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言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言帖》唐朝中期的知名书法家“草圣”[1]张旭之作品,张旭传世的作品有《古诗四帖》、《肚痛帖》、《自言帖》及楷书《郎官石记》等,自言帖为其代表作品之一。

自言帖原文

醉颠尝自言意。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及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其神。自此见汉张芝草书入圣。甚复发颠兴耳。

印记款识:有唐开元二年八月望。颠旭醉书。

作品由来

张旭性嗜酒,常于醉中以头发濡墨而书,故世称“张颠”。[2]

狂草作品《自言帖》中提到其书法灵感来自观看公孙大娘及其弟子练剑时的姿态。[3][4]张旭的《自言帖》云:“醉颠尝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及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其神。”[5](白话文:开始时,我听说公主与挑夫争著走路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后来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神韵。)

评价

《自言帖》的笔势雄伟奔放,意气纵横自如,能传达张旭那种寄托怀抱,激发感情。[6]

  • 杜甫《饮中八仙歌》评价张旭与其作品:“张旭饮酒三杯后即挥毫作书,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7][8]
  •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叙述张旭草书作品,是以情感为核心的表现过程。韩愈站在积极入世的儒家主义上肯定了张旭的书法:“张旭善写草书不涉及其他技艺。喜怒、窘困、忧悲、愉悦、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每有心领神会,必以草书抒发出来。看到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花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歌舞战斗等天地间的万千变化,不管喜或惊,皆以草书来表现其情感。所以张旭的书法神出鬼没而变幻莫测。”[9]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