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反射

光经过不同介质时只反射不折射的现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反射
Remove ads

全内反射(英语: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简称全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两个不同折射率介质时,部份的光线会于介质的界面被折射,其馀的则被反射。但是,当入射角比临界角大时(光线远离法线),光线会停止进入另一介面,全部向内面反射,故称之为全反射。[1][2]

Thumb
全反射
Thumb
绿海龟和它的全反射

全反射只会在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较高折射率的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较低折射率的介质)时发生,例如当光线从玻璃进入空气时会发生,但当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则不会。最常见的是沸腾的水中气泡显得十分明亮,就是因为发生了全反射。

约翰内斯·开普勒在西元1611年于他的著作《Dioptrice》中,已发表全反射的现象。

光学描述

Thumb
图一:与法线的角度越大,光线折射的部份则越少,直至当大于临界角时,全反射便会发生

如图一所示,光线从光密介质 进入光疏介质

当入射角 即小于临界角 时,光线同时发生进入 介质的折射,以及向 介质的反射(红色光线所示); 当入射角 即大于临界角 时, 介质折射的光线消失,所有光线向 介质中反射(蓝色光线所示)。

Remove ads

临界角

Thumb
图二:入射光线P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则折射光线Z的折射角等于90°

临界角(英语:critical angle)是使得全反射发生的最小的入射角。入射角是从折射界面的法线量度计算的。临界角()可从以下公式计算[2][3]

其中是光疏介质的折射率是光密介质的折射率。这条方程式是一条斯涅尔定律的简单应用,当中折射角为90°。如图二中蓝色光线所示,当入射光线准确地等于临界角(图中记作),折射光线会循折射界面的切线进行,即折射角等于90°。

以一种折射率约为1.5的光纤核心为例:

  • 光纤核心折射率
  • 空气折射率

可求得光纤核心与空气之间的临界角为

以上公式只能计算无耗损介质间的全反射临界角。普适的全反射临界角公式是[4]

是复数折射率, 是折射率, 是消光系数。

Remove ads

受抑全反射技术

如果,我们取两个密介质区域,中间夹著一薄层的疏介质,例如一层厚度与入射光波波长大小相当的空气薄层,让光束透过自密介质区射向空气层,则光会透过薄层,再进入对向的密介质区。这种入射角大于临界角(),而又能超越障碍,透射到另一介质的现象,称为受抑全反射Frustrated Total Reflection)。[5]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当发生全反射时,电磁场并非完全没有进入疏介质;只是进入疏介质区域的电磁场强度以指数式衰减的形式消失。所以在全反射的状态之下,仍然有部分电磁场进入疏介质薄层后再进入对向的密介质区,只不过这种电磁波的强度会随著光波行进距离越远而很快耗损殆尽。[4][5]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穿隧效应,实与此相当。[5]

应用

光导纤维就是利用了全反射这一原理,由于反射时没有光线的损失,因此信号可以传输到极远的距离,广泛应用于内视镜电信上。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