念延长版的“السلام عليكم”(愿平安降临于你们),此为“taslim”,标志著礼拜的结束[39][40][41]

若在礼拜中出现错误或怀疑,可在礼拜结束时进行两次额外的叩头(阿拉伯语:سجود السهو罗马化:Sujud as-Sahw)来补偿,时间点依不同教法学派而定,可能在 taslim 前或后[42]

Remove ads

集体礼拜

集体礼拜(jama'ah)被认为比个人独自礼拜更具社会与灵性效益[43]。多数逊尼派学者认为集体履行义务礼拜是推荐(mustaḥabb)行为,但非强制义务;少数观点则认为其为义务[44]

集体礼拜时,人们排成整齐的横列,跟随一位伊玛目进行。伊玛目应在古兰经知识、行为、虔诚与公正方面优于他人,且为群众所信任[45]。礼拜方式与个人礼拜相同,参加者跟随伊玛目的动作[46]。两名同性别者一同礼拜时,伊玛目在左,另一人站在其右[来源请求]

当礼拜者包含男女时,由男性担任伊玛目。在此情况下,主流伊斯兰教法学派一致禁止女性担任伊玛目[47]。此问题虽有争议,但多基于对某条圣训的不同解读。若参加者全为女性或未成年儿童,则可由女性领拜。

禁止礼拜的地点与时间

禁止在墓地和厕所进行礼拜。此外,以下三个短暂时段也禁止礼拜:晨礼后至日出前、正午前后一小段时间、以及晡礼后至日落前。此禁令旨在防止太阳崇拜[48]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外部连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