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急性肢体缺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急性肢体缺血(英语:Acute limb ischaemia,缩写:ALI)是指肢体的血流量突然减少而不足的疾病[1]。
急性肢体缺血起因于栓塞或血栓形成,偶尔为血管剥离或创伤[2]。血栓形成通常是由周边血管疾病(导致血管阻塞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引起的,而栓塞则通常是来自心脏[3]。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每十万人就有14人发生过急性肢体缺血[4]。经由适当的外科手术照顾,急性肢体缺血是一个高度可治疗的疾病,但是如果延迟治疗(超过6至12小时),有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能、截肢、死亡。
相对于急性肢体缺血,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是随著时间发展而引起的周边动脉阻塞。急性和慢性肢体缺血中的肢体均可能缺乏脉搏,但由于慢性缺血性肢体有时间能发展侧支动脉循环,所以通常能维持温暖和粉红色,不需要为了避免丧失肢体而紧急手术[5]。
Remove ads
症状与征象
急性肢体缺血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层。吸烟者和糖尿病病患有较高的急性肢体缺血风险。大多数病例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6]。
其症状包含:
上述症状被称为“六个P”(the six P's)[7],这些症状常被误判为腔室症候群。另一个症状是可能发展为坏疽。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应立即就医[1]。
诊断

都卜勒超音波、电脑断层血管摄影、核磁共振血管摄影可显示局部缺血的范围和严重度,后二者最常使用,因为都卜勒超音波虽然是非侵入性检查,但不能精确地用于血管重建。电脑断层血管摄影使用放射线且阻塞处远端的血管显像较差,但比核磁共振血管摄影快的多[1],对于治疗急性肢体缺血,时间非常重要。
最坏的情况下急性肢体缺血会发展为严重肢体缺血,并导致死亡或肢体丧失。早期发现并采取肢体保留技术逐步治疗则可以挽救肢体。由于急性肢体缺血使生物毒素堆积在阻塞处的远端,造成水肿,因此也可能导致腔室症候群[1]。
治疗
急性肢体缺血的主要手术介入治疗是使用福格蒂栓塞切除导管进行紧急栓塞切除术,前提是该肢体的状况还能支撑4-6小时[8]。其他选择有血块堵塞处附近的血管绕道手术[9]。

不适合手术的病患可接受血栓溶解药物治疗。以前链激酶是主要的溶栓药物,近来改用诸如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尿激酶、阿尼普酶之类的药物替代。脉冲式喷雾导管的引入改善了溶栓化合物的机械注射方式,提供病患更高的机会可以避免手术[10][11]。药物溶栓必须将导管插入患处,通常有带孔的线附著在导管上,以允许溶栓药物的分散区域更广。这些药物可快速有效地溶解造成缺血的血栓[12]。但是溶栓的疗效会受到出血性并发症的限制。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被建议作为出血性并发症的预测指标,然而根据截至2016年1月现有文献的系统回顾,尚未能证实血浆检验的预测价值[13]。
其他的溶栓方式包括使用生理盐水喷射器、或更新的方式是使用超音波,可机械式的破坏血块。生理盐水喷射器利用白努利效应来推动血块。低频发射的超音波可将血栓物理性的碎片化[14]。
最佳的治疗方案因不同病况而异。在决定适当的治疗之前,必须考虑到该病例的一些细节。没有单一种治疗方法能有效地用于每个病患。治疗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10]:
- 病变的解剖位置
- 该病患的风险因子
- 治疗处置的风险
- 症状的临床表现
- 症状的持续时间
流行病学
急性肢体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动脉栓塞(80%),动脉血栓则占20%。较罕见的状况为腘动脉动脉瘤形成血栓或栓塞而导致肢体缺血[1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