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中市立光明国民中学

位于台中市西区之一所公立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中市立光明国民中学(简称光明国中),是一所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区的市立国民中学

事实速览 台中市立光明国民中学, 地址 ...
Remove ads

校史

  • 1968年8月1日创校,原设校规划为实施国民中学九年一贯制之实验学校,故选定毗邻大同国小之原市立幼稚园旧址改设,面积仅4,231平方公尺(约1,280)兴建校舍12间,初名“台中市立第九国民中学”。[2]
  • 1972年,全市国中均改名,本校因位于光明里(今属利民里)而改名为“台中市立光明国民中学”。
  • 1985年起,为教育部理念延续国小各类科资优教育的一贯性,故创设“舞蹈资优实验班”。[3]
  • 1991年起,因应学生人数增加,校地面积不足,时任校长施耿村积极争取迁校。新校址位于台中监狱旧址之东南侧,占地27,525平方公尺(约8,326坪)。[4] 1996年,新校舍开工动土。
  • 1997年6月新校舍竣工。7月,全校师生迁入新校舍。旧校舍归还大同国小,目前已全数拆除。

历任校长

  1. 郭兴唐:1968年8月-1980年7月
  2. 蔡本全:1980年8月-1984年2月
  3. 施耿邨:1984年3月-1997年7月
  4. 柯明堂:1997年8月-2001年7月
  5. 陈邦彦:2001年8月-2007年7月
  6. 张玉台:2007年8月-2015年7月
  7. 胡金枝:2015年8月-2023年7月
  8. 林翠茹:2023年8月-至今

学区 [1]

  • 南区:长春里(全里)、长荣里(全里)、新荣里(全里)、江川里(第7、19─21邻)
  • 西区:三民里(第6-9、11、13、15、16邻)、公民里(第9-13、18-30邻)、利民里(第7邻)、民生里(第17-25邻)、平和里(第9、20-22邻)、广民里(全里)、蓝兴里(全里)、东昇里(全里)、公馆里(12、13、23、31、32、34、36邻)[a]

组织

特殊班级

校园环境

校地略呈梯形,正门位于南侧自由路上,西侧的公馆路、北侧的公馆路46巷各有一后门,东侧的贵和街无出入口。

同一街区内西南一角有土地公庙,名为光明福德祠。东侧紧邻台中检察署第三办公大楼、司法第二新村。

建筑

主校舍为5层楼,呈玉玦形环绕著中庭。大致上连成一体,但可略分为5区。

  • A区:行政大楼,包含各处室、专科教师办公室、视听教室、国震图书馆、表演艺术教室、舞蹈班教室等,在2、3楼有联通体育馆。
  • B、C、D区:教学组群,每个组群由四间对称的普通班教室(9×7.5m)加上一间多功能教室(9×15m)、以ㄇ字形围著一开放区域,C、D区中间还有各年级导师办公室,不同组群间夹有休憩空间,地下室为脚踏车停车场。
  • E区:专科教室群,包含音乐、美术、理化、生物、家政等专科教室,在2、4楼有天桥连通A区。

校园外庭、中庭、侧庭均实施绿化,种植如金露花、矮仙丹、七里香、奥古斯汀等,间以高大乔木,如榕树、槭树、椰子树、细叶榄仁、桃花心木等。每层楼走廊外侧种植攀爬植物,如迎春花、鹅掌藤、垂叶武竹、马拉巴利等。主校舍4、5楼还有部分设为空中花园,种植樱花、紫薇、树兰、银枫、竹柏等多种花草,提供学生休闲游憩场所。

体育馆为2层楼,位于主校舍东南侧,1楼为挑高2层之礼堂,2楼为挑高3层之室内体育场,可供排球、羽球使用。地下室有停车场。

Remove ads

其他设施

  • PU跑道(中央为天然草皮足球场)
  • 篮球场3座
  • 排球场1座

周边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