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联合国艺术收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联合国艺术收藏是一系列由成员国、机构或个人赠予联合国的艺术作品及历史文物。这些艺术收藏多为雕塑、画作、壁毯或镶嵌艺术,且均为各国具代表性的国家艺术。此系列藏品分别于座落纽约市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及联合国位于世界各地的办公室展出,使联合国及其国际领土成为一个“小型博物馆”[1]。
联合国成员国将这些艺术品赠予联合国时需遵循一套既定礼仪。赠送程序、演说及典礼,包括揭幕典礼,均由联合国礼宾和联络处协调及负责。理想地,每个成员国只可赠送一件艺术作品,且须由成员国自行负责作品的安装工作[1][2][3]。
艺术收藏

- 1952年,一对费尔南·雷捷绘制的壁画正式装嵌于联合国大会会议厅的墙上[4]。同年,由佩尔·克罗格绘画的联合国安理会壁画亦装嵌在安理会会议厅内[5]。
- 日本联合国协会于1954年6月向联合国赠送“日本和平钟”。和平钟由从60个不同国家的人民及儿童收集的钱币铸造而成,并置于一个以柏木制成的神龛结构内。和平钟每年会被敲响两次,一次是在春分,另一次则是在9月21日,即国际和平日[6]。
- 1959年,苏联向联合国赠送了青铜制雕塑《铸剑为犁》。雕塑由苏联雕塑家叶夫根尼·维克多罗维奇·武切季奇制成,透过将代表战争用破坏性工具的“剑”化为代表和平、建设性工具的“犁”,象征人类结束所有战争的希望[7]。
- 1964年,法国艺术家马克·夏卡尔与联合国职员共同赠送了一幅名为《和平》的花窗玻璃。宽15英尺(4.6米)、高12英尺(3.7米)的《和平》由夏卡尔本人制作,以纪念1961年于任上去世的联合国秘书长道格·哈马绍[8],玻璃上绘有白鸽等多种爱与和平的象征[9]。
- 1970年,波兰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尼古拉·哥白尼的半身像[10]。
- 1979年10月2日,正访问联合国的时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向联合国赠予《和平鸽》画作[11]。
- 1985年,时任美国第一夫人南茜·雷根作为美国代表向联合国赠送一幅镶嵌艺术,祝贺联合国成立40周年。该幅名为《黄金法则》的作品由威尼斯艺术家以诺曼·洛克威尔的画为蓝本制作而成,描绘各种族、宗教、信仰、肤色的人,传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12]。
- 《打结的枪》,又称《非暴力》。由瑞典艺术家卡尔·弗雷德里克·鲁特斯华德于1985年制作,卡尔在1988年将其捐赠予联合国,放置于联合国总部大楼外[13][14]。
- 1996年,时任意大利外交部长兰贝托·迪尼赠送了阿纳尔多·波莫多罗制作的金黄色金属雕塑“球中球”[15]。
- 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厅的入口,悬挂一幅由杰奎琳·德拉·波美·杜尔巴赫(Jacqueline de la Baume Dürrbach)制成、复制自巴勃罗·毕卡索作品《格尔尼卡》的壁毯[16][17]。
- 芭芭拉·赫普沃斯制作的雕塑《单一形式》。于1964年为纪念坠机身亡的好友兼联合国秘书长道格·哈马绍而被赠予联合国,现置于联合国秘书处大楼前[18]。
- 巴西画家坎迪多·波尔蒂纳里的两幅画作《战争与和平》。该作没有绘画任何武器,而是塑造了受战争影响的人民所承受的苦难,以象征战争的暴行。在两幅分别描绘混乱与和平的画作的对比下,显示出维持和平和尝试结束暴力冲突的重要性[19]。
-
《和平鸽》
-
日本和平钟
-
《铸剑为犁》雕塑
-
《单一形式》雕塑
Remove ads
维护与保养
联合国艺术委员会(UN Arts Committee)负责联合国艺术收藏系列的维护[1]。联合国透过特别授权及规定,由梅塞纳斯世界遗产基金会等组织协助保养这些国际文物[20];惟其中收藏系列的超过50件作品在过去数十年间均储存于地库[21]。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