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脑化指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脑化指数[5][6](encephalization quotient,EQ)又称EQ指数、脑化商数、脑量商[7][8],按精确定义,是特定体型动物的观测脑质量与预测脑质量之比,后者所谓预测值系基于一系列参考物种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得出[9][10]。一般在应用上,脑化指数可指定为利用脊椎动物颅容量与身体尺寸(常为体重的数学表达式)比例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值[11][12],其表示“相对脑量大小”,作为衡量动物智能的指数[13][14]。EQ指数随人类演化呈增加趋势。
脑化指数和相似的脑体质量比(脑容量与体重的比值)比起来为较好的指标,因为它考虑了异速生长的因素。脑化指数的关系与公式只适用于哺乳类,不适用于其他动物[15]。
Remove ads
脑与身体的大小关系
一般而言,动物脑的大小应随身体变大而增大(呈正相关),体型较大的动物应有比小动物更大的脑部[16]。但这样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小动物的脑部占身体的比例较大型动物为大,即拥有相对上较大的脑部,老鼠的脑部身体质量比为1/40(接近人类的比值),而大象虽智力甚高,其脑部身体质量比却小的多,只有1/560[16][17]。
导致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可能是神经元的大小固定,当动物的脑部变大时,神经元的增加导致脑部增加的比例较身体其他部分的增加为少,这种现象引入了“头部集中化指数”(cephalization factor);E = CS2,其中E与S分别是身体与脑部的质量,而C是头部集中化指数。但只考虑身体和脑部的关系是不够的,应同时考虑动物全身的大小。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